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编者按当金门驻军从10万锐减到,40多年军事禁地交由民众主宰,硝烟催生了炮弹钢刀、高粱酒等知名传统产业,曾经带给民众的伤痛,如今是否能够成就金门?采访、撰文/沈菁

年的元旦,刚刚上任一周的台湾金门县长陈福海早早来到了金门水头码头的通关处,等待着从厦门开来的第一班客轮。就在此前不久,台湾方面宣布从今年的1月1日起,开放中国大陆居民赴金门等诸离岛的“落地签”。

金门,它曾经只是中国东南沿海众多普通岛屿中的一员,距离厦门仅仅不到1个小时的航程。金门,它又因为那微妙的历史际遇,一度成为全世界目光之聚焦,浓缩着昔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

如今,新政策的实施,给这座曾经禁闭的岛屿带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金门如何走出硝烟,炮弹钢刀、高粱酒等传统产业能否在新机遇中成就金门?

金门菜刀,从炮弹中走出的产业

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金门发生“八二三战役”,44天落下47万发炮弹,平均每平方米落弹4发,创世界落弹密度最高纪录。这47万发炮弹去哪了?

“听到‘怪手’的声音了。”司机兴奋地对我们喊着,一边顺着声音的方向开去。我们在一片小工地上看到了正在整地的挖掘机。自年11月7日,金门县解除戒严,正式结束长达43年之久的戒严后,释出土地,还地于民。“地都是有主人的,现在只有挖地基、建筑施工时才能挖得到炮弹。”吴增栋告诉我们。

金门简介

金门县,位于福建东南近海地区,辖区包括金门本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大胆、二胆等12个大小岛屿,总面积.平方公里。

金门当代大事记年10月,解放军进攻金门失利,金厦对峙局面形成。年8月23日,解放军炮打金门,史称八二三战役。年,台海两岸停止长达21年的相互炮击。年,台湾当局宣布金门解严。年,“小三通”开放,金厦航线启动。年,金门对中国大陆居民开放“落地签”。

吴增栋是金合利钢刀厂负责人、家族事业的第三代传人,其父吴朝熙先生是金门第一把炮弹钢刀的创始人。今天,他的合作伙伴陈鹏远受雇整修祖坟,挖到几枚炮弹,战争时期这里被修成壕沟,墓碑也被用作工事。陈鹏远开挖掘机已有50多年经验,挖到的炮弹都供给吴增栋,随着金门菜刀产业的兴起,炮弹的卖价由元新台币涨至多元新台币。一枚炮弹可以制作40-60把钢刀,由于刀的使用年限较长,所以吴增栋并不担忧“炮弹会用完”的问题。其实除了地下挖出的炮弹以外,钢刀原料的获取还有多种渠道:当地人早年在道路边、山上是可以轻易捡到弹壳的,把里面的铜丝卖钱后弹壳就存在家里;部队演习用的、没有危险的废弹;向专门的收购站购买。

带着几枚锈迹斑驳的炮弹,吴增栋领着我们来到制刀厂。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堆放着一长条废弃的弹头,每一颗都写满历史沧桑,它们在这里重获生命。弹头依刀具外形划分切割,在炭火中加热,锻出刀形,再经研磨抛光,成为一把锋芒尽现的钢刀。吴增栋生于年,10岁起帮助父亲拉鼓风炉炼刀,至今已有40多年制刀经验。在年-年“单打双停”的日子里,曾跟随父亲挑扁担走村落打刀,在硝烟中求生存。10万驻军,几十年来数百万“阿兵哥”在金门当兵,给金门经济带来的变化可想而知。上世纪60年代,吴父在固定地点建厂,驻军的厨房用刀、阿兵哥退役带回的家庭用刀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年,金门解严,“当时非常兴奋,走出去看到外面那么好,就想多学习,发展金门。”随着岛上的驻军人数逐年削减,游客日益增多,吴增栋开设了现在的工厂。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让顾客可以近距离地体验炮弹钢刀的制作过程。

新模式给金合利钢刀带来更丰富的信息和交流的机会,参加商会、去外地旅游观光工厂参观,触发了吴增栋的品牌意识。他先后将“金合利”商标在国外、中国大陆、金门地区注册,投资上百万元做品牌VI设计。走进工厂,店内陈列、产品包装、LOGO和他本人形象设计一应俱全。

同双立人、瑞士军刀相比,吴增栋坚持在做刀过程中保留传统手工技术:“一把好刀要经过千锤百炼,钢越打密度越扎实,刀的锋利度更均匀。因此锻造刀绝对有它的优点。”

