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m.39.net/pf/a_4782744.html (通水成功那一刻) 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已整整一年,想起去年8月5日受报社特派在金门见证“两岸共饮,饮水愿景”仪式,仿佛就是昨天,心情依然激动如初。特别是回看当时拍下的照片和视频时,一切都历历在目…… 1、 “两岸通水见证仪式”,鲜花、彩旗,醒目的标语,彰显庆典的气氛。年8月4日下午,我来到金门田浦村,刚过大地村,要进田浦水库时,远远就看到路边摆着欢迎“见证通水”的引路招牌,8月5日,两岸嘉宾、媒体就要在这里共同见证两岸通水,大家有久旱盼“水”的热切之情。 刚刚完成的新水库边,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布置会场。据金门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庆典活动5日上午9点正式开始。在向媒体透露庆典时间时,金门的官员一再说,两岸一家亲,同饮一江水,感谢福建泉州晋江。 “真的是大家期待的好事,得精心布置!”金门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摆花盆,负责人吴志鹏先生介绍说,摆放鹅掌藤、五彩千年木和三角梅三种花,以衬托喜庆气氛。他说,因为大家都受益,所以,摆花时格外有劲,比其它庆典活动更有积极性。 在现场,我看到整洁一新的水库口上“两岸共饮,饮水愿景”的标语格外引人注目,边上还立着“两岸通水见证仪式”的背景板,“两岸通水见证”,均表达了金门人对“同饮一江水”热切喜悦之情。 为了让更多的金门人见证、分享通水的喜悦,通水当日早上,金门县政府会组织接驳车进村,免费接村民去见证这一庆典。 据金门县自来水厂现场负责人介绍,经过两岸多年努力,年7月20日,双方完成引水签约仪式,从晋江引水就此定案。金门县从晋江新设约16公里的海底输水管线,将晋江龙湖水库之原水,输送至金门田浦水库旁的受水池,并导入净水场处理使用。 工程设计最大日输水量可达34万吨,引水契约预留扩充至每日55万吨的容量,以确保金门未来发展用水所需,同时改善目前地下水源枯竭及水库原水水质不佳问题。 这项引水工程如今通水在即,金门人就要喝上大陆的优质水了。金门人期望已久,即将好梦成真。 作为前来见证者,心情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2、 田浦,是金门岛的一个小聚落,因为大陆供水金门,田浦逐渐被外人知。 当我从金门地图上查到田浦时,发现是一个海角,我立即产生了去那里看看的强烈愿望,我便从山外车站搭车去到了那里。地方虽小,处于海角,质朴、宁静、只闻海涛声与风声,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聚落。之后,我曾多次去到这个村落,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地缘。 一到田浦,我看到了这里的观日门及镇海门。仿佛回到了泉州崇武古城,不过,这里是海岛,更加神秘、安静。我来到这里时,太阳当空照,当地居民介绍,这里是金门观日出最佳地方;然而,我在这里也拍过夕照,发现亦是美得不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旧城墙,一块、一块长条的花岗岩石垒成。城楼上,还建了木楼,显得气宇非凡。 旧城墙的墙石,田浦旧风狮爷,泰山庙香炉,民间修船用石臼都成为建材,在田浦重建工程中,许多石材纷纷出土,包括镇海门的门额石及碉堡旁的石臼。这些遗物的出土,证明了田浦历史悠久。 此次来到田浦,因前几天台风,带来了雨水,田浦水库目前蓄水量还是相当可观。但在去田浦的路上,我一路看到高粱在干裂的土里晒弯了腰,小蓄水井大都见底,不见水。 “前段时间,干得更厉害,田浦水库都快见底了。”田浦村村民陈素珍天天经过田浦水库,因种地需要水,她会留意水库里的水。“以前靠天吃饭,靠下雨种地。”她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晋江给我们水,这是多么好的事,我们每一个金门人要惜福。” 