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主題一、官話拼音史 第一篇、郵政式拼音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下一站,廣州塔。ThnxtstationisCantonTowr.可換乘APM綫。ThintrchangwithAPMlin.」 「下一站,係本次列車嘅終點站:廣州塔,可換乘三號綫。ThnxtstationisCantonTowr,thtrminalofthisjourny,thintrchangwithlin3.」 廣州塔站 坐过广州地铁三号线和APM线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广州塔的英文是「CantonTowr」。 綠植遮掩下的「小蠻腰」 在广州塔落成之前,其英文名使用的是「GuangzhouTVSightsingTowr」(广州电视观光塔)。年经政协委员建议,广州塔的正式英文名使用广州的传统称谓,即「CantonTowr」。 由廣東省城廣州漢民路寄往英國倫敦的信件,其中漢民南路(現北京南路)以粵音拼寫「HonManRd.S.」。年11月1日由廣州寄英國航空封,封上正反面均銷廣州第7支局中英文「CANTONS.O.No.7」三格式日戳。由集郵愛好者延陵牧星收藏。 「Canton」是广州的传统外文名(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也是它的「郵政式拼音」——即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一个重要的人物和一本著作。 馬禮遜與《華英字典》 鸦片战争前的大清,只设广州为通商口岸(西方稱之爲CantonSystm,中文是『一口通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商品倾销,中国国门渐开。 苏格兰传教士「馬禮遜」(RobrtMorrison,自译中文名为「馬里臣」)为帮助西方人士学习中文,在广州编写了《華英字典》,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厂所印制,于年至年在澳门陆续出版。 我係Morrison 《華英字典》封面 華英字典,或称《中國語言字典》(ADictionaryofthChinsLanguag,inThrParts或MorrisonsChinsdictionary),是世界第一部英汉-汉英的对照字典和中国境内最早使用西方活字印刷术排印的第一部中文书籍。 部分內容截圖 此书采用了官话拼音,字典内更附有粤语广州话和官话的音节对照表,亦为中国近代语音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书名ADictionaryofthChinsLanguag,如有兴趣可在后台私信获取。) 郵政式拼音 自晚清以来,由于各行各业洋人使用各种文字拼写中国的地名,形成“人各异式”的状况,给海关、电报、邮政等造成不少麻烦,统一和规范罗马化中国地名标准势在必行。 于是,由各方组成专门委员会,在年春季于上海举行「帝國郵電聯席會議」,通过并使用一套适用于中国地名和电报站的罗马化拼写系统。这种俗成为「郵政式拼音」(Postalromanization)的标准化地名拼写系统,从清末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在邮政,海关,电报,地图和各种涉及中国地名拼写的中外出版物等广泛应用。 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决定,基本上以「翟理斯」所编《漢英字典》(AChins-EnglishDictionary,年上海初版)中的罗马(拉丁)字母拼写法为依据。《漢英字典》所用的拼音实际为「威妥瑪拼音」。为了适合打电报的需要,会议决定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例如送气符号等)。 那麼: (1)「翟理斯」是誰? 翟(zhái)理斯(HrbrtAllnGils,-),汉学家、曾任英国驻华外交官。他修改了威妥玛建立的汉语罗马化体系,形成了威妥瑪拼音(Wad–Gilssystm,习惯称作威妥玛或威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年出版《漢英詞典》。 沒錯,翟理斯就是我 翟理斯《漢英字典》封面 (2)什麼是送氣符號? 送气(Aspiration),语音学概念,指某些阻碍音在除阻时所伴随的强烈的空气喷吐。 举个例子,「滩」tan、「单」dan两个字,念「滩」字时可以感觉到掌心受到气流的冲击,念「单」字时就没有这些现象。 那么「滩」字的声母t就是送气音,「单」字的声母d则是不送气音,此二者在国际音标中分别为[t?]和[t],这个右上角的小「h」就是送气符号,在罗马化拼写中用「‘」表示,以威妥玛拼音表示分别为「t‘an」和「tan」,邮政式拼音合并为「tan」。 同理,「开」kai[k?ai]的声母/k?/是送气音,「该」gai[kai]的声母/k/是不送气音,以威妥玛拼音表示分别为「k‘ai」和「kai」,邮政式拼音合并为「tan」。 「猜」cai[ts?ai]的声母/ts?/是送气音,「哉」zai[tsai]的声母/tsai/是不送气音,以威妥玛拼音表示分别为「ts‘ai」和「tsai」,邮政式拼音合并为「tsai」。 具體規定 邮政式拼音规定,广东以及广西、福建一部分地区的地名,一律按当地的方音拼写。 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继续使用邮政式拼音,因此它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拼写中国地名时最常用的系统。 以下部分资料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年出版的《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提供。 民國珠三角地圖。圖中的Hungshan(香山縣)在年4月15日爲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爲Chungshan(中山縣) (1)粵語地名(當時根據廣州話拼寫): (2)潮汕話地名:潮州Tochw、汕頭Swatow (3)客家話地名:豐順Fungshun、大埔Taipu (4)閩南語地名:泉州Zayton(刺桐)、金門Qumoy 年帝国邮电联席会议统一地名拼法以前,有一部分通商口岸已经有了拉丁字母的习惯拼法,这部分地名保留不变。例如福州Foochow、廣州Canton、廈門Amoy、鎭江Chinkiang、煙台Chfoo(芝罘fú)等。 官话地名則有: 廣東Kwangtung、廣西Kwangsi、福建Fukin、江蘇Kiangsu、浙江Chkiang 北京Pking,天津Tintsin,濟南Tsinan,南京Nanking,青島Tsingtao,蘇州Soochow,成都Chngtu,重慶Chungk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年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后,邮政式拼音作为中国大陆地名的音译标准仍然在国际上通行,直至联合国于年起正式改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大陆地名。 如今 不少著名企业和历史悠久的学府仍然保留旧有的名称,如青島啤酒TsingtaoBr、貴州茅台KwichowMoutai、中華牌鉛筆ChungHwa、北京大學PkingUnivrsity、清華大學TsinghuaUnivrsity、蘇州大學SoochowUnivrsity。 但此处说明一点,「Tsinghua」不是最规范的邮政式拼音,因为在威妥玛拼音中介音u,邮政拼音中大都写为w: 清華威妥瑪:Ts‘inghua郵政式:Tsinghwa清华大学内的邮政局所名称为「清华园Tsinghwayvan」,至于校徽为什么不沿用「Tsinghwa」,我也深感疑惑,不过可以凭此一窥邮政式拼音的混乱之处。 国内一些机场所用的IATA代码也仍然是以邮政式拼音为基础,如北京首都機場PEK(Pking)、天津濱海機場TSN(Tintsin)、廣州白雲機場CAN(Canton)、南京祿口機場NKG(Nanking)、桂林兩江機場KWL(Kwilin)等等。 (IATA:IntrnationalAirTransportAssociation,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好,邮政式拼音就先简单介绍到这里了,下一期我们将介绍威妥玛拼音,并把邮政式、威妥玛拼音和汉语拼音做一个对比,敬请期待。 參考文獻 [1]史定国.我国地名拼写国际标准化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04):-. [2]凌建軍.郵政拼音PostalSpllingSystm[EB/OL].新浪博客,-12-11 文案 陳知隱 编辑 陳知隱 图片来源 网络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tq/86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