◆贡糖已经成为了金门的一张名片

正是这份坚持,为吴增栋带来了很多客户。一位德国游客在使用过金合利的刀以后,提出想要代理吴增栋的产品,由于合作得较早,目前,前者成为金合利海外市场最大的合作伙伴,在德国网站和线下商店均有销售。而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美国CNN电视网、英国BBC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金合利钢刀相继报道,又有德国、法国、瑞士经销商慕名来到金门,与吴增栋洽谈代理。

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却也使得吴增栋陷入了甜蜜的烦恼,金合利每月的生产量约为把,除了供应代理商外,还要满足本地客源的需要,但传统制作工艺则制约了产量的增长。为此,如今的吴增栋正积极探寻着保持传统与增加产量这两者间的平衡——在生产中引入部分现代化机器,在关键环节,坚持手工工艺,既保证品质,产量也能获得一定提升。

对于“落地签”所带来美好愿景,吴增栋在期待的同时,也在加紧准备着:扩建工厂,开设博物馆,把钢刀的战地文化展示出来;在产品研发上,开辟工艺品刀、定制刀具等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高端路线。

“用炮弹做刀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是触碰一段历史。”讲到这里的时候吴增栋显得感慨万千。的确,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着吊诡与意外,在那段炮弹互飞,战火频频的年代,金厦前线的人们如何能想到如今这番你来我往的和谐景象。而昔日炮弹今成菜刀,被众多大陆游客买做纪念品的这一幕,不得不让人感叹:“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新生代继承者们的新势力

金合利有80年历史,吴增栋制刀已40年,他最关心的不是工厂如何发展,而是传统技术的精髓能否得到传承。金门以前很多打铁匠,目前基本已经没有。年轻人大多去台湾上学、发展,像手工制刀这样艰苦的工作很难招到人。

吴冠锋是吴家第5代传人,正在就读金门大学中国大陆事务学系的他,到工厂学习做刀已经有3年时间。细看这位90后年轻人,衣服和手臂上有明显的烫痕,是锻刀时火花溅的。最初研磨、锻造的过程中,也时常有刀没有拿稳飞出去、磨刀时候刀被卷进机器的事情发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真正对制刀产生兴趣——第一次熔了一块龙纹的剑。他将炮弹和生铁的材料熔在一起,反复锻造、烧制,共做到层,每增加一层就会在刀面上增加一道纹路,烧制、研磨、成型,制作过程共15天。通过艰辛的过程获得结果,这让吴冠锋体验到手工制作的成就感,也成为他一直努力下去的动力。

利用互联网,吴冠锋订阅了一些国外制刀影片的RSS,从网络上学习创新的、科技的制刀知识和经营方法,自己设计、试验,研究如何在做刀上提高效率。2年前,在他的建议下,工厂添置了一批新机器,“能够尽量用机器使刀更工整的就尽量用机器,再用我们人工可以掌握的技术,把最好的呈现出来”。

◆昔日坑道化身为如今的高粱酒酒窖

目前,吴冠锋还负责运营公司网站,将学到的国外品牌的网店销售模式进行尝试,在哪个地区、用什么钢材、整个刀的制作流程一目了然。“给传统工艺加入新的东西”是他对传统手工业的理解与继承。

与吴冠锋的学习研究不同,老字号“陈金福号”的第四代继承人、年仅27岁的陈孝瑜已经担任执行长3年,这家以制作传统食品——贡糖为主营业务的老字号现在成为金门县纳税额排名第二的企业。

贡糖是金门人的传统小吃,由于金门曾经是军事重镇,驻军10万,很多人靠阿兵哥开店做生意,“陈金福号”也是其中之一。随着两岸关系的变迁,“最前线”的阿兵哥越来越少,金门的发展模式发生改变,“陈金福号”也慢慢转型。年,“陈金福号”在中心商业区建造了金门第一家开放式工厂,在金门地区开创出“购物+参观”的商业理念。随着销售量增加,“陈金福号”的服务从柜台发展到机场、港口送货,产品由传统香酥口味到现在竹叶、猪脚等50个品种以上;还带来了诸如子弹饼干,戴军帽的子弹壳包装等融入了金门战地文化的创新。如今,“陈金福号”日接待量超过千人,日销售额达到60万元新台币,市场占有份额80%以上。

用炮弹做刀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是触碰一段历史。

经营这样一家成功企业,陈孝瑜有他的独到见解。作为台湾铁人三项运动冠军获得者,他常将训练中的体会和经验融入管理中,强调团队协作、实现岗位替补,“辛苦时一起流汗,开心时一起享受”的“团队”理念始终印刻在陈孝瑜的处世态度中。在他的名片上,三行社团名号尤为醒目:工商建设研究会、金门县国际青年商会、国际扶轮会金门团。其中,扶轮会金门团由他创办,任创团长、第一届会长。通过学习社团运作,陈孝瑜对于组织架构更为清晰,视野也更开阔,并且从中学到更深层次的管理思想。

