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发红怎么办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3/5927676.html

SPRINGINTSINGHUA

写在前面

《一九五八炮击金门》是央视于年六月初出品的十集纪录片,主要讲述了自年起解放军与台湾国民党军队在金厦海域进行的大规模炮击作战。这一纪录片说是讲一九五八年在金厦海域的炮战,其实是回顾了国民党从败退台湾直到年大陆发布《再告台湾同胞书》,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之间,整整三十年里台湾国民党当局与大陆之间的军事对峙历史。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可也长期受到美国干涉。请跟着我脚步,探索战争背景、战争目的、战争过程、战争意义、现状,再一次走近那峥嵘岁月。

·SPRING

SPRINGINTSINGHUA

前言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中国地图。当我看地图时,长辈会告诉我:“台湾省和其他省不太一样。”我便问长辈:“为什么不一样啊?”他们总会露出惋惜和惆怅的表情,告诉我:“你长大后就会知道了。“

图1中国地图

相信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台湾问题都是心里过不去的伤痛。一湾浅浅的海峡,把祖国分成了两岸,七十年来迟迟不能统一。尤其是自蔡英文出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以来,“台独”分子的叫嚣更加猖獗。两岸的割裂,永远是中华民族心中的痛!

在我之前接受的历史教育中,对于金门炮战一事,要么不提及,要么一笔带过。长期以来,我对建国后两岸的军事对峙没有什么概念,一直想了解一下这一段历史。通过央视出品的这一纪录片,我了解到了建国后国共军事对峙的始末,我也了解到虽说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国际局势、外部势力干预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两岸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了解到,虽然建国后两岸关系经过了无数的坎坷,但台澎金马等地始终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容任何势力改变的。

·SPRING

SPRINGINTSINGHUA

战争背景

图2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形势图

台湾问题主要来源于解放战争的不彻底。年初,随着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大势已去,兵败如山倒。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国民党的残兵败卒仓皇逃向了华南、西南与西北。在年初夏,当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即将成功解放上海时,毛泽东起草了《向全国进军的部署》,意在一鼓作气,解放全中国。在此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扫清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的战役。渡江战役结束后,解放军进军华南,先解放了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南方省份,仅剩部分沿海岛屿未能解放。年11月1日,“西南战役”开始,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以及第一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横扫大西南,到年12月27日,成功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四省;从年11月到年7月,西北军区的部队基本肃清了陕、甘、宁、青、新地区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可以说,毛泽东起草《向全国进军的部署》后,国民党军队再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几乎走向了全面失败。可是,解放战争在解放福建的金门战役中遭遇了重大失败。

金厦地区位于福建沿海,和台湾隔海峡相望,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从这里启航。厦门岛和金门岛隔海相望,距金门不过几公里。年7月上旬,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在司令员叶飞的带领下入闽作战,在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以及厦门战役中均取得了胜利。成功解放厦门后,人民解放军士气正旺,准备一举解放金门。为阻挡解放军的攻势,蒋介石在金门布下重兵,守军兵力从一万人增长到三万余人。年10月24日夜,解放军发动了金门战役,第一批次三个团的将士们乘船从大金门西北角的古宁头登陆,发起了抢滩作战。国民党方面,胡琏率领的金门守军在海空军的配合下进行抵抗,用大炮将解放军登陆船只全部炸毁。结果解放军无船可用,导致率先登陆的三个团后援不继,最终在三昼夜的激战后,这三个团全军覆没,金门战役宣告失败。这一失败给解放军全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也让连吃败仗的蒋介石大吃一惊。虽然金门战役的失败为解放军进行跨海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等沿海岛屿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也给台湾的解放事业埋下了隐患。

图3金门战役形势图

时间到了年,解放军在解放西南西北的战役中势如破竹,解放台湾的战役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大量的部队被调往福建前线,准备重整旗鼓,一举解放台湾。可天有不测风云,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出兵进行武装干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同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面对国际形势的剧变,毛泽东果断决定暂缓解放台湾的战役,组建志愿军入朝参战,大量部署到福建前线的部队被抽调至东北,解放台湾被搁置。

图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十分复杂,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我国和苏联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进驻日韩的美军也虎视眈眈。朝鲜战争后,我国的国防重点转移到了北方。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提出了“反攻大陆”的计划,企图把金门岛和马祖岛作为其“反攻大陆”的桥头堡,重新回到大陆的舞台。而美国一向想借助台湾问题为牵制中国,尤其是朝鲜战争后,中美关系极度恶化,冷战局势进一步发展。于是美国在干涉台湾问题的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加大对台军售,妄图通过台湾问题在政治和军事上牵制中国。

