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同安城市建设已形成古城新城共融的格局。(何东方摄)

  参会嘉宾报到。(陈嘉新摄)

  苏颂公园。

  陈化成塑像。(许烨玮摄)

  保沣实业机器人生产线。(何东方摄)

  立体交通,齐头并进。(吴稳水摄)

  古龙酱园。(林曼娜摄)

  采茶欢歌。(何东方摄)

  同安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吴稳水摄)

  双溪景色。(何东方摄)

  同安新城。(叶鹏飞摄)

  和谐家园。(颜祥乙摄)

  

  时隔十年,世界同安联谊大会(简称“世联会”)再次回到故乡。昨日,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名同安乡亲,带着海外多万同安人的共同梦想,回到同安参加第十届世联会。在昨日下午的第十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顾问团暨预备会议上,海内外各同安乡团代表畅叙乡谊。随后,同安区海外联谊会和区侨联也举行了换届仪式。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国家明确支持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努力把福建打造成海陆联通、内外兼济、特色突出、服务全局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桥头堡和核心区。本届世联会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力争将世联会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服务平台,为世界大同安乡亲的联谊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今日,以“海丝路·同安情”为主题的第十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将正式开幕,海内外乡亲共聚一堂,深挖海内外“大同安”资源,共谋同安发展,续写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携手共同缔造美丽厦门、富美同安。

  凝聚乡愁谋“海丝”

  同山之下,安定祥和。“同安”这个名字已经存在了多年——西晋太康三年(年)析晋安县置同安县,虽然当年即废,但“同安之名始此”。唐贞元十九年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正式建置同安县,辖今厦门全市、金门县及龙海市的角美镇等地,至清末基本稳定。

  马来西亚归侨、同安区第九届侨联副主席、原《同声报》编辑郭瑞明先生在一篇报道中提到:许多海外乡团一致赞同“世界同安联谊会”的名称不变。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名称能包含历史上“同安”所辖区域,并建议日后任何主办世联会的单位,应强调规定将“同安”放在显要的位置,打造“同安”品牌,让世人知道“同安”名称来源含义。

  “走出去的人,不管时间过了多久、走了多远,都有一份乡愁。”这是香港同安联谊会创会会长、在同安投资建厂的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仲树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屡次提到的。“同安”二字,凝聚了多万海外大同安乡亲共同的“乡愁”,引导着无数海外同安乡亲回乡寻根谒祖、投资创业,也使世联会在走过21年之后,越发隆重,越发具有影响力。

  此番世联会是继年第六届世联会在同安举办后,时隔十年再回故乡同安的盛会,大会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活动,力图让回乡参会的海外乡亲看得到乡景、听得到乡音、吃得到乡味、赏得到乡俗、找得到乡情、解得了乡愁,当然,更可以找到商机。

  在今晚的世联会文艺晚会上,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奖”的《厝里情》就是让海外乡亲回味浓浓“乡愁”的“大餐”,这台充满浓郁闽南风情的舞蹈诗将紧扣闽南文化的地域特色,把很多具有古同安地域的文化元素,如车鼓弄、宋江阵、闽南童谣及南音等巧妙地融入剧情中,展现闽南人的生活方式、闽南人的民间风俗、闽南人的情怀,体现游子对故乡的怀想、对亲人团聚的企盼,唤起每个人心中那份“乡愁”。

  同时,世联会活动还有一场特殊的摄影展——一组第六届世联会以来新老对比的照片将充分展示家乡的变化,让广大乡亲更了解厦门,更热爱家乡。此外,大会还将举办广场民俗文化展演,并组织部分乡亲参观同安孔庙、梵天寺、梅山寺及罗汉山,参加苏颂诞生周年纪念活动等。为恢复和保护唤起“乡愁”的文化元素,大会期间还将启动对消逝的关帝庙、城隍庙的重建工作。

  品美食,赏大戏,逛老街,游景点,世联会期间,同安还将在同新路步行街举行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同安封肉、薄饼、碗仔粿等同安本土特色美食将一齐亮相,给回乡参会的乡亲带去浓浓的乡味,让他们一次吃个够,过足嘴瘾。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远游在外的世界同安人能够带回家乡的想念,大会还特地准备了一个由厦门千境窑烧制的同安珠光青瓷半亩方塘乡袋礼盒,内装一袋同安老县衙遗址中的原土和一包“同安红”三角梅种子,让海外乡亲把故土与“同安红”带到世界各地,向所有远游在外的同安人表达“取自本源,叶落归根,故土乡情,常驻心间”的美好祈愿。

  寻求跨越谋“海丝”

