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0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与此同时,解放战争还远没有结束,东南、西南的大片地方,还盘踞着大量国民党军队。

20多天后,年0月24日,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幸福中时,在祖国东南沿海,一场鲜为人知的渡海战役悄悄打响了,就是解放军进攻金门岛的战役。从年0月24日晚上9点开始,到0月26日晚上基本结束,2、3天时间里,太多意外发生,是解放战争史极其煎熬的3天时间。总之战役结果是,我军不仅没有拿下金门岛,反而自身付出惨重代价,第一批登岛的名官兵(含余名船工、民夫),除了约0人被俘,其余约人全部阵亡,无一人生还。这是解放战争史上的一次严重失利。战斗结束后,负责组织渡海作战任务的第0兵团司令叶飞曾说:“指挥员尤其是我的轻敌,是金门失利最根本的原因。”这次战役的失利,之所以让人心中意难平,不仅是因为这是我军在建国后一次罕见的失利,更重要是因为,造成我军失利的主要原因,不是别人,而是自身的多重失误。直至今日,回想起这次战役,依然令人惋惜和痛心。简单来说,这场战役失利主要有三方面原因,贯穿其中的关键词是两个字:轻敌。年阅兵仪式其一,作战计划显得些许随意和草率?当时三野第0兵团顺利攻占厦门之后,按照当时情况,整体局势有利我军,所以近在咫尺的大小金门岛,似乎显得“唾手可得”。因而,第0兵团指挥员,立即对下辖的第28军下达了进攻金门岛的命令,但此时的28军是什么情况呢?首先,军长在南下的时候因为身体不适(胃病),留在了福州养病,其次,参谋长早在之前就被调走了,所以28军的军政主要指挥官都不在前线。因此不得已情况下,28军副军长接过了这个担子,而他能调拨的兵力也很有限:28军下辖的83师留在了福州,84师两个团被派到闽北剿匪去了,另还有82师、84师的两个团奉命继续南下,也就是说,第28军在一个省,被拆成了3部分,剩下能用来渡海作战的主力部队,只有82师。最后,实际渡海的多名官兵,是来自第0兵团的不同建制的2个军的4个师(团):分别是第28军第82师、84师25团,和第29军的85师、87师各一个团。不同建制部队一起打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个镇得住的前线指挥官,但这么重要的位置,最终不得不交给了第82师师长钟贤文(不幸的是,当战斗打响后,钟师长也不在战斗现场)。而他直到战争快要打响时,才知道自己还要指挥29军的两个团,在此之前,他甚至没见过他们,总之,这些人算是临时被硬并到一起,显得十分草率。为何第0兵团当时对金门战役显得如此“漫不经心”?当然,并不是我军不想认真打,而是有客观因素导致。一方面是因为,情报显示驻守金门岛的敌军兵力很弱,且无大规模工事,我军判断攻岛难度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兵团指挥员当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接管厦门上面,毕竟厦门是个通商口岸,一旦出现乱子,后果很严重,所以金门岛战役才显得“不受重视”。如此草率组织起来的部队,即使放在我军擅长的陆地作战中,也会有些难打,况且是28军并不熟悉的渡海战役。真到了海上之后,指挥官无法有效指挥不同建制的部队,导致实际作战的时候,部队无法得到有效统一调度,这是金门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缺乏渡海作战经验,严重缺船、缺船工,不了解潮汐规律、渡海作战的关键一个步骤就是登岛,但当时由于缺乏经验,简直是难如登天。当时渡海的多名官兵里,有许多山东人,他们有些在来福建之前,甚至没见过大海,因此一到海上就陆续出现晕船等各种身体不适。而且出海后,因为天气等各种客观原因,船只队形也被完全打乱,靠岸都是很大问题,官兵不会操控船只,只能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船工身上。而好不容易靠近金门岛时候,他们遭到了岛上炮火的猛攻,几百条船成了“活靶子”,船工们由于害怕,且语言不通,各种手忙脚乱中,无法有效实施解放军发出的登岛指令。于是,预先指定的不同船只对应不同登陆点,已经无法有效实现,许多船只为了靠岸,趁着涨潮往纵深冲进去,导致退潮的时候,很多船只搁浅在沙滩上,从而耽误了第二批官兵的渡海。这些都是由于我军指挥员,事先对于渡海作战没有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在自身缺乏渡海经验的前提下匆忙出战导致,总之战斗一打响,我军就不幸处于劣势一方。2、其实,本来兵团指挥员制定的作战方案,是0月20日出发的,但最后却是24日出发,原因是因为严重缺船,以及开船的人。对于渡海作战而言,“有兵无船,等于无兵”。当时国民党退到台湾之后,许多渔民不了解解放军,很多都弃船逃跑了,有些甚至把船藏了起来。