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 宋称“嘉禾屿”,属泉州府同安县嘉禾里。元立“千户所”,明为“中左所”。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据厦设“思明州”,民国元年改设“思明县”,脱离同安县,后升为“思明府”,二年废府仍为县。“鹭屿”、“鹭门”、“鹭江”,则是地形、江名、禽物,皆与白鹭有关,故名。“厦”与“下”,在漳泉厦,闽南话无论文读或白读,话音的声、韵、调都一致。因此厦门的“厦”是由“下”演变的:由“下门”变为“厦门”,是文人雅化的。人们习惯把北部叫“上”,南部叫“下”;闽南人还习惯把北方人叫“北顶(上)人”;把南方人叫“下南人”。连接“门”为门户来说,可谓“厦门”是“福建南部的海上门户”。年厦门正式设市,成为福建省设立的第一个市。 2思明区在厦门岛南部,北与湖里区毗邻,西临鹭江,东、南邻海,西南隔鹭江米有鼓浪屿,总面积74.55平方公里。因明末清初郑成功据厦抗清改中左所为思明州,寓有思念明朝之义,且民国初年曾设思明县,故沿用为区名。年5月实行区划调整,原开元区、思明区、鼓浪屿区合并成立了新的大思明区。 3湖里区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位于厦门岛北部,三面临海,南邻思明区,西濒厦门港西港,北隔海有多条通道与集美区相通,东至高崎国际机场。面积61.4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4公里。地名源于湖里自然村,传说古有湖泊,其周边山体环抱,酷肖飞凤,因名凤湖,又以洼地刺竹丛生,名竹坑湖。后来湖水干枯,人们在湖上填土建屋,把社名叫湖里。未设置湖里区之前,这一片土地属厦门市郊区禾山乡。年7月,撤消厦门市郊区,厦门岛北部增设湖里区。 4集美区集美区位于厦门市西部,有多条通道与厦门本岛相连,东北与同安区接壤,西北与漳州长泰县交界,西南与海沧区毗邻,海岸线长约60公里。辖区总面积.79平方公里。地名源于集美村,年以前是隶属同安县,居民渔民兼丰。由于同安县最大的河流东溪至石浔入海,以下的广阔海湾称浔江,其西岸延伸至此已经是末尾,因此这个村庄得名尽尾或浔尾,集美是由尽尾、浔尾闽南方言白读谐音而来的雅称,此名始于明朝。于年划归厦门市管辖,设集美(乡)、后又改为集美镇。年厦门市郊区更名为厦门市集美区。 5海沧区海沧区位于厦门岛西面,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带,经海沧大桥与厦门岛相连。南临九龙江入海口,西接龙海市,北与漳州市长泰县接壤、集美区相连,东与厦门岛隔海相望。总面积平方公里。年8月原杏林区除杏林镇以外的辖区更名海沧区。海沧二字定名的缘由:海沧镇唐宗始为海滨聚落,三面环海,故以海为名,初称海口,后改海沧,又作海仓,有临海富裕之意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 6翔安区翔安区在厦门市东部。东北与泉州南安市交界,西南与同安区接壤,南通过翔安隧道与厦门本岛连接,与金门隔海相望,海岸线长达75公里。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翔安区属焉。清乾隆四十年(年)析同安县的翔风(含今天的金门县)、民安、同禾、长兴等四里置马巷厅,辖地相当于现在翔安区的范围,辛亥革命废厅又归属同安县。年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从同安区析出马巷、新店、内厝、新圩、大嶝5个镇和大帽山农场,同年10月19日正式成立翔安区,以清代所属翔风里、民安里各取一字作为翔安区名。 7同安区在厦门市北部。东与翔安区接壤,南隔同安湾与湖里区相望,西南与集美区毗邻,西北接长泰县,北靠安溪县和南安市。总面积.59平方公里。年析嘉禾里置思明县(厦门岛、大小金门岛)。年析翔风里浯洲(金门岛)、烈屿及大、小嶝岛置金门县。年划集美乡(今集美街道)归厦门市。年划灌口区12乡(今灌口镇)归厦门市(其中金山、锦宅2乡归龙溪县)。年,同安县改名为区,以境内有个同安寨,取“百姓求同安共乐”之意,故名。年,同安区析出东部5镇成立翔安区。 厦门手绘地图整理 《厦门手绘地图》及《寻找老厦门》北京白癜风哪里好白癜风在线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