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了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 村庄概况 旬东村,村庄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有东西道路3条,南北道路4条。北临旬北村,西临旬西村,南邻唐山镇后大王村。全村现有户,人,有张、刘、罗、吕、王、丁、郝、田、庞、周等姓氏,都是汉族。全村共有耕地亩,人均耕地1亩。 旬东村全貌 历史沿革 年,根据村民所处地理位置,旬召村分为旬东、旬西、旬北三个独立行政村;年,惠民地区桓台县田庄公社辖旬东大队;年4月至今,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辖旬东村。 村庄经济 聚合油坊该油坊由张光慈(叔伯排行第九,人称小九)创办。当时,规模比较大,当年兄弟们分家时,以村南的一条路为界,住路北边的叫北油坊;住路南边的叫南油坊。直到现在,老人们还习惯的称那片土地为南油坊、北油坊。新中国成立前,聚合油坊迁到了济南韩家窑,字号仍为聚合油坊。新中国成立后,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该油坊改造为公私合营。 三义祥“三义祥”由村民张永第、刘景茂和于成修(今唐山兴旺村人)三人合开。“三义祥”是取桃园三结义之意,店址在田庄,主要经营食品(蛋糕类)、药品(中药),并有坐堂先生;还经营文化用品、日用杂货等。该店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公私合营,合并到了田庄供销社。 纺织新中国成立以前,旬东村是小农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来源是纺线织布到集市上出售,形成了户户有织机、家家有布卖的景象。新中国成立以前,布匹在外国已经是工业化生产,所以老百姓称自己织的布叫“大布”,外国的布称“洋布”。 农业年,旬东村成立了胜利高级农业合作社,多数村民加入合作社,社长张守功。年,成立人民公社,旬东村分为四个生产队,人口多人,土地亩以上,人均土地约1亩,每个生产队都有车、马、牛、驴等,农田灌溉大都用水车、鸳鸯罐等,四个生产队队长者为张守功、刘允田、郝子庭、张见荣、王庆银。人民公社化时期,与其他村一样,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年,开始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土地所有权为集体,经营权归个人;年,第二次延包,期限30年。进入21世纪后,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剩下年龄大的在家种地,部分家庭开始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种粮大户”应运而生。 特色种植20世纪70年代,旬东村大面积种植地瓜,四个生产队每队种20亩左右,亩产斤。地瓜又分“春地瓜”和“麦地瓜”,春地瓜是春天育苗栽培,产量高,水分少,可鲜着煮熟食用,也可切片晒干,储存后用;麦地瓜是麦收后栽培的,生长期短,产量低,水分大,不能晒地瓜干。旬东村的经验是“细心地刨,细心地运,细心地存放到专用的地瓜井内”。一是冬天食用,人们称为“二级细粮”,二是次年做育地瓜苗用;自用有余的,还可换粮食,一般1.5斤地瓜可换1斤玉米。当时,博兴、高青、邹平等县的许多生产队都来村里用玉米换过地瓜育苗用。所以,人们称旬东村为“地瓜之村”。新中国成立前,旬召庄村民崔朝观率先引进种植黄烟,种植面积达余亩。20世纪70年代,全村四个生产队,每个队都种20余亩烟,由烟站统一收购,价格为一级烟每斤1.3元左右,最次级的烟每斤0.3元左右,亩产值至元左右。 建筑业年,村民刘维财任建筑队队长,资质挂靠前大王建筑队,建筑工人80余名,主要在张店地区施工。至年,建筑队队长为刘允平,建筑工人60余名。 个体经济纸片作坊是20世纪80年代旬东村的第二产业。当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粘纸片。所谓粘纸片就是将已用过的破损的、不规则的废水泥袋,再按照要求的尺寸粘贴成统一尺寸的纸片。然后,卖给制袋厂。当时,村民们骑着自行车四处到建筑工地收购废水泥袋。利用晚上时间进行粘贴加工。粘贴好的纸片按50张打一摞,等待制袋厂来收购。改革开放以来,旬东村的个体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现有多家个体企业。年,刘星创办淄博海波服装有限公司,现有缝纫机70余台,职工50余人,年产服装15万件。年1月,郝磊创办固德机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万元,主要生产机械设备及配件、不锈钢制品、金属制品,年产10套左右。 年,旬东村人均收入元,在县城和其他地方购房55户,拥有轿车60辆,大中型农用车辆5辆,大中型运输车辆6辆。 公益事业 村内道路原来是两纵两横,都不贯通,年,时任支部书记张秉义通过召开党支部、村委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施通街修路。随后,先后通过两期修路工程,才使得村内东西大街与旬西村、旬北村贯通。第一次整修道路,按规划线路和路面宽度,拆除房屋间左右,耗资达万元左右;整修后的大街上,安装路灯20盏,资金由村内协调,扶贫单位支付。第二次道路整修为年,政府出资,每平方米25元,大街硬化累计平方米,小巷硬化累计平方米,资金不足部分由村委承担。全村共安装灯具盏,实现了巷巷亮。 自来水年,支部书记张秉义组织在村内打机井一眼,后由村民集资,购置了压力罐,将水输送到农户。年5月,全县自来水同源同网,安装资金来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有识之士捐款,分别是张华基元,周克海00元,王克诚元;第二部分为村民自筹;第三部分为政府补助。 