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简称“厦儿团”,被邓颖超赞为“国宝”,在香港演出时,梅兰芳为其捧场,茅盾为其站台,宋庆龄亲临表扬…… 为抗日救亡而诞生的少年剧团 周总理曾说: 儿童是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支小生力军,希望孩子们一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创造新中国! 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 全国各地抗日救亡呼声高涨, 厦门亦有多个抗日救亡团体应运而生, “厦儿团”就是其中最亮丽的一个。 “厦儿团”以“鸽翼剧社”的部分小演员, 和中华小学的“绿苗文艺社”为基础, 又吸收了部分爱国儿童, 于年9月3日正式成立, 对外称“厦门儿童救亡剧团”, 简称“厦儿团”。 厦儿团合影 成立初期,“厦儿团”只有30多位小朋友, 最大的团员17岁,最小的才7岁! “厦儿团”一成立,就显示了特有的活力。 在鼓浪屿的鹭江戏院首次公演《在炮火中》, 就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紧接着,又在厦门的南星乐园公演了: 《古庙钟声》,《小英雄》,《小瘪三》, 《打回老家去》,《少年先锋队歌》, 《打长江》等众多戏剧和歌曲。 厦门南星乐园(思明南路) 不久,更是走上街头, 开展了为前方抗日将士募集寒衣, 发动群众为抗日献金等活动。 还配合其它抗日团体,深入厦门各地, 向驻军和参加挖战壕的热心市民进行慰问演出, 很快“厦儿团”就成了厦门抗日救亡运动中 一支不可忽视的宣传力量! “厦儿团”义演活动轰动全国 鲁迅说: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 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 年5月,盘踞金门的日军向厦门发起进攻, “厦儿团”团员们勇敢地战斗在抗日救亡第一线, 他们或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 将慰劳品送到禾山抗日前线, 或密切监视里通外国,施放信号的汉奸。 日军炮轰厦门 无奈实力悬殊,前线将士战至弹尽粮绝, 全部牺牲!5月13日,厦门沦陷! “厦儿团”不曾放弃抗争的信念, 在洪凌团长、林环岛领队等率领下, 从漳州向南,开始徒步“长征”, 继续进行抗日宣传。 日军登陆厦门 他们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尽管生活十分艰苦, 但每到一处,稍加安顿之后, 总是不顾疲劳地投入紧张的宣传活动。 途经农村, 他们用稚嫩的闽南方言, 向沿途民众教唱抗日歌谣: “滚滚滚,大家起来打日本, 阿兄作先锋,小弟作后盾, 打得日本仔,变作番薯粉!” 内容通俗易懂,给许多平静的山村, 带来了抗日的强音! 途经汕头等城市, 他们会与当地“青抗会”联合公演, 会粘贴标语,会到街头讲演, 还会深入到各个学校,教唱抗日救亡歌曲。 他们演出的《张家店》、《抓汉奸》、《小流亡者》等剧目, 情感真挚,围观群众莫不为之潸然泪下, 掌声经久不息! 8岁的小团员施明新登台指挥, 专注认真,斗志昂扬,令人感同身受, 激发了观众们抗日救亡的激情! 巡演途中,常遇敌机轰炸, 小团员们往往不顾危险, 指挥疏散群众, 敌机飞走,又镇定自若,继续演出。 日军飞机轰炸 沿途群众常在演出之后, 拉着他们到家里吃饭、吃地瓜, 称赞他们是“炮火中的小英雄”。 “厦儿团”就这样苦行三个月, 于8月初到达广州, 还没喘口气,立即投入了街头宣传。 抵达当天便连续演出《流亡三部曲》、 《游击队之歌》等抗日歌曲, 当晚电台就向全市人民做了广播。 广州儿童剧团 此后,广州街头、戏院、广播台, 陆续都有他们的忙碌的身影! 在“厦儿团”爱国行动影响和带动下, 广州也组织起了儿童剧团,与他们并肩战斗! 医院, 特地接见了全体团员和老师。 她深情的说: “你们小小年纪,就那么热心爱国,真是我们的国宝。” 厦儿团与邓颖超合影 9月下旬,“厦儿团”乘船到达香港, 为港九同胞筹募祖国抗战和救济难民举行了义演, 为了支持“厦儿团”,票价一度高达几十港元, 大家仍竞相购买,场场满座。 “厦儿团”在港活动近两个月, 为抗战募款达15,余港元。 厦儿团在香港 香港许多明星名人也应邀同台客串表演,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亲临捧场, 茅盾、夏衍专程赶来看望, 宋庆龄也曾亲自接见他们。 奔波万里为救亡,演艺报国少儿心 洗星海说: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厦儿团”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为数不多的抗日儿童救亡团体之一, 更是唯一一支出境为国抗日义演募捐的 儿童救亡剧团! 随着国土的沦丧,物资越来越紧缺, 海外华侨成了爱国救亡不可或缺的力量, 年11月中旬, “厦儿团”团员们带着简单的行李, 登上“大中华”号客轮,离开香港, 前往越南西贡。 厦儿团在越南 此间,在南洋华侨的筹措下, 他们举办十多场筹赈义演,场场座无虚席。 演出之余,他们还深入当地各华侨学校、工厂, 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和教唱革命歌曲。 不久,侨胞也热情呼应“厦儿团”, 在当地组织起“旅越华侨儿童歌咏团”, “铁的剧社”等救国宣传团体! 不少华侨学生都把父母给的零用钱献出来, 做成慰劳袋,里面装上毛巾、牙刷、牙膏等日用品, 绣上“向中国抗日将士致敬!”等字样, 请“厦儿团”带回祖国! 一位年轻的华侨妇女会会长, 在听完“厦儿团”的宣传后, 甚至把自己准备结婚用的嫁妆、首饰 全部捐出,支援祖国抗战! 厦儿团在柬埔寨 年元旦前后, “厦儿团”前往柬埔寨的金边, 十几天的巡回演出, 同样受到了当地侨胞的盛情接待。 年6月,因抗战前线急需药品, “厦儿团”满载物资和华侨们的情谊, 结束了这场特殊的海外之旅! 此行共募集到了五大卡车的药品、衣物和 巨额慰问金, 对于物资短缺的国内抗战前线来说, 无疑是雪中送炭! “厦儿团”回国后,到达桂林, 这里有许多前线退下来的伤兵, “厦儿团”组织“伤兵之友队”, 先后到机场、医院开展慰问演出活动。 帮助伤兵写信,缝洗衣服, 教他们唱抗日歌曲,读书识字,座谈时事等, 伤兵们很受感动,许多人都当场表示, 伤愈后一定马上回到前线去打日寇! 期间,李克农和徐特立,接见了全体团员, 兵给予高度肯定。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倒行逆施, 革命形势更加紧张,“厦儿团”被迫解散, 团员分散到祖国各地, 继续以各种形式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 年“厦儿团”圆满谢幕。 值得一提的是, “厦儿团”总领队林环岛并未随队归国, 而是留在越南, 继续从事抗日宣传和华侨统战工作, 年积劳成疾,病逝于越南西贡,年仅37岁, 至今遗骨仍埋在异国他乡。 林环岛(—) 厦儿团总领队和支部书记 “厦儿团”是我国演艺史上的一束瑰丽奇葩,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从年9月成立到年的3年多时间里, 每人一天8分钱的伙食费, 风餐露宿跋涉了上万公里。 他们没有华丽的舞台, 也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 只有一身朴素的衣服, 流离不定的居所, 以及肩负在身的信念与使命! 他们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而是面庞青涩,身躯瘦小的少年, 他们遭受了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艰苦和压力! .9“厦儿团”成立60周年座谈会合影 这支出色的儿童剧团, 用最艰苦的演出方式, 不仅募集到了祖国急缺的物资, 更是唤起了民众的救国热情! 少年强,则中国强! 根植爱国情怀的“厦儿团”是真正的“国宝”! 是我国抗日救亡运动史上独特的丰碑! 值得国人的怀念和敬仰! 推荐阅读: 在争议中成为顶流,他们凭什么?因一句话断送星途,他用20年翻红票房超32亿,贾玲背后的他功不可没段奕宏、张译再度陪跑金鸡奖从小跟班到大明星,他却自称是平民歌手 西星拱月转发积德广,赞赏福报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