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读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新书《金门战役纪事本末》感触颇多。此书回答了我多年的一些疑问,也重新唤起对当年英勇作战的我军将士的崇高敬意,和对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更多的期望。

金门战役登陆作战前夕,萧锋所辖第二十九军参战部队召开誓师大会。大会主席台两侧的对联写着:肃清残敌解放金门,做好准备再立大功。

我最初知道“金门战役”失利是在上世纪50年代。那时我在公安部队政治部青年部任干事,一度负责保管文件。从收到的秘密文件中得知年10月24日至26日,我军曾发起渡海登陆金门的战斗。此战极惨烈。总参选登此战例,意在让我军指挥员吸取渡海作战失利教训。文件不长,只供团职以上干部参阅。我当时是中尉,因管文件得以浏览,事涉机密,从未和人谈论此事。

看到这部60万字的《金门战役纪事本末》,我才知道此事解密了。从书后的参考书目获知,年以来大陆已出过9种讲述金门战役的书,但有些是内部出版,我都未读过。我感到这是一本总结金门战史的权威性著作:史料详尽、视野宏阔、梳理精细、求实公允、纪念英烈、总结教训,可传后世。此书全面深入推进了金门战役的研究,史论结合,对过去一些著述中的偏误、作了辨析探讨,新见颇多。对一般读者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军事纪实读物。

金门战役登陆作战前夕,第二十九军八十五师团干部召开作战会议前合影。前者为政委陈利华,因登岛后弹尽援绝被俘、遇害于台湾。后排左起第一:团长徐博,登岛后弹尽援绝,潜入山中多天,被捕押往台湾杀害。左二:3营教导员季伯明。左三:团政治处主任张茂勋,幸存者,后重建该团时任团政委。左四:团参谋长王剑秋,登岛后牺牲。

作者萧鸿鸣、萧南溪、萧江是金门战役前线总指挥萧锋将军的后人。他们历时十年,实地考察、广搜资料、五易其稿,初稿有百万字,实为心血之作。这部书写出了参战各级指战员的群像,写活了萧锋将军的军事生涯——他是毛泽东秋收起义后从井冈山红一军团带出来的一员虎将,一生打过场胜仗。金门战役时他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二十八军代军长。在这场由兵团首长下决心进行的渡海作战中,他指挥的部队失利了,损失惨重,刻骨铭心。这部书对叶飞、萧锋等指挥员战前、战中、战后的心路历程有仔细的记述,既客观全面,又真实深刻。

这部书记述细致深化,战争场景历历重现。书的“弁言”有11篇专文论述金门战役的方方面面。书分7章,用纪事本末体,按时间顺序讲述金门战役的背景、经过、延宕、影响。本书广泛搜集双方当事人留下的大量珍贵资料,形成全景式记述,不少材料为首次披露。如我方有中央档案馆解密档案29份,解放军档案馆解密材料11份,萧锋手稿9部,其他人手稿7份。还广泛参考两岸公开发表的相关著述61种。既讲述了我军英勇作战、面临绝境、拼死一搏,也讲述了战时种种为难之处、战后的深刻反思及参战人员的历史遭遇。书中对国民党军队的种种记述,此前罕见。如讲述登陆作战第三天,我军失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军指挥官胡琏却带着部属到曾被解放军攻占的古宁头阵地考察,要他们见识见识自己的老对手是如何带兵的,为什么登陆抢滩后,无后援水米未进,却能“一个人要对付我们好几个人”……

这部书回答了关心金门战役、台海局势的读者的众多疑问:在解放战争中,我军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为何在对金门岛登陆作战中会失利?失利的具体原因何在?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此时为何能守住金门?我军此战失利后总结了哪些教训?对后来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年)、一江山岛(年)及我军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好的影响?参战敌我双方人员后来的历史遭遇如何?为什么金门战役一直延宕?此战役对台海局势有何影响,为何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关键转捩点……这本书中都有详尽的回答。读完此书人们会思考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应追求和平发展,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

本文刊发于年4月5日北京日报阅读版古都热风老广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90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