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生活在厦门

最大的感受是随心、惬意

漫步城中

角角落落都能发现休闲清新的小资文艺

细细体味两旁光景

又能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希望以下这些“惊喜”

能让你对厦门多一分了解,增一分热忱

文化类

厦门大学的字体

“厦门大学”这四个字厦大官方惯用的字体是鲁迅写的。但这四个字并不是鲁迅专门题写的。

它们是从鲁迅写过的字中抽选出“厦”、“门”、“大”、“学”四个字,组成校名题字。

但是几年前,厦大主页上的“厦门大学”四个字由“鲁迅体”换为了“嘉庚体”。“嘉庚体”即出自厦大创始人陈嘉庚之手,是从位于群贤楼前厦门大学奠基石上拓下来的。

99%的厦门人读错的字

曾厝垵的“垵”字,随便问一个人,这个字怎么念,绝大部分会回答你是平声的ān。厦门话也是念平声,与“安”同音。

但字典却告诉你这个字读ǎn(第三声),不读ān(第一声)。公交车的报站广播跟随字典,念的是上声的ǎn,反而有点怪怪的。只能说这个正规读法没什么群众基础。

高崎是中文名还是日文名?

高崎这个地名乍一看很日本,因为日本也有高崎(TAKASAKI)市。无独有偶,年也是日本人最早在那片土地上兴建机场。不过这都是巧合。高崎这个地名自古就有,是一个厦门本港的地名。高崎,厦门话念作KoKia5。“崎”的意思是阶梯或者高地。

实际上,机场并不在高崎村的范围,而在高崎村的东南面(更靠近林后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人对“高崎”感觉比较亲切,或者比较好念,索性将机场命名为“高崎机场”。

百家村不是农村

厦门老市区有一个地名叫百家村。虽然地名有一个“村”字,不过它可不是农村。年,为兴建厦门第一座公园—中山公园,原公园片区的家住户自愿迁往此处,为构建中山公园腾出空地,故名“百家村”。

百家村的发展亦由此开始。百家村是厦门民国年代规划且得到实施的几个新区之一,也是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一个老街区,内遍布着众多的风貌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市井文化气息。

厦门岛内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落

湖里区钟宅村是岛内惟一的少数民族村落,位于厦门岛东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钟宅村聚居着多名畲民(年),其中超过90%为钟姓。

钟氏先祖原居于河南省许州颍川郡朱昌县安邑乡,后迁徙至福建海澄县屿上村居住,于明朝洪武九年(年)移居钟宅村,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当地的民俗文化蕴涵着民族信仰,至今仍演绎着本族特色的习俗,例如“送王船”。遗憾的是,钟宅村已经列入了拆迁的计划,即将消失。

“前村埔路”写错了吗?

在前埔莲前东路南侧有一条路,路牌上写着“前村埔路”。很多人都以为广告公司做路牌的时候把“前埔村路”的字写颠倒了。

其实不然。“前村埔”这个地名确实存在。前埔行政村由前埔、前村等自然村组成,其中前埔自然村的别名也叫“前村埔”,所以这个路牌是没有错的。

建筑类

五通灯塔

厦门岛五通一带几年前新建了一座灯塔,叫五通灯塔。为什么要在那边建一座灯塔呢?其实,灯塔的下方就是翔安隧道。

灯塔其实是翔安隧道的通气孔。它的作用主要是为隧道通风,灯塔导航的作用反而不是主要的。不过把通风口与灯塔结合,不但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也给厦门东部海边增加了一道风景线。

厦门唯一纯ArtDeco风格的建筑

ArtDeco风格(装饰艺术派),是年代全世界十分流行的建筑新风格。特点是简约、线条感强、现代、有冲击力,如纽约的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都是ArtDeco风格的经典作品。

厦门的建筑局部运用ArtDeco风格的比较多,如在窗、门、墙的设计上。纯ArtDeco风格的建筑只有一栋,是位于深田路的原兴亚院旧址。

该建筑高3层,主立面分为3个体块。装饰全由宽30cm的竖向线条组成,排列整齐朝中央逐次升高。水刷石表面,韵律极强。

集美是厦门第一高楼长达38年

解放以后,两岸对峙,处于前线的厦门市区鲜有高楼。年落成的南薰楼,位于集美学村,是集美中学初中部用楼。南薰楼高十五层,54米,两侧翼楼各七层,当年集美人自豪地称呼其为“十五层”。

南薰楼年一落成后很长一段时间是厦门甚至是福建省内的第一高楼与地标,直至年才被位于滨北的振兴大厦所超越。

厦大大南门不在南边

厦大校门的命名让很多人一头雾水,西北边的大门不叫“西门”或“北门”,却叫“大南门”。

原来,此门是年厦大建校时起名的,因毗邻南普陀寺,面向思明南路,进校门后的马路为大南路(厦大至南普陀)而得名,许多厦大学子简称此门为“南门”。但是此南非校区之南,大家可别搞混了。

厦门第一座隧道与高架

隧道及高架在厦门是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在年以前,厦门的隧道与高架桥屈指可数,公路隧道仅有钟鼓隧道及仙岳隧道。

第一座公路隧道是钟鼓山洞,北起万石植物园钟山,南至南普陀寺鼓山,全长米,年通车。钟鼓隧道大大拉近了厦门市区与厦大的距离。

第一座高架桥是文园路一中门前的高架桥,长米,双车道,年通车,解决了学生进出存在安全隐患。

旅游类

哪里才是厦门的中心?

