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版权信息:本文录自作家郑妙玲女士散文集《命运的交集》,由作者授权转载

原标题:看海的老人

郑妙玲

许叶,惠安人,是惠安石匠郑生财的遗孀,年的时候八十六岁了。

摄影:刘波

《东南早报》曾刊发了许叶的头像。她头上戴着一块惠安头巾,满脸皱纹,满面沧桑,泪水挂在眼角,混浊混浊的,这是一个一辈子都在盼望大海对面的丈夫能够回家的惠安老人。

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见到许叶老人,我的心就好象已经来到她的身边。她的形象,她的人生经历和外婆完全一样,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想要走近她、认识她,甚至是安抚她的愿望。

许叶的丈夫郑生财和乡亲郑赞成、张赞南、郑元良等人一起从厦门到金门。经历是一样的,以为只有40天的工期,结局也是一样,都回不来。“八二三炮战”后,金门百姓过着十分惶恐的日子,很多的人员、单位、学校都分批转移到台湾。许叶的文夫郑生财因为独自一人在金门没有牵挂,于是也从金门辗转去了台湾。金门的惠安老乡只知道他去台湾,具体情况却一无所知。

从此郑生财与留在金门的石匠失去了联系。

许叶老人是最让我揪心的一个。我一直无法忘记报纸上她的眼神和期盼,直到现在。

在走访惠安五峰村(另外一位滞留台湾的后人)的时候,我们曾来到惠安东岭一带寻找许叶,但没能找到,后来通过惠安五峰村委会等一些朋友的帮助,才得以顺利找到许叶老人。

来到东岭,村委会的一位女干部已经在那里了。我们来到东岭三村下村,先到郑炳山的家里,一进家门才知道许叶是郑炳山的伯母。郑炳山的爷爷郑赞成也是当年滞留金门的惠安石匠,郑赞成的徒弟张赞南那天刚好从金门打电话回来,自从郑炳山找到了爷爷的徒弟张赞南后,两家人的联系更密切了。

对郑炳山的访谈结束后,我们来到许叶家,还没进屋就看到一个老人,她颤颤巍巍在家门口张望。这样的形象就像早年外婆倚在门边盼着我们到来的样子,还没进屋,我的心就温暖了起来。

许叶老人对着大海一辈子望眼欲穿的样子早就嵌入我的脑海中,因此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感觉是那么地熟悉和亲切,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她的痛,那种经过漫长等待的焦虑。许叶老人知道有人要来看她,我们一进屋的时候,我看到她眼里都是泪水。可能每一次外人的到来,对她来说都带来新的期望,希望我们可以为她带去丈夫的消息。可能是太过激动,在我们刚刚走进她的家门的时候,她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我们赶紧扶起她,还好没有什么大碍,喝了一口水就恢复正常。

许叶老人的耳朵有些重,毕竟年纪大了。不知为什么面对这样的一个老人,就忍不住地想起当年我的外婆,和她一样慈善,和她一样苍老,和她一样有过撕心裂肺的盼望。当年26岁的许叶从丈夫去金门后就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好在村里的生产队对她一直都有照顾。许叶老人和外婆有些不一样,因为当时外婆已经有四个子女了,外公回不来,她还有子女作为精神支柱。许叶后来抱养了一个儿子,养子生育两个儿子。现在许叶老人住在他的孩子家里,这是一座三层的砖房,外墙还没有装修,但楼房里面还算宽敞、干净,看来许叶老人的晚年生活还算不错。

“我的丈夫到台湾后又重新组成家庭……”许叶老人淡淡地说。我的心开始沉重起来,一辈子活在盼望中的老人,当她说到丈夫的时候,口气没有任何怨恨。

原来郑生财定居台湾后再娶并育有三儿一女,他们分别叫郑耀辉、郑耀法、郑耀勇和郑美慧。郑生财去世后,也就是18年前,他的儿子郑耀辉曾经来到东岭寻找父亲在惠安的家人。郑耀辉见到许叶老人,表示今后会把许叶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孝顺她,也一定会带家人回到惠安认祖归宗,那时候的许叶心情很好,毕竟有了丈夫的消息。

回去后一段时间郑耀辉兄弟还与许叶老人保持着联系,许叶老人也把丈夫在台湾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也许,许叶从眼前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丈夫的影子。这么多年来,许叶没再见到丈夫一眼,现在看到丈夫的孩子,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丈夫一样。有了丈夫郑生财在台湾的后代,盼望了一辈子的许叶,那颗心就算有了依托。

但是让许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年以后,郑耀辉兄妹与许叶老人一家就失去联系。9年到现在又过去了14年,郑耀辉兄妹应该知道许叶老人已是风烛残年,如果不是有天大的原因,他们怎么会从此与大陆的亲人失去联系。

风烛残年的许叶一说起这段往事就非常激动,对我们能够去看望她也非常欣喜。她肯定以为,我们的到来都能为她寻找丈夫后人带来一线希望,但其实让人揪心的是,我们并不能够真正为许叶老人带来什么消息。

八十六岁的老人,岁月留给她的还能有多少的日子;八十六岁的老人,还能有多少的期盼。许叶老人一直盼望丈夫的孩子能够像18年前一样和她有联系写信或打电话,有机会也能够回来看看她,这点希望其实非常简单也非常朴素。许叶老人浑浊的眼里满是期望,老人需要的不多,为什么老天给了她希望后又把这点念想连根拔去。

我很想帮助许叶完成这个心愿,毕竟岁月不等人。此后偶尔有打电话给许叶老人,但近来获知,她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且又患上老年痴呆,已经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许叶老人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曾不止一次地托过台湾的朋友试图寻找郑耀辉兄弟,但未果。这也是我心头一个放不下的遗憾。

来源丨《命运的交集》

作者丨郑妙玲

编辑丨逸玲

版权声明:惠安文献馆致力于传播惠安文化,平台所有文字仅限用于个人学习及研究,不得用于商业行为!禁止任何未经原创作者同意复制、转载行为!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若不慎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投稿、转载、投诉,联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tq/86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