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 http://m.39.net/pf/a_5522603.html 来源:酸奶哥职场漫游指南(YogurtBrotherSean) 1.初识Olga 第一次见Olga是去年的11月。户外品牌Timberland召集年的创意比稿,我当时在数字广告公司Verawom做策略合伙人,也被邀请了。 客户没有给书面的brief,那一天是品牌总经理来给我们做口头介绍。 这个品牌总经理,就是Olga。 她走进来的时候,第一印象是高,而且瘦。走路带风,但是判断不出年龄。 这个briefing的会,和我以前参加的大不相同。并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的PPT给我们讲品牌定位、历史资产,也没有无聊死板的Word文档来阐述MarketingObjectives(市场目标)。Olga一个人撑起了整场会。 整场会她都在给我们讲“踢不烂”的故事。 来开会前,我是看过那一条“真是踢不烂”的广告的。 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震惊了: 这真的是一条品牌视频?这不是网友恶搞? Timberland,真的把“踢不烂”作为品牌的中文名了??? 好笑加惊奇之后,我开始认识到这条片子的力量。它展现的那种勇敢、真诚、坚持的精神,配上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旁白文案,还有如同海风般美妙的配乐,让我沉迷、感动。 然后我发现,“踢不烂”这个看似玩笑的中文名,放在这里朴实大胆,天衣无缝。 Olga说,这条片子筹备了10个月。 年底的时候,她从台湾Timberland调到上海任职。当时Olga已经为这个品牌工作了九年,负责过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的市场。她是Timberland亚太区表现最好的总经理:她任职过的市场品牌业绩都有3-5倍的增长。所以老板决定让她来中国大陆。因为这里的Timberland已经跌到谷底:品牌力弱、产品价格太贵不好卖,经销商的库存有十几个月,很多人都想要退出不做了。 Olga决定从品牌力入手。Timberland之前投放的广告都是国外直接拿来的,中国人看不懂也不喜欢。需要找一个中国本土的广告公司,拍一条中国消费者喜欢的片子。 她找到了本土创意热店W的创始人李三水。 但之后折腾了半年,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方案。 “我很保护他,给他自由,但是他提的很多idea太反传统,太大胆了,亚太区一直都通不过。” Olga和李三水坐下来重新讨论。Olga想起来,台湾的消费者会叫Timberland“踢不烂”,因为谐音,也因为“我们的鞋子就是踢不烂啊”。 可不可以用这个idea? 李三水眼睛发亮:很好啊!我们就用这个名字,讲踢不烂的精神好了。 Olga说,其实她自己在很多场合跟经销商、合作伙伴都拿这个名字讲笑话,但从来没想过要把它用在广告里。 李三水的热烈响应,让Olga确信这是个好主意。因为Timberland这个英文名字,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实在太难发音了。而原本正式的中文名“添柏岚”,毫无个性。“踢不烂”好读好记,还有非常正面的联想。 更要紧的是,它本身就来自消费者。 这的确是一个里程碑,但并不等于之后就一帆风顺。视频脚本通过了测试,但选定的罗景壬导演坚持要陪孩子过完暑假才能拍片,于是一直拖到8月底。这时旺季都快要来了。 到了9月份ACopy(视频第一个版本)出来,看的人都傻眼了。因为原来的脚本设计,是没有旁白的,只有画面。测试的时候没问题,但是现在,所有的人都说看不懂。 导演和李三水觉得,一定要加旁白。 Olga就要求李三水当场写文案。“趁我们亚太VP在,可以当场通过啊!” “他的确很厉害。”Olga说,“十五分钟!真的当场写出来了!” (Olga在“监工”李三水写文案) (十五分钟后文案当场通过,合影庆祝) 接下来,亚太的VP亲自动手,把原本超长的片子硬是剪成了2分钟,分成四个部分。因为这样更清晰也更好理解。画面剪辑好了再配文案、再配音。 这个时候,感觉没有空间发挥的导演已经疲倦了。所以后期的工作,多数是那位亚太的VP与李三水团队一起完成的。 这么一个磕磕碰碰各种不顺的过程,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Olga说,年10月24日,这条难产的片子才终于可以投放。此时离双十一还不到一个月,而她手里只有万媒体预算。 “我真的害怕万连个水花都砸不出来。”Olga说。但是在四天后,也就是10月28日,她去探访北京的Timberland专柜时,被长久不见的热闹场景震惊了。 人头攒动,大批的年轻人涌到Timberland专柜试穿大黄靴。 万媒体预算的确不多,但“真是踢不烂”的传播性超乎想象。 而且,因为专柜也有屏幕可以播放这条视频,很多人路过时也被吸引进来的。 Olga说,她站在店里,看着一对年轻情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完整个视频,并且在最后跟着旁白一起念:“真,是踢不烂。” “我感动得都快哭了。” 广告播放的当月,经销商同店同比增长率,从-20%变成了+30%。 而之后的全年,Timberland大黄靴销量是去年的两倍多。 更惊人的是在双十一当天,Timberland在天猫销售超过一个亿,是品牌所在集团第一个双十一突破一亿的品牌。 Timberland中国反败为胜。 2.朋友圈里的Olga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最终没有参加Timberland的比稿。但Olga讲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过很多所谓刷屏的创意,但能对销售产生如此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凤毛麟角。 在消费者时间如此碎片化的今天,想要获得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