说着,她把我带到她家房屋边的那口老井边,一边打水给我品水,一边说,“这口井服务了好几代人,以前的阿兵哥一百多人,喝这口井的水,每天打水都见到井底沙子,可想我们金门多缺水啊!” 她说,她嫁到田浦村时就靠喝这口井水,因有驻军,打水的人多,常常打不到水。后来金门政府重视民生建设,接了自来水,也有海水淡化处理的水,但那有大陆的水好。 “泉州晋江的水好!”她的丈夫柯逢玉接过话说,“有这水,吃得健康!” “我祖籍地就是晋江,现在喝上晋江水,真够味!”年近六十的柯逢玉感慨道。 “福建老家人好,我们金门人有好水喝。”在柯逢玉家建房子的李增国老师傅停下手中的活对我说,他祖籍福建福州,期待福建晋江水。 金门是个小岛,位处边陲,水资源贫乏,如果遇到久旱不雨,就会面临全岛停水危机,溪和池塘会干涸。“天不下雨,花生、地瓜等农作物也会干死。” 为避免民众因缺水超抽地下水,导致金酒酿酒水质受到影响,从大陆引水便成为解决饮用水不足的主要方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3、 (采访洪双飞) “就要喝上故乡水了,真的太开心。”家住金沙镇的洪双飞是晋江围头嫁到金门的围头新娘,从她与金门人通婚到如今通水,已经快过去30年了。“我大儿子今年已经26岁了,所以,如今我们晋江的水引到了金门,在金门喝到家乡水,很自豪。” 在去洪双飞家时,在沙美村正好逢到洪双飞的公公陈聪明老人,老人家已经80岁了,听到我是从泉州来,要见证通水仪式,很高兴,他握着我的手说,“双飞是我儿媳妇,她是晋江人,我是南安人,晋江水来自南安山美水库,我们一家真正喝到家乡水了!” “你来见证通水好,我带你去找双飞。”尽管年事已高,老人家80岁竟然开着车把我带到了双飞的新房处,一路上,老人家一直为两岸通水叫好! 陈聪明老人还告别我一件旧事,说他到围头走亲戚,经过龙湖时,还亲自到龙湖看了龙湖的水,觉得那水真好! “庆典明天举行,县长鼓励大家去见证;明天若没别的事,我也要去见证!”洪双飞告诉我,这两天她的电话成了热线,大都是想采访她的记者打来的。因为故乡水就要通来了,她也特别开心,接到采访电话,她都是把高兴带给记者。 “金门真的缺水,我公公婆婆他们对缺水更有体会,如今,从我们晋江引水到金门,真是造福金门的善举。” 4、 (龙湖) 在去金门之前,我曾多次到引水之源的晋江龙湖实地走访。 龙湖,位于晋江市东南,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天然淡水湖,以其状如巨龙伏于围头半岛之上,面向大海作飞跃升腾之势而得名,水面面积达1.62平方公里,蓄水量达万吨,近几年,晋江市政府出资改造了湖岸护堤,并从南安的山美水库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引水入湖,使龙湖成了附近5个镇近30万人的饮用水源。 龙湖所处的位置并不显眼,也没有明显的指示牌。我在当地摩的工的带路下,才找到水库的其中一个入口。在其入口处竖着一块石碑,写着: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库的最外围是一片民房,穿过一片小树林,以及一条截污沟后,才到达水库的堤岸。 站在龙湖的湖岸边瞭望,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清澈的水质引来了白鹭齐飞,湖岸边的柳树直入眼眸,我绕着水库的堤岸走了大半圈,每间隔几十米,就有一块牌子写着:一级饮用水源保护,禁止倾倒垃圾、排放污染物及游玩等。沿途并没有遇到前来游玩的游客及村民,只有湖上一两艘捕鱼的小船及几个渔民。 有个渔民打了一网鲤鱼正准备上岸,水美鱼肥,该渔民告诉我,这些鱼算小了,自己曾经从水库里捕过一条70几斤的鱼。 龙湖湖床宽阔,泥沙柔软,水质甘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盛产鳖、鳗、鲈、鲫等鱼种,其中著名的“镶着金边的鳖”、“四个鱼鳃的鲈”和“粗大而强壮的鳗”被人们誉为“龙湖三宝”。 “这水好啊!”当地75岁的村民翁忠贻阿伯每天都要到湖边散步,看看水景,“你看这水多清!” “我们龙湖、金井等几个镇都喝这个水,金门乡亲可放心饮,这是好水!”翁阿伯说告诉我,为了保护这宝贵的饮用水,政府修了一条截污沟,排污进不了湖! “我们也是喝龙湖的水,这水好!”金井镇的载客摩的师蔡阿伯也对我说,嫁金门的“围头新娘”有福气,马上就可喝到家乡水了,他的女儿嫁到澎湖去,他说,女儿只有回到晋江才能喝上故乡水! 