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转折年代(五)——当年解放台湾的计划为何数次推迟?》

——“攻台计划”、朝鲜战争、金门炮战

年底,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之后随着海南、西藏的陆续解放,台湾成为国民党军队最后的藏身之地,也成为了全国唯一没有实现解放的地区。为何当年台湾没有马上解放?解放军当年的“攻台计划”又为何数次推迟呢?

本文包括三部分:

一、“攻台计划”的推迟

二、突然的朝鲜战争

三、炮击金门的“默契”

一、“攻台计划”的推迟

早在年3月,第三野战军代司令的粟裕就接受毛主席的指示,计划在年底四野攻打两广的同时开展渡海“攻台计划”了,不过当时的计划更多是在战略层面的规划,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技术层面。

当时国民党政府虽然还占据着华南、西南、西北的大部分国土,但是蒋介石已经下令将华东前线的部分装甲部队和空军部队撤往台湾了,而且存放在上海的巨量黄金和银币也已被运送到了台湾岛。所以在年初,感觉大势已去的国民党政府就已经开始将台湾打造为抵抗作战的大后方了。

中国东南沿海地缘示意图

之所以选中台湾,蒋介石是看中了那里四面环海、距离大陆较远的优势,距离最近的大陆海岸线也至少超过一百多海里。而且当时的国军虽然被摧毁了绝大多数陆军力量,但是十多万人的海空军力量基本都转移到了台湾,还有50艘舰艇和架飞机可用,完全能够保证台湾的安全。反观解放军,海空军部队都在建国这一年里刚刚组建,数量屈指可数,具备战斗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还不具备渡海作战的能力,所以年底的攻台计划最后只好推迟。

不过中央很快又重新制订了年的攻台计划,这次计划明确将“攻台”分为三大步骤:一是发展和增强海空军力量;二是解放闽浙粤沿海岛屿;三是渡海作战解放台湾。为了推进攻台计划的实施,年6月和12月,刘少奇和毛泽东先后访问苏联,积极争取苏联的海空军援助。

毛泽东访问苏联

出席斯大林70寿辰庆典

(年月12月21日)

(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候的苏联其实对于协助解放军解放台湾的态度较为冷淡。从苏联角度看,他们并不希望直接参与攻台作战,因为这可能引发美苏的直接对抗,破坏战后两大势力的平衡,损害苏联利益,而且斯大林一直怀有毛泽东可能像南斯拉夫的铁托一样无法完全掌控的顾虑。所以苏联拒绝直接参战,而是表示愿意向解放军出售一定数量的飞机和帮助培训中国的飞行员。

当年年底,因为对渡海作战以及对海洋水文的不了解,解放军还在东南沿海的金门海战和步登岛海战中先后战败,其中在金门海战中就损失了三个团近九千人的兵力。渡海作战经验的欠缺以及苏联援助的尚未到位使得最终攻台时间再度推迟到了之后的年。

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年3-5月)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即使没有外部的援助,解放军仍然凭借着木帆船为主的方式,在年发动的渡海作战中获得了多次关键性的顺利。在海南岛战役中,解放军征集了众多民用、商用帆船,结合小部分机动帆船成功的夺取了海南岛,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登岛作战的成功战例,赶走了数万名国民党士兵,极大的鼓舞了解放军的士气。

二、突然的朝鲜战争

年6月,正当解放军在积极发展海空军力量之时,朝鲜半岛却突然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对解放军“攻台计划”的进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朝鲜半岛处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南部,二战之后朝鲜半岛南北部一度由美苏两国占领,美苏撤军后分别扶持建立起了大韩民国(南韩)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北朝鲜),这两国国家高度依赖美苏两国,都希望借助大国的力量完成朝鲜半岛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东亚格局

美苏两大势力

(年)

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矛盾在年1月初被点燃,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先后表示美国不会对台湾和南韩提供安全保护,不会为庇护这些地区而采取军事行动。美国的表态被苏联认为是巨大的战略机遇,因此斯大林不仅迅速同意与我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派遣空军进驻上海,而且还积极的支持和援助北朝鲜发动统一战争,很快朝鲜半岛便陷入了战火。

这时候的中国实际上非常的被动,因为当时中国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攻台计划”,并且已经顺利解放了海南岛以及舟山群岛,下一步就是准备登陆台湾岛了。然而这时候朝鲜突然开战,苏联又优先选择支持北朝鲜进行统一战争,所以必然全力支援解放军渡海作战,所以最终登陆台湾岛的计划也就相应推迟了。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的局面愈发不可控,原本声称不参与争端的美国突然决定介入朝鲜局势,而且还纠集了十几个国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开赴朝鲜战场。美军入朝之后迅速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而且逐渐逼近中朝边界,严重威胁到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东北工业区。虽然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虽然并不愿意参与外部争端,但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面前,中国人民不得不勇敢的开展“抗美援朝”战争,捍卫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朝鲜战争各方作战路线示意图