走在街头能看到不少商店销售贡糖。面对竞争,陈孝瑜表现出年轻人少有的从容:“一天一千人的接待量,不仅需要场地,还要工作人员、每个环节的默契配合。”从最初意义上的平方米开放式工厂,到现在平方米观光工厂,在执掌“陈金福号”的3年间,陈孝瑜先后开设了手工DIY体验区、史料影片观看区、旧物料陈列区、儿童互动区。现在他又规划起“落地签”后的新形势:扩增工厂,开设网上工厂,将游客转化成常客……

在金门,像吴冠锋、陈孝瑜这样的八零末九零初出生的继承者还有很多,有的在蓄势待发,有的正等待接班,他们将成为金门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坚势力。“下一代要做的是他们一代的生意。”吴增栋的这句话是对他们的预见。

高粱酒撑起的一片天

金门,在两岸隔绝对峙的年代,曾经是战争最前沿,岛上遍布军事禁地。随着两岸关系回暖,离岛也慢慢褪去迷彩,平日里难得一见身穿戎装的阿兵哥,观察站、炮台成为观光胜地,岸边由岩石砌成的碉堡、掩体早已风化斑驳,隐藏于地下纵横交织的坑道工事如今成了金门酒厂的储酒库。

在迷彩伪装的山体下,一个开车路过都不容易注意到的铁门里,是一段废弃的坑道。顺斜坡走进地下,两边整齐地排列着一人高的巨大陶瓮,瓮口密封处挂有一个标签,上面标注了年份信息。管理员告诉记者,这里储藏的酒大多在10年以上,拍卖的最高价为万元新台币一坛(30公升/坛),单瓶售价约为人民币0多元。坑道内恒温、恒湿的环境,尤其适宜储藏高粱酒,存放的酒香气独特,为金门高粱酒所独有。

◆曾经的炮弹如今被打造成金门菜刀

年,时任驻防司令官胡琏将军为筹措大米苦思解决办法,想到阿兵哥喜酒,就以原本用来购买酒的钱购买大米,用大米换高粱,制成高粱酒。这样饮酒、吃大米、燃高粱梗,一举三得,解决了军中所需。年,创立金门酒厂。金门解严后,军管改为县管,金门酒厂为金门县政府所接管,指派管理层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发展至今,以占地22.2公顷的面积成为金门最大的现代化生产企业。酒厂总投资40.5亿元新台币,拥有多条大型酿造生产线,年产量万公升,年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在金门,当地人称金门高粱酒为“金鸡母”——会下金蛋的母鸡。酒厂每年从利润中提供地方政府60亿元新台币,是地方施政最重要的财源收入,为金门提供就地建设、社会福利,比如老年人每年领取年金,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为当地人搭乘公车、船舶提供一定的优惠等。对农民种植的高粱,酒厂无限量保价收购,收购价高达38.25元新台币/公斤,而国际谷物收购价高粱仅为5-10元新台币/公斤,对农民生活起到保障作用。酒厂目前有员工人,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如运输、陶瓷)的发展。金门高粱酒对金门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影响深远。

◆金门县副县长、金门酒厂董事长林德恭

年,两岸实行“小三通”以后,金门高粱酒通过合法渠道进入中国大陆地区销售。2年,正式在厦门设立分公司,与代理商合作,将中国大陆作为拓展业务的重要市场。尽管大陆众多白酒品牌中,不乏茅台、汾酒等受众广泛的产品,但是以古法纯酿加之金门绝佳的水质、气候、空气等条件制出的高粱酒具有独特的清香,使其区别于同类产品,对于竞争激烈的中国大陆市场,金门酒厂董事长林德恭充满信心。厦门分厂设立12年来,业务拓展与销售状况一直与预期有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关税居高,造成假酒充斥。比如,普通饮用高粱酒在台湾的销售税负折合人民币约为17元,但是在中国大陆约为55元,相当于在台湾销售税额的3倍多,这样就造成仿制仿冒酒充斥市场。虽然经过打假、调节市场供需等努力,但收效不明显。林德恭有另一个身份——金门县副县长,政治敏感度让他看到“落地签”传达出的两岸关系信号,如果通过多方面支持,关税能有所调整的话,那么金门高粱酒拓展大陆市场的难题有望解决。

金门开放“落地签”举措,为传统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为当地创造新商机。金门县观光处何科长有20年对中国大陆工作经验,对新举措有期待,也有担忧:金门是弹丸之地,如果大量游客涌入,用水、用电、接待能力都将是严峻考验。走出硝烟,金门将如何发展?昔日的伤,将如何成就今日之商……

摄影/钱东升编辑/曹伟本文选自《周末画报》,转载请注明出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tq/90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