5、 (见证历史时刻) 8月5日金门晴空万里,蓝天下一片祥云。 当日早上,7点多钟,我就来到田浦水库活动现场。 上午10时许,晋江水成功通向金门。当晋江水在金门田埔水库喷出美丽如彩虹的浪花,现场的金门民众欢呼雀跃,一片沸腾。 当日的活动,在锣鸣鼓响中开始,在近三千位金门乡亲的掌声及按下通水按钮、放和平气球后划上句号。 在庆典仪式中,以创意的形式,设计了一个邮差报喜环节,表达了喜报从大陆福建频频送来。在狮舞中,双狮吐珠,展示出“两岸共饮,饮水愿景”的条幅,台下的见证的观众和媒体记者相机、手机拍个不停。 当然,相机手机拍摄最多的镜头,就是通水启动时刻,大陆晋江水在金门喷出美丽浪花时,镜头对准水库口,见证“两岸共饮,饮水愿景”成为现实。 饮水思源。在整个活动中,我听到了金门乡亲对福建泉州晋江水的赞美声和感恩声。 6、 (通水仪式上,本文作者与陈福海县长合影留念) 对于金门而言,“两岸通水见证”仪式,不仅是一个感恩与见证的盛典,也写下了两岸民生交流合作的历史新篇章。 当天上午,当时的金门县长陈福海先生在致辞中提到“两岸通水,点亮金门”,也同时启动了“金门新三通”的构想:“通水、通电、通桥”。 陈福海先生说,通水只是起步,让金门乡亲以最低成本喝到最好的水,以及持续构建多元完善的水资源,才是金门的目标。他希望今年能在通水的基础上,实现通电和通桥”,造福金门百姓。 两岸通水来之不易,陈福海先生在致词中说了好几个感恩。 因为觉得这一仪式太重要,当日早上,7点30分许,我就早早来到庆典现场时,这里已是彩旗飘飘,歌声响起,一派喜庆的氛围。一辆辆标有接驳车的大巴载着金门各小区的乡亲,赶到这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在仪式现场,沿着水库周边搭成的彩棚,坐满了近三千金门乡亲,像过节一样,个个喜上眉梢。 金沙镇67岁的陈庆虎当天早早起来,就和乡邻们一块搭来到现场。他说,他就是搭免费接驳车来的,就是自己走路,也要见证这一时刻。 “你看我们金门缺水,农作物受到严重影响。现在从大陆通水来了,谁都开心。”陈庆虎说,他的邻里乡亲都来了,大家都说好,大家都感恩! 特别是上年纪的金门乡亲,热情更高,不少老人行动不便,依然拄着拐杖来到现场。来自金城镇的郑根四老人就是其中一位,郑根四祖籍南安,已经80多岁,顶着烈阳来看通水。 “我老爸今天起了大早,一定要来,我就陪他来。”他的儿子郑先生说,在看到《金门日报》报导,老人家就要求郑先生一定要陪他来。 “通水好啊!好啊!”郑根四被晒得冒热汗,但他喜悦写在脸上,一个劲地为通水叫好。 7、 从大陆通水来金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 在见证庆典活动上,陈福海先生就讲了一个他母亲与通水的小插曲。他说,每天早上,他出门时都要跟家里90多岁的母亲相告一声。当天他出门时,跟其老母亲说,要来参加两岸通水见证仪式,老人家听了不相信这是真的,反复问他这是真的吗?大陆能通水到金门了?他告诉老人家,两岸就要通水。老人家听了很是开心。 因见证通水意义非同寻常,陈福海的几位家人也一起到现场见证。 高雄的一位吴姓老先生与妻子搭飞机来到金门,他早年在金门当兵,经历过炮战,开始他也像陈县长的母亲一样,不相信大陆会通水到金门。百闻不如一见,他想看看是否还是假,就搭飞机来了。 “几分钟大陆水就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当看到大陆引水来到金门喷出漂亮的水花,老人家高兴地说,真是造福金门的大好事。 老人感慨道,以前两岸只听到炮声,现在听到“哗哗”的水声来自大陆,不虚此次来金门见证两岸通水! 跟老人家一样,我亦不虚此行。 那天中午,我站在田浦村一户人家新建的洋楼顶上,刚刚通水的田浦水库和田浦水库边的受水池,碧水映着蓝天,放眼远去,尽是“水水”(闽南方言美丽的意思)的风光。而回头看,则能远望到围头。一衣带水,两岸同饮一江水,果然好梦成真! (陈福海县长激情留言) 因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我亦对金门多了一份感情,与人提到金门,我总会说,在金门,我见证了两岸成功通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75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