  回顾历史,悠悠古城令人留恋,放眼今朝,新时代的同安风采依然,乘着“海丝”的东风,昂扬屹立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

  近年来,同安区全面打造滨海新城,改造提升中部老城,着力打造北部生态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城市建设已形成古城新城共融的格局。

  作为同安的文脉所在,近年来,同安区对中部老城实施“微更新”,通过启动旧城改造,对钟楼片区、三秀片区、卫校片区进行提升,深挖老城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老城区的文化和商业品位,使老城区的居住条件、环境、配套等得到完全彻底的改观,焕发出勃勃生机。

  滨海新城是崛起于厦门环东海域的一颗明珠和创业热土。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集高端产业、商住、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同安滨海新城,已成为厦门市最重要的新城市体和高端产业的发展区域,其得天独厚的最美滨海湾区,随着新城公建配套的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教育、运动、娱乐等配套的完善,投资、置业的优势已逐渐凸显。今年1-10月,同安新城完成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2%。

  同安的交通网络也日趋完善。今年9月,随着滨海西大道试通车,从同安城区进岛时间缩短至半小时以内,古城同安真正地融入到厦门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中。除了滨海西大道,同安大道、国道复线、海翔大道官浔立交、厦安高速云埔互通、同集路改造、同莲路改造等一批线性工程也都在加紧推进。

  当前,同安区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和绿色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厦门自贸片区建设,按照“做特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努力打造食品饮料、水暖厨卫、机械装备、光电照明、集成电路、旅游文创、现代物流、软件信息、现代都市农业等9大百亿产业集群。展开同安经济建设最新的成绩单,一个个数字代表的是一份份令人可喜的成就。

  今年1月-10月,同安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04亿元,增长7.9%,增幅全市第三,其中食品医药、水暖厨卫、机械制造和光电照明等四大主导产业共完成工业产值.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亿元,增长42.5%,增幅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98亿元,增长15.1%,增幅全市第三。

  招商引资延续良好势头。在今年“9·8”厦洽会上,同安区成功签约及成果统计项目共79个,项目总投资额约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中航全球石材生活体验及交易中心、嘉捷科技园、高时石材集团投资公司、逊达洪通电商物流园等4个市级签约项目。今年1月-10月,同安区批准新设立项目12个,增资项目11个,累计投资总额3.9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完成2.24亿美元,完成市定任务.8%;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61亿美元,完成市定任务.8%,同比增长80.2%,增幅全市第一。

  结合自身优势,同安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抓存量、促增量,推动轻工食品业、水暖厨卫业、健身器材业、现代照明业等四大传统主导产业升级改造,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和精细化生产,提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百路达、吉特利、康乐佳等一批业内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开发机器人生产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经济的发展让同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产业成为三产发展的全新动力。今年5月,同安区与辖区内世界强、世界知名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亚马逊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实现了强强联手。以亚马逊为龙头,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同安电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也逐步显现,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一批知名电商物流企业陆续进驻,先后有家物流企业落户同安,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今年7月,全国专业蔬菜批发市场10强闽南果蔬批发市场的“升级版”闽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同安物流产业的内容。

  旅游产业则是同安经济腾飞新的增长极。兼具人文气息与自然生态美景的同安区,近年来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成为大厦门旅游的次中心,以滨海休闲游、历史文化游、温泉生态游、乡村游、工业游为主导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今年1月-10月,同安区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同比增长26.5%;实现旅游收入18.17亿元,同比增长29.9%。

  打造平台谋“海丝”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为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格局,同安区正努力提升营商环境,积极打造创业发展平台,今年以来,同安区从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市政基础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产业平台、构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构建透明高效的政府环境等方面加速提升营商环境。依托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同安区打造了现代服务业基地为主的新城发展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主的火炬产业平台、科技人才等平台。

  同安新城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以构建厦漳泉区域的智慧产业集聚平台和产业升级核心引擎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整合发展资源,强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力求打造为具备高新技术类服务业总部基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与输送中心等功能的产城融合园区。

  它分为丙洲和美峰两个片区,位于同安新城区域,是厦门市域的几何中心、同安未来发展的核心地段,厦漳泉区域的中心地带,潜力巨大。两个基地分别位于同安新城丙洲岛西北侧以及美峰生态组团,总规划用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其中,美峰片区规划用地面积5.88平方公里,建成或在建火炬科技研发中心、中船重工七二五所、万豪酒店、特房波特曼酒店等优质产业项目。丙洲片区规划用地面积2.17平方公里,分为统建区和自建区,统建区用地面积0.7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自建区规划用地面积1.3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土地公开出让后由企业自行建设。