村委大院建设年,由现任党支部书记张华基负责筹建,投资16万元,形成周围栅栏、大门,9间北屋的格局;村内的健身器材由县教体局安装。年,村内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整修了两个污水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垃圾池1个、垃圾桶18个,招聘2名保洁员。旱厕改造全部完成,按政策全部兑现厕改资金。 年,村内新增KVA变压器3台,铺设井井通线路米,连接10眼机井,保证了亩地浇灌用水。此工程按政府预算,造价32万余元。 社会文化 教育年,旬东村在村民张永俭住宅南屋成立小学,只有一个教学班,任课教师刘爱华。年,新建旬东小学,校舍10间,四个教学班,历任教师,李爱贤、刘文尊、牛克红、胡庆荣、刘维镇、刘维金。年,旬东小学并入李寨小学。全村现有大学生9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第一名大学生刘允贵,西南交通大学毕业。 卫生年,旬东村成立卫生室,赤脚医生有吕守树、刘景茂、罗茂福,药剂师庞翠英。年旬东、旬西村合并为一处诊所,租房经营,医生有田茂良、罗茂福,药剂师刘桂香。年,旬东、旬西、旬北三个村合并为一处诊所,医院统一管理。年底,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达%。 文体旬东村每年春节会组织文艺爱好者演出戏剧,正月十五扮玩。旬东村还有两个民间艺人,村民张永策擅长拉二胡、胡琴,村民刘允圣擅长吹小喇叭,村民遇婚丧嫁娶时会邀请他演奏。 截至年底,全村有线电视用户户,网络宽带用户户。 基层组织 旬东村年建立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为罗茂财。历任支部书记为罗茂财、郝子富、郝子新、张秉义、郝子富、刘维财、张廷义、张秉义、刘永彦。现任书记张华基,现有党员35人。 革命烈士 王庆德,男,年出生,年2月参加革命,华东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六一团通讯员。年10月,金门失踪。年1月追认烈士。 丁百章,男,年5月出生,年2月参加革命,华东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六〇团战士。年10月,金门失踪。年1月追认烈士。 村庄古迹 松抱槐在旬东村中心位置,松树直径大约40厘米,高约12米;槐树树干大约成人拳头粗。其周围砌着围墙,围墙底部砌了十四层砖,顶部是20厘米高的石头。松抱槐“文革”期间被毁。 石像年春,在村南东西路南侧出土两尊石像,同年移存于忠勤祠内,石像为一对青年男女,男像身高厘米,头戴软锦帽,身穿长袍,两手托于胸前。女像身高厘米,两耳上侧各束发髻,身着长衫。出土前两像髀骨均见断裂。 三官庙三官庙原址在旬东村东南角,村民刘景茂讲,原村东南隅庙钟铸有“嘉靖十三年()孙招庄公立”字样,证明此庙建于嘉靖十三年前,被毁于“文革”前后。庙内尊奉的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三官是龙王之女三娘所生,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老辈人传说,庙内的钟声一响,南边邻村大王庄就有人死,原因是这口钟在熔铁铸造时,将一年轻女子融化于铁水中。另一说铸钟时,铸钟者将一个小孩融入铁水中,孩子有一只鞋未放入炉中,以后打钟时悠扬震耳的钟声飘荡在空中,传入人们耳中的声音,似乎像一个小孩子在诉说“给我那只鞋吧!给我那只鞋吧!”令人毛骨悚然。 史海钩沉 官道旬召庄早在明代就是新城县八镇之一,八大店集之一,商家、铺户、车马客店林立,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物产集散的需要,逐渐形成了新城县贯穿东西村庄、东接索镇、西连高青、邹平的主要交通要道。相传,该道路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经地方官批准,免缴皇粮国税,此款用于地方管理维护道路。据说,当时引起新城王氏家族的重视,王氏后人王世万带领家眷迁居旬召庄,修庄园立坟茔。 淡水井旬东村以前的地下水都是淡水,自年夏季发生涝灾后,地下水发生了变化,村里的井水成了咸水。旬东村西南角第三生产队的场院南首有一眼井是非常好的淡水。每天天不亮,旬东村、旬西村的人们就去排队打水,就连李寨村的豆腐坊也要跑一公里多路去担水做豆腐。 村庄人物 张成先(.10—.03),男,曾任济南天桥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任。 刘允贵,男,年6月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郝子敏,男,年11月出生,曾任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允芳,男,年2月出生,曾任济南市城管局党委书记。 罗汉文年8月出生,高级教师,曾在田庄镇中心学校任教。 庞曰红,男,年3月出生,山东金岭铁矿分矿书记、矿长(正县级)。 郝春雷,男,年8月出生,现任成都军区空军司令部第一副团长。 张思诚,男,年8月出生,现任张店区工商联副主席(正科级)。 吕则诚,男,年6月出生,现在张店区公安局教导员(正科)。 张欣钢,男,年2月出生,现任北京振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文智,男,年6月出生,博士学位,副教授,现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任教。 丁庆祯,男,高级教师,曾任教于田庄镇中心学校。 刘凯旋,女,年4月出生,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