时间:2021/6/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m.39.net/pf/a_5971033.html

下面这张照片上的人,你可能并不认识,但听了他的故事,你一定会敬佩动容!

他叫宋忠贤,31军原军长。参加过抗日战争,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福厦战役

他曾镇守厦门,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对碉堡亲切得不得了

他16岁离家,无论搬了多少次家,都一直珍藏着母亲的照片

年7月16日追悼会上,众人挥泪送别了老军长宋忠贤——从孩子王到老军长,他的传奇一生在厦门画上句点

宋忠贤(中)现场开会研究工作

宋忠贤,年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黄山镇奄里村。

年4月入伍,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宋忠贤参加了胶东昆嵛山战役、于山会战、四二年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昌邑县战斗、海阳神童山战斗、莱阳阻击战、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福厦战役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军长,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人民独立功勋荣誉章。中国共产党第11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年7月12日18时46分辞世,享年93岁。

16岁的宋忠贤突然不见了。他母亲找遍整个村庄,以为孩子上邻村玩了,在村口等了三天,却不见儿子归来。

这一别,就是将近14年。年,宋忠贤回家乡见到母亲时,身边已带着妻女。母亲老泪纵横:“儿啊,我还以为你不在了,原来你是去打日本鬼子了。”

年的这一天,从踏出村庄的第一步开始,孩子王宋忠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去年9月,92岁的老军长宋忠贤穿上军装,戴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端坐家中的沙发上,与子女合影留念。10个月之后,子女们身旁已经没了那个英挺的身影,同样是这一套褪色的沙发,他们心头涌起的,都是关于父亲的情——铮铮铁骨下,深藏着一颗柔软的心,只是他从不轻易显露。

Part1

戎马生涯

◆◆◆

木刀换上大刀

一直战斗到解放

宋忠贤(左前)和战士们在一起

宋忠贤离乡,同龄的孩子们少了个孩子王。之前他们一起拾柴挖野菜,还一起做木刀竹枪。人们当时都不知道,宋忠贤进了八路军,木刀换成了真正的大刀。他在回忆录里写道:“飞机对村镇狂轰滥炸,我要保家卫国。”

自此开始,他军装着身,戎马一生。一开始除了大刀,他身上只有两枚手榴弹。抗日战争时期,宋忠贤参加了胶东昆嵛山战役、于山会战、年反扫荡、黄村海阳所战斗,以及代田、旧店、马厂、台上、平度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昌邑县战斗、沙河、新河战斗、海阳神童山战斗、莱阳阻击战、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福厦战役等。

◆◆◆

弹片“潜伏”体内50年

身上的枪弹伤痕曾吓到女儿

宋忠贤(右一)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留影

枪林弹雨中闯过,战争在这个铮铮汉子的身上留下了深入骨髓的伤痛。

年,二女儿刚懂事那会儿,无意被父亲背上的疤痕吓到:直径5厘米、深度1厘米的凹陷,是枪弹伤;肩膀上的疤痕有七八厘米长。她说,战争年代缺医少药,父亲暂住处的房东大婶,每天只能含泪用盐水清创。

小时候,他们知道父亲右腿旧疾发作影响行走。后来才知道,父亲的右大腿股沟也有伤。在年参加海阳所战斗时,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腿。这是贯穿伤。“前面创口愈合快,但后面的伤口愈合不好,不时流脓血。二女儿说,伤口愈合不佳导致父亲腿伸不直,等伤口快愈合时又蹲不下,父亲担心残废了不能再上战场,于是拼命锻炼,每天使劲掰腿,腿是逐渐好了,但因为当年枪伤造成肌肉萎缩,后来父亲的大腿粗细不均。

宋忠贤体内还有一些弹片,隐藏了近50年才被发现。

◆◆◆

看碉堡多过看风景

约他出门就说“看地形”

宋忠贤80多岁高龄时,子女们想带他出门散散心,不说出门,而总是约他去“看地形”。这时,老人总会严肃认真地点点头,换上衣服说:“走,看地形去!”

宋忠贤带兵打仗,擅长利用地形。在战争年代,文书盖成洲成天背着地图、图纸,跟在他后面跑——他最佩服老首长宋忠贤的是,开战前对着图纸通宵达旦地研究,可以几天几夜连轴转,四处考察地形。

“厦门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都很熟悉。”宋忠贤的女儿说,厦门解放后,父亲担负着镇守祖国南大门的使命,在他们的记忆里,父亲经常不着家,几乎都在外看地形,“有一次在黄厝前沿阵地考察,被金门那边发现,炮弹追着他的座驾打。”

“别人到厦门看的是风景,他是对碉堡亲切得不得了。”大女儿说,环岛路如今已不是前沿阵地,但父亲仍愿意去看看那些碉堡。

Part2

情意绵长

◆◆◆

把老母亲的照片

藏进五斗橱的最里面

宋忠贤伉俪

撇下家人扛起枪,离家14年杳无音讯——未在老母亲身边好好尽孝,这是宋忠贤心中的痛。二女儿哽咽着回忆,早些年母亲去世,父亲担心她难过,从五斗橱的最里面拿出妻子的照片,安慰说:“这是你妈妈的照片,想她就看看照片。”也就是那一回,她发现父亲手里还攥着另一张照片,“是奶奶的照片。”

“父亲对奶奶的感情很复杂,他知道忠孝不能两全,一直对奶奶心存愧疚。无论搬了多少次家,奶奶的照片他都一直珍藏着,他只是不喜欢把情感表露出来。”

◆◆◆

忙于工作

女儿住院半个月才赶去看望

如果说,子女们小时候对父亲没有一点怨言,那不是真话。宋忠贤有四个孩子,幼时几乎是保姆带大的。二女儿说,上世纪50年代炮击金门,厦门局势紧张,父亲经常奔走在厦门、漳州、龙岩等地,几个孩子都只能送小学寄宿,周末回家要徒步6公里路。

“妹医院抢救,半医院看她,期间忙得只能打电话问情况。”大女儿说,大家也是为人父母后,才渐渐理解父亲的大爱,“现在我们理解他,不怨他。他是舍小家,顾大家。”

Part3

追忆

宋忠贤晚年跟孙子在后院种花

◆◆◆

一场痛心泪

二女儿说,与父亲一同参加社会主义教育的干部患结肠癌病逝,父亲得知后失声痛哭。

宋忠贤在回忆录里曾留言,在我的身前身后,倒下了无数亲爱的战友,我只是战争的幸存者,永远怀念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他们在我心中是永远不倒的丰碑。

◆◆◆

一句真心话

“撅着腚干”。子女们每次从部队回来探望,父亲都要用山东老家话交代“撅着腚干”——意思是要弯下腰,努力干活,踏实、勤恳地工作,不要图享受。

◆◆◆

一辆农用车

大女儿说,上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听说老家日子难过,父亲把省吃俭用攒下的工资,买了一辆农用卡车,捐给家乡支持生产建设。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军人当年的热血拼搏。一起对这位老人说声:一路走好!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曾嫣艳实习生王依萍李明月图/宋忠贤家人提供

编辑:罗小州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100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