(-年)

(图片来自网络)

年10月,由东北地区的四野第十三兵团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先入朝作战,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打响。为了全力支持抗美援朝,作为当时“攻台”主力部队驻防华东的三野第九兵团也于当年11月进入朝鲜,至此,“攻台计划”已全面让位于抗美援朝了。

在派遣军队进入南韩的同时,美国人也对台湾地区采取了保护措施。驻扎在日本的美军第七舰队公然进入台湾海峡,完全封锁了台湾海峡,以当时解放军的海空军发展水平,美军第七舰队的介入已经宣告“攻台计划”短期内无法推进,这也是当时将“攻台”主力的九兵团调往朝鲜作战的原因之一。

惨烈的朝鲜战争最终在年7月以各方共同签订《朝鲜停战协定》而告一段落,对中国来说,通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志愿军坚定地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抗美援朝直接加强了新中国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苏联消除了对“中国可能成为第二个南斯拉夫”的顾虑,在中国接下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来自苏联的全面援助为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炮击金门的“默契”

在抗美援朝之后,解放军的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了东南沿海,继续着手解决台湾问题。但是这时候的美国人已经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并逼近中国沿海,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这直接引发了第一次台海危机。为了表明我国“一定要解放台湾”的主张,否定美国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解放军在年底到年初采取了一些列行动,积极捍卫国家主权。

建国后沿海岛屿解放时间示意图

年9月,解放军向国民党占据的金门岛发动了炮击行动,之后在11月又采用同样方式炮击了浙江沿海的大陈岛,有效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武装力量。在美台双方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之后,解放军再次出动,首次由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夺取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扫清了国民党军队在浙江沿海地区的存在。

解放军的各项举措活动一定程度震慑到了台海地区的美军舰队,考虑到短期内对台湾岛采取渡江作战的困难性以及中美在朝鲜半岛、印度支那(中南半岛)等冲突地区对峙格局的基本固化,所以之后几年里,中美两国围绕“台澎金马”地区的冲突也有所缓和。

炮击金门示意图

(年)

(图片来自网络)

台海局势缓和的同时,国际局势却异常的激烈。新上台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意图在更大的范围内遏制社会主义阵营,在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构筑起巨大的包围圈,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后更名“中央条约组织”)等多个地区军事组织,而且美国还怂恿台湾国民党政府放弃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岛屿,断绝与中国大陆的联系,让海峡两岸“划峡而治”。为了打击美国人的嚣张气焰,同时也为了声援中东等地人民的反美斗争,年8月,解放军再一次对金门开展了炮击行动。

美国“社会主义包围圈”示意图

北约(蓝色)、中央条约组织(绿色、绿条)、东南亚条约组织(黄色、黄条)

(年初)

实际上,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政府都非常反对美国“划峡而治”、“两个中国”的主张,所以年以及之后多次的金门炮击行动,海峡两岸竟然不约而同的展现出了一定的默契。解放军采取了“单日打,双日不打”、“打而不登”的方式,象征性的保持交火,让国民党军队能够有充分的的理由继续驻防金马两岛,间接保持与大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共同抵制美国分裂中国的作用。

在此之后,解放军将过去多步骤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转变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即放弃马上收复金门、马祖等沿岸岛屿的计划,选择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再一并收复“台澎金马”地区。而在现阶段,中国政府的对台工作方式则由军事手段慢慢转向政治手段,积极推动采取谈判的方式解决台海问题,努力维持台海的和平局面,共同坚守两岸同为中国人的事实。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解放战争之后,海峡两岸就一直处在分裂的局面,解放军一直积极的准备渡海解放台湾。然而由于解放军海空军装备以及参与其他地区安全事件的影响,使得“攻台计划”多次延后,又由于美国强势介入台海争端,最终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不得不最终搁浅,两岸的分裂局面也一直延续至今。

庆幸的是,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一个中国”的理念仍然存在于海峡两岸人民的脑海中,这也是台海能够长时间基本保持和平稳定的基础,也将是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条件。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链接

1.京沪双城如何引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进程?

2.国民党如何从广州出发“统一”了中国?

3.红军如何在西部大山里走向成熟

4.为什么拿下东北就能拿下全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110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