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7/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魏氏是浙江最大姓氏之一,而枫桥镇的魏廉村则是魏氏宗亲的所在地。

魏氏祖先在元代从上虞清潭迁来此地定居,迄今已有七百余年,经历风霜雨雪洗礼,其间不乏赤胆卫国之士,也不缺政界、科技界、教育界、商界等仁人志士。

位于魏廉村魏家坞自然村西端的“太廉堂”因纪念南宋丞相魏杞而得名,现在成为了魏氏祖庙,魏氏祖庙最初为族人祭祖、议事之地,其中“太廉堂”三字和楹联“使才惊北敌,相业震南朝”皆为宋孝宗御赐。

那么,宋孝宗为何要赐字与魏杞?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魏杞(~),字南夫,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士,后擢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南宋隆兴二年(公元年)八月,经大臣推荐,由魏杞出使,携带宋孝宗国书前去金国谈判。

魏杞北行之前,回鄞辞别老母,母亲鼓励他“好男必尽节报国”。魏杞在去金邦路上累遭金兵刀枪威胁,甚至利刃及颈,但仍以大国使者身份,理直气壮,视死如归,直达王宫,订立了“隆兴和议”。

魏杞回朝时,金邦钦佩他的人品、学识和胆略、赠了一批金银礼物,魏杞婉言谢绝。宋孝宗赏赐他一大批珍宝,魏杞“一介不取,悉归于官”。宋孝宗赞他“卿亦太廉”,遂以“太廉堂”三字赐之。乾道二年(公元年)魏杞出任右丞相,他官位显赫并且洁身自律,始终将御赐的“太廉堂”三字挂于自己居宅以自勉。

太廉堂坐东朝西,共三进:

第一进门厅(为民国年间改建),面阔五间,明间五架抬粱用三柱七檩,后檐设戏台。次间四柱七檩,穿斗结构。

第二进中厅,面阔五间,明间五架抬粱后带双步,前槽船蓬轩,四柱九檩。前槽月梁雕刻花卉、人物图案,上置花篮状挂柱。次间设中柱,穿斗结构。中厅用材粗壮,雕刻精细,造作比较讲究。

第三进后厅,五开间,为开敞式厅。明、次间五架抬粱带前后双步,四柱九檩。梢间设中柱,穿斗结构。檐柱牛腿镂雕仙鹤、花卉图案。后厅造作较为简单。

中、后厅间以过廊相连。各进之间设天井,两侧设二层厢房,皆三开间,檐柱施雕花牛腿。祠堂具有一定规模,用材讲究,三厅皆采用青石石柱,为其特色所在。

现存的太廉堂为清晚期建筑,局部民国改建,抗战时这里还曾作为百年学府“学勉中学”的前身——忠义中学的临时校址(直至抗战胜利后学校搬至枫桥)。

年,由有识之士及周围村民集资,对太廉堂进行了第三次修整,年11月公布为诸暨市级文物保护点。

“太廉堂”传递的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崇高品质,魏氏后裔皆以此为荣。

延伸阅读:

对于南宋来说,隆兴和议与绍兴和议一样,都是一种屈辱的不平等和议。不过,隆兴和议签订之后,直到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近四十年都没有发生战事。

宋朝在宋孝宗治理之下,太平安乐,一改宋高宗朝贪污腐败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金世宗因此被后人称为“小尧舜”。

这一时期中华文明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战战兢兢事一人,匡扶社稷演丝纶。洁如寒涧冰千尺,净若秋空月一轮。待漏金门伺五夜,中书决政坐重茵。太廉二字君王赐,清白芳傅奕叶孙。

来源:枫桥镇

供稿:王加佳

审核:张幼华

赞赏

长按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