厦门岛是厦门市的中心,由于早期厦门岛内发展不均衡,市区不断东扩的缩影,岛内中心一直在变迁。

在清朝,厦门城的中心点在今天的市公安局(老文化宫)。

改革开放前,中山路、中山公园一带才称作厦门,火车站已经很偏远了。

20-30年前,筼筜大开发,市政府迁往滨北,白鹭洲被认为是厦门新的中心。

而如今,以前没人要住的五缘湾成为厦门最贵的地块,SM广场在几何中心,万达广场在东部,会展、两岸金融区也在东海岸,岛外建设热潮滚滚,已经很难说哪里是厦门的中心了。

厦门最高的地方有多高?

同安汀溪的云顶山为厦门市辖内最高山峰,位于安溪、南安两县交界处。峰顶常有云雾,故称云顶山,海拔.2米,相当于层楼高。

厦门岛最高峰是洪济山的主峰云顶岩,海拔.6米,与今天在建的厦门国际中心同高。鼓浪屿岛最高峰为日光岩,海拔92.6米,比对岸的瑞颐酒店略矮一些。

5条年龄超过岁的街巷

乾隆三十二年(年)版《同安县志》记载,当时厦门的古街道,已有25条,近城的叫内街,有桥亭街、新街仔、塔仔街、局口街和菜妈街5条;

近海的叫外街,有石埕街、提督街、碗街、纸街、竹仔街、磁街、外关帝庙后街、神前街、中街、亭仔下街、木屐街、港仔口街、岛美路头街、轿巷街、五崎顶街和走马路街等16条;

内、外街中间,还有火烧街和关仔内街2条;在厦门港又有桥仔头市和市仔街2条。这些古街道宽仅3米左右。

年后的今天在还沿用乾隆年间街名,剩下局口街、桥亭街、菜妈街、小走马路和市仔街5条。

跑厦门城一周只需要20分钟

古厦门城很小,即便是施琅扩建后,周长也只有丈(米),成人大概20分钟可以跑完一圈。虽然厦门城的城墙绝大部分在民国时期已经拆除,但是你仍然可以沿着古城东路古城西路先锋营街北门外街公园西路石路街绕古厦门城一圈。

厦门岛和金门岛人口数量悬殊

厦门、金门像两个亲兄弟一样。岛屿的面积也差不多大。以前金门岛大一些,后来厦门填海造地多,现在厦门岛略大一些。但是人口方面金门、厦门却天差地别。金门岛仅8万人,厦门岛内估计挤了有万人了。所以当你到了金门,看到路上、景区没有什么人,也不用觉得奇怪了。

生活Tips

厦门公交线路号码中的奥妙

1-路是岛内的公交线路(不出岛)

6字头的是同安线路,

7字头为翔安,

8为海沧,

9为集美。

在岛外路线中,如果第二位数字是0、1、2、3中的一个数字,说明这条公交线路不出所在区。

如果第二位数字是4或5,表示这条线路是进出岛线路。

如果第二位数字是6、7、8、9中的一个数字,那这条公交线路就是在岛外跨区运行的线路。

第三位数字为线路顺序号。

厦门的路牌

如今厦门的路牌板式是年更新的。东西向的街道采用蓝色白字,南北向的采用绿底白字,并且标注了临近街道。路牌分挂式跟立式,较小的街巷采用挂式,主干道采用立式。后期立式的路牌更加入了底座以刊登公益、商业广告。

一些奇怪路名的由来

厦禾路是厦门市区的主干道,大家都很熟悉。它西至第一码头东至莲坂。为什么会叫厦禾路呢?

因为这条路是从厦门到禾山的公路。以前过了美仁宫(二市)就是禾山了。这种道路命名法叫做起讫点命名法。就是把路的起点跟终点挑一个字出来组成道路的名称。

这种命名法简单、明了,因此后来屡试不爽。比如大元路(大同路至开元路)、虎园路(虎溪岩至中山公园)、莲前路(莲坂至前埔)、吕岭路(吕厝到岭兜)、翁角路(翁厝到角美)、马青路(马銮到青礁)。

不过这种命名方式也会造成很多很奇怪的路名,比如“县黄路”(县后到黄厝),还好这条路后来改成了“云顶路”。

一点碎碎念

想来厦门创业的可以从服务业方向考虑,厦门的服务业非常发达,但是真正做精致的却不多,比如餐厅。

厦门房租相对便宜的地方有:翔安,房租基本在以下,电费也不高,0.5/度左右,从岛外坐公交车的时间跟岛内在路上堵车的时间差不多。而岛内房租相对便宜的有县后,马垅社,蔡塘,钟宅等。

真的想慢慢体会厦门生活,最好以步行的方式,厦门不大,一天就能步行环岛。

本文为观厦门原创整理,转载请私信本号予以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17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