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地, 雄镇海门关。 美酒醇且香, 古厝草木深。 在深情地赋诗一首之后, 我们一起来聊一聊金门, 那个除了高粱、菜刀和海鲜, 还有不可思议的深深坑道, 古老的村落和“风狮爷”的美丽小岛。 只有登岛之后才发现, 这个小岛上的一段段往事并没有如烟飘散, 而是印刻在红砖老屋里, 回荡在青石板路上, 当你登高望远时不禁会迎风感叹 原来这个小岛离我们“那么近”却又“这么远”。 那些年, 我们“厝”过的美好 水头古厝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水头富,无水头厝”。意思再明确不过,即便你像水头人一样有钱,也不一定能够盖得了这样的房子。可见,金门人对水头古厝的骄傲溢于言表,而这骄傲却又远远地超越了建筑本身。当早期外出经商的侨民,纷纷侨汇回乡盖楼建舍,这座滨海村落在绵长的岁月中将这闽南古厝的秀逸雅致与西式洋楼的精巧瑰丽留住了往昔的繁华。 来到水头聚落,远远便看见了传说中的古洋楼——得月楼。矗立在闽南式建筑群中的得月楼显得格外抢眼。即便是一座用来警戒及防御盗匪的枪楼,也要被赋予“近水楼台先得月”这般诗情画意的意蕴。 在水头黄氏家族所盖的洋楼中,以黄辉煌洋楼最为壮观,洋楼正立面有小狮与天使像,其余包括孔雀、卷草、花鸟、大象、蝴蝶与正面梁枋双龙抢珠的剪黏等泥塑都是出于金门匠师之手。 那些年, 我们“厝”过的美好 明遗古街 中国最不乏的就是老街古镇。看似千篇一律的古街,实际上各有各的故事。明遗老街位于金门城北门外,相传在明太祖时期即已开辟,年的历史便浓缩在了这古街房舍的砌法之中、街头街尾设隘门之间、洪武年间铺设的青石板之上。当时这里不但为交通要道,也是货物交易的地方,更是农产、鱼产及各民生物资赶集的重要场所,想想就繁华无比。套用陶公的话,正可谓“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斗转星移之间,曾经的热闹景象虽已不复在,青石板街,沿着着古人的印迹漫行,看着红石砖古屋上的对联和大红灯笼,依稀可以遥想当年这里各种叫卖声杂织的热闹。一眼数百年,当你漫步古街,踏过的便是往昔峥嵘岁月。 登岛? 你只能“顺其自然” 建功屿 若要论起金门的热门之地,怎能落下“傲娇”的建功屿呢?涨潮之时,它孤傲地在水一方。待到退潮之时,方能一睹片刻芳容。在潮涨潮汐之间,想要登岛,绝对需要“顺其自然”。毕竟,一个不小心没算准潮汐时间,怕是要来一场难忘的“鲁滨逊漂流记”了。 建功屿最最迷人之处便是质朴地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精致。或许正是因潮汐而产生的有限时间才让这无限的空间显得弥足珍贵。退潮啦!别着急,你只有三个半小时的时间尽情放飞自我。由于周围都是泥沼浅滩,泥滩上尽是虾蟹踪迹,冬季时则是候鸟最爱的觅食区。这一段短短的登岛步道,总能轻易地令人忘却时间的流逝。芬兰艺术家马克·卡萨格兰深深感受到了在金门,人与自然的密不可分,如同“女娲造人”般创造了守护堤岸的“牡蛎人”,与南来北往的旅人一起感受潮起潮落,人来人往的热闹与孤寂。 就爱这满满的 “金门味” 小食大做 来到金门,海鲜自不必说。阿芬家的海鲜,蚵嗲之家的蚵仔面线都是众所周知的美食打卡地。若要说起有别于台湾夜市的金门滋味,还得尝尝金门酒厂旁那间有点隐密的叶氏酒酿蛋。金门高粱酒酿煮茶叶蛋,于茶香中带有甘甜的酒香。热情的老板总能把金门高粱酒的历史说得绘声绘色。吃蛋听故事,这样的味道才够“金门”。金门蛋狗,在当地也算是“名镇一方”!隐密的小店往往藏着美食。蛋狗其实就是葱油饼加蛋加热狗。然而,饼脆蛋香包裹着热狗,不同于台北夜市的“大肠包小肠”,在“变奏”的金门蛋狗中,找到了一份在地的质朴之情。 就爱这满满的 “金门味” 呆萌吉祥物 在金门村落的入口处、村庙周围、民宅边或是水池旁,都放置形态各异的石狮。别看它们长得呆萌,却长久地守护着金门,镇风辟邪、保宅安民。它,就是百兽之王的风狮爷。 就爱这满满的 “金门味” 入金证与入台证的区别 对于大陆居民而言,金门可以办理落地签。入金证只能到金门、澎湖以及妈祖,不能去台湾本岛。而入台证除了可以去台湾本岛,还可以去台湾所有的外岛(包含金马澎)。此外,入金证除了47个开放城市户口的人,福建全省和海西特区的居民都可以办理。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中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