前线指挥官82师师长钟贤文,因为找不到足够的船和船工,急的团团转,总之,要么就是有船没人,要么就是有人没船,所以直到20号当天,也还是严重缺船的状态。后来,好不容易凑齐了船和船工,结果语言交流又成了问题,官兵大多听不懂闽南语,本想学习一下开船技术的,但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于是只能赶鸭子上架,直接硬上了。原本需要至少条船,最后多名官兵,凑够了条船就出发了,而且粮食和弹药也只带了三天的量。因为船不够用,因此本来打算的是,第一批船去了之后马上返航,再接第二批官兵出海。结果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是,第一批去条船都没有预期返航,有些被击沉了,有些搁浅在金门沙滩,还因为许多船工不幸牺牲在了战场上。其三、对敌军的情报收集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在战斗打响前,情报显示驻守大金门岛的,是敌军第22兵团第25军和20师,以及第5军师和66师。当时我军指挥员判断是:这些部队基本都是近段时间重建起来的,战斗力很弱,况且岛上的工事不多,因此说明,蒋介石对于金门岛是不打算死守的。但实际上,当时胡琏的第2兵团,“正在海上徘徊”,目的地就是金门岛,当时我军情报部门也及时发现了胡琏兵团的行踪,只不过后续出现了失误。当时,我军截获了一条胡琏发给蒋介石的电报,内容是胡琏请求第2兵团返回台湾。收到这条情报时,我军判断,这说明胡琏并不想去增援金门,所以我们必须趁着胡琏还没到达金门岛,立即抢滩登陆占据上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条电报之后,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电报,就是蒋介石给胡琏的回电,正是这条电报成了“漏网之鱼”。蒋介石回电内容是,要求胡琏兵团火速增援金门并严防死守。后来,等到我军情报部门,发现胡琏兵团确实有增援迹象时候,战争已经是蓄势待发、无法挽回,兵团指挥员遂下令,作战计划不变,与胡琏兵团硬拼必须抢下金门岛。这本来是挽救战役失利的最后一次机会,不过,随着指挥员的下令,战斗已经无法停止了。0月24日2时30分,近只木船搭载着第一批多名官兵,浩浩荡荡出发了,冲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按照原定计划是,各个船只在海上汇合,然后一起登岛,但实际情况是,船只刚一出海,战斗序列就完全被打乱,失去了统一调度。木船只能借风行驶,而航行途中,风向突然改变,北风变成了东北风,所有船只航向发生偏移。当时正是深夜,各个船只又相互看不见,通讯工具步话机,因为夜晚使用时有声响,因此被严格限制在少数团指挥员才能用,导致许多船只失去联络,只能各自航行。从凌晨点半开始,没被击中的船只开始抢滩登陆,他们顶着敌人的炮火,冒死往岸边靠拢,团、25团、团等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但到25日天亮时,基本都已经抢滩成功,并及时与指挥所恢复了联系。然而,就在指挥所人员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个更加致命的失误出现了,就是82师的指挥员竟然没有随队出海,也就是说,登岛的各个部队当时并没有统一的战场指挥。这在战场上是非常忧心且致命的短板。当然这里要解释一下,他们之所以没有第一批出海,是因为当时因为船太少,他们不得已把船让给了部队,但他们本预想的是,第一批船去了马上回来接他们,来回也就几个小时的事情,妨碍不大,后来发生的事情他们也没料到。总之,第一批登岛的几千名官兵,没有统一调度下,只能靠自己与敌人硬拼。但是,岛上敌人有飞机、有坦克、且武器弹药充足,而我军在登岛的时候,因为许多船只被击沉,弹药也随之沉入海底,因此我军伤亡可想而知。0月26日,胡琏亲自去到了金门岛指挥战斗,同时我军第0兵团政治部主任,也亲自来到了28军前线指挥所,并下令85师师长继续组织部队出海,但后来因为缺船,而不得不撤销了作战指令。更重要是因为,此时前线的炮火声已经基本平息了。第一批出海的多名官兵和船夫,人阵亡,被俘的许多官兵里,有些被关进了监狱(少数后被遣返),有些则被秘密处死。战斗结束后,第2兵团指挥员叶飞,乃至三野的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粟裕,都主动承担了战斗失利的责任。金门岛一战失利造成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战斗结束后,蒋介石说,台湾安全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86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