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89464.html

解放战争末期,大量蒋军残部撤退到海南岛,企图负隅顽抗。海南岛为我国第二大岛屿,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解放军一时无法渡海攻击,成为当时风雨飘摇的蒋政府军事上可依赖的基地,拥有极高战略价值。

后来在回顾海南岛战役时,有人提出:金门都守住了,海南岛距离大陆更远,岛上有十万守军,还有海空军支援(50多艘舰艇、40多架飞机),指挥官又是抗日名将薛岳和他的“伯陵防线”,为什么蒋军最后还是打了败仗,狼狈撤出海南岛?

蒋军兵败海南岛原因其实很简单,表面上蒋军看似占有优势,然而实际上却是纸老虎,整个局势对其相当不利。

首先,蒋军虽然有海空军支援,但不论规模或战力都可以忽略。

空军战力弱,无法对雷州半岛解放军准备的渡船进行有效破坏,存在感不强;海军也无法阻止解放军万帆出海,在与渡海帆船的交战中,反而自身受到重创,让一、二梯队的解放军没有付出多大代价就顺利登岸。

其次,海南岛名义上守军10万人,跟解放军参战的第四野战军人数相当,但由于海南岛海岸线漫长,蒋军要防守的面积极大。

再加上还要抽出部分兵力追剿岛上两万人的琼崖纵队,兵力更加分散,以致防守区域全是漏洞,解放军几次小规模的试登陆都成功,显示蒋军的防御虚有其表。

蒋军在金门集结了六万人,而海南岛面积如此之大,守军不过才十万人,可以想象兵力确实紧张,加上受琼崖纵队牵制,基本上疲于奔命。

琼崖纵队虽然人数不多,也不是一线部队,但他们的作用却必不可少,先是在战役发起前提供了大量情报给四野,又在解放军登陆时不断策应,最重要的一点,琼崖纵队对岛上蒋军不断进行策反,大打攻心战。

薛岳早就意识到琼崖纵队的威胁,他命令分出一部分兵力,希望彻底消灭这股神出鬼没的力量,然而还没来得及彻底执行,海南岛战役就开始了,薛岳不得不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蒋军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抗日名将薛岳的名声,以及他信心满满的“伯陵防线”。

开打之前,我们先对比一下双方的力量:

解放军主力是40军和43军,过去都是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其中40军的前身是第3纵队,号称“旋风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声名远播,是四野的王牌部队。

而蒋军在海南岛上的部队,如第62、63和64军都是被解放军重创后重建的,战斗力和士气都不高。单凭海南岛上的蒋军,想要挡住解放军十分困难,所以他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薛岳和他的“伯陵防线”上。

时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的薛岳是一员名将,在抗日战争中创造了“天炉战法”,在长沙地区屡次重创日军,享誉国际。海南岛战役开始前,薛岳依照抗日战争的经验,组建了三道防线,并以自己的表字伯陵,为其命名为“伯陵防线”,以示坚不可摧。

在蒋军很多人看来,嚣张跋扈的日军当年都在薛岳手下吃了亏,由他指挥战斗,肯定错不了。可偏偏战役初期薛岳太过高估自己,轻视了解放军的实力,他始终相信在自己指挥下,蒋军能很快打败登岛的第一梯队,从而阻止登陆计划。

然而,解放军第一梯队不仅占住了滩头,还为后续部队登岛留下了空间和时间,受人瞩目的“伯陵防线”还没来得及扬名立万,就被无情攻破。

眼见大势已去,蒋军军事顾问、曾任美国第七舰队司令的查尔斯·柯克(CharlesCooke)建议放弃海南岛。因为解放军已经占领海南岛北岸,雷州半岛的防御也已增强,蒋军根本无力阻止解放军渡海作战。最终,5万多蒋军残部撤退。

实际上,如果海南岛战役再晚几个月,情况就会发生剧变。

海南岛战役爆发于年3月,结束于5月,而朝鲜战争爆发于年6月,后者爆发时,美军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了第三野战军的登陆作战计划。设想,如果海南岛战役晚3个月,恐怕美军也会出手干预,那个时候,解放军想要拿下海南岛会难上加难。

参加海南岛战役的解放军指挥官

有时候历史就是如此诡谲,仅仅相差三个月时间,一个大岛回归祖国,另一个大岛则漂流在外。从这里也能看出,当年拍板发起海南岛战役的决定是多么明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138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