  同安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厦门市东北部、同安区与翔安区交界地带,规划总用地面积35.07平方公里。目前同安五显片区已先行建设,其中同安五显起步区占地9.58平方公里,定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安五显片区一期土地亩已完成“七通一平”工作,具备招商条件,已有福亚华科技、法睿科技、佰明自动化等项目落地;二期亩用地正在征收中。

  据了解,本届世联会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将举办“海丝”经贸论坛,除了厦门自贸试验区领导将解读相关政策外,众多大咖将“论剑”世联会经贸论坛。并将组织乡亲们参观自贸试验区、考察营商环境等系列活动,力促投资项目落户。

  “不在自贸试验区,畅享自贸试验区”,这是同安发展“新丝路”,搭上“一带一路”快车的战略。为了让同安辖区内企业享受自贸试验区给出的优惠,同安鼓励辖区内企业抢占自贸试验区高地,凡成功在自贸试验区注册的企业不仅享受自贸试验区的优惠政策,还同时享受同安商务局招商时给出所有优惠政策,此外所有注册的手续同安区招商中心全部免费代办。

  日前,同安区还专门出台《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安排上市专项扶持资金、开辟上市“绿色通道”、强化区级上市企业资源库建设,对上市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实施上市财税扶持及上市后续扶持等多项得力措施,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该区财政在年度内安排万元作为“扶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奖励上市企业。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将扶持及奖励最高提至万元,并根据筹集资金,分档设置不同的奖励金额,奖金为50万元-万元。“买壳”或“借壳”企业一次性奖励金额也由原来的万元提高到万元。此外,还增加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企业高管的奖励条款。根据上市企业募集资金在本区投入情况和税收情况给予奖励,奖金为万元-万元。

  据了解,为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上市,同安区还在利税返还政策上给予上市后备企业一定优惠,即同安区上市后备企业报厦门证监局辅导备案的三年内(含当年),当年度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地方级区级留成部分按25%给予带项目资金扶持。

  去年底,凭借省“双百计划”企业的身份,厦门智联信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入驻同安人才创业园的企业,并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一同入驻创业园。

  筑巢引凤,同安区积极搭建科技人才创业平台,帮助企业孵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创业环境。诸多优势条件吸引了一批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及市“双百计划”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落户同安。

  缔造美丽谋“海丝”

  这两天,梧侣社区迎来了不少回乡参会、寻根谒祖的嘉宾。新房林立、街道干净整洁、交通四通八达,酒店、超市、夜市应有尽有的梧侣,让海外乡亲眼前一亮。

  十年前,第六届世联会在同安举行的时候,梧侣还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村,是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开发给梧侣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地人积极配合政府推进征拆,全村多亩土地在同安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中全部被征用,创造了征地拆迁的“梧侣速度”。随后,梧侣又利用征地补偿款成立了全市首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企业,共建共管共享。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但却陷入“穷变富、富变烂”的困局,社区环境差,氛围差。自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以来,梧侣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环境美化了,书院建起来了,社区氛围融洽了。

  现在的梧侣社区,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同安第一富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万元,集体资产达5亿元,而且实现产城融合、新老市民融合,成为一个有近5万外来员工与本地多居民同工作、共生活的幸福家园。

  不只是梧侣,在同安,创新社区治理与共同缔造带来的美丽变化正出现在每一个角落。新民镇溪林村以生猪退养为突破口,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几个月内由落后村转变为全区示范点,以溪林《微法典》为规范的微型“双向自治”社区治理模式获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顶村村依托特有的生态资源,村企共同开发“顶上人家”旅游项目,上榜年中国百大“最美休闲乡村”;垵炉村深入践行“五共”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垵炉理念”,获评全国文明村……“有美丽,才有人气;有人气,才有财气。”这是在不少同安人口中传播的一句话。在同安人看来,富与美是相辅相成的,美丽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美丽,是践行共同缔造的追求,也是提升营商环境的需要。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同安又创造性地提出,在同安工业集中区试点建设全省首个既有企业生产、又有园区生活配套的“工业社区”,形成由工业区管委会牵头,镇(街)、村(居)、企业等多方共同缔造的体系,并逐步在全区各工业园区进行推广。

  通过工业社区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集约发展,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解决员工生活需求,营造和谐稳定、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营造工业园区的社区感,改善园区的人居环境,完善提升工业园区的城市综合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并做好服务,将整个工业区打造成一个社区,实现政府、企业资源的有效融合和充分利用,为产业园区引进企业、留住人才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为城市建设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以产促城、以产兴城。

  

来源:厦门日报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16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