台湾国民党当局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寻求美国所谓的“保护”,在年与美国签署了《台美共同防御条约》。从年起,美军持续开入台湾,甚至部署了可以发射核武器的导弹旅。美国妄图助长两岸敌对态度,分裂中国的图谋,我们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在年,解放军就对金门进行了大规模的惩罚性炮击。同时,我国与美国进行了大使级谈判,商讨中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可是在关键的台湾问题上一直无法达成协议,后来,美国单方面终止了大使级会谈,拒绝再交流台湾问题。

建国后,两岸的军事斗争一直在进行着,台湾国民党当局不断以其占领的沿海岛屿为基地,袭扰大陆沿海地区,大陆方面也一直积极地进行沿海岛屿的解放斗争。年,解放军先后解放了一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台湾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地区仅限于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岛和马祖岛等地。

可是在美国的协助下,蒋介石一直大力叫嚣“反攻大陆”。国民党军方控制了金门岛的管辖权,在金门岛上修筑了反登陆作战工事,以及大量的坑道等,将金门完全要塞化。台湾方面也在金门岛上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也修建了许多旧军队的配套设施。金门的驻军长期占台当局总兵力的1/3。尤其是年《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签署之后,国民党方面更加猖狂,在美国的帮助下,继续袭扰我沿海地区。

·SPRING

SPRINGINTSINGHUA

战争目的

“不打无准备之仗”,毛主席作为一名十分杰出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很清楚战争的目的。金门的炮战,不仅牵扯到台湾问题这一中国内政,还牵扯到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对中国而言,金门炮战必须要对国军形成压倒性优势,要用军事实力狠狠地打击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嚣张气焰。同时也要注意对两岸统一大业的积极作用。

对美国而言,其对台湾问题的粗暴干涉严重挑战着中国的主权。可是当时,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超中国,拥有强大的海空军,还拥有核武器。不过,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也让美国对大陆有所忌惮。金门炮战要注意中美关系,要创造新的平衡,要打击美国挑战中国主权的嚣张气焰,让美国收回在台湾问题上的黑手。

对国际共运而言,金门炮战是对阿拉伯国家反帝斗争的声援。年初,中东局势骤然紧张,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一向视石油为经济的血液,当时美国的石油依赖于波斯湾地区的进口。阿拉伯国家的反帝斗争在波斯湾把美国的全球防线撕开了一个缺口,这让整个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为恐慌。于是,美国出兵黎巴嫩、英国出兵约旦,已经经历了两次战争的中东地区,又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反帝斗争,我国也不例外。金门炮战,是对阿拉伯人民反帝斗争的声援,能够提高我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信,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金门炮战并不追求对国民党控制的金门列岛进行实际上的占领,而是通过对金门的炮击,在大陆、美国和台湾国民党当局之间创造新的平衡,为中央在台湾问题上赢得更多的主动权。面对瞬息万变的局势,在金门炮战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政策的灵活性,为中华民族争取更多的利益。

·SPRING

SPRINGINTSINGHUA

战争过程

年,解放军的军事实力与建国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军事工业体系;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期,得到了大量苏联的技术、装备援助;发展了海军和空军力量,拥有了一定的联合作战能力。

可是得到美国的援助的蒋介石,拥有更强大的海军和空军,长期以来掌握着台海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时不时派遣军舰和飞机袭扰大陆,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炮击金门前,台湾国民党当局已经拥有超过一千架各式战机,其中包括当时最先进的“F86-佩刀”战斗机。后来的“九二四空战”中,还使用了世界上第一款空对空导弹“响尾蛇导弹”。想要在金门炮战上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还需要精心的布局与准备。

图5国军使用的F86-佩刀战斗机

夏,福建各地的军队紧急调往厦门。陆军方面,大炮、卡车如滚滚铁流,迅速部署到了前线。海军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从上海吴淞军港,通过鹰厦铁路,向厦门运送了多艘鱼雷快艇。这些鱼雷快艇在封锁金门料罗湾的战斗中大显神威。空军方面,在敌方长期占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解放军空军与国民党空军展开了几次殊死较量,完成了战略转移。这样大规模的秘密调动,让我们在战争初期就掌握了主动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前面提到了金门炮战的目的,并不追求占岛,而是要改变局势,使之对我更有利。所以金门炮战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局部炮战,而是牵动世界神经的一个热点。面对如此重要的事件,虽然毛主席任命当年带领解放军解放福建的叶飞将军指挥金门炮战,但他在大战前夕,他将叶飞同志召到中南海,实际上是亲自指挥了金门炮战。在中央军委的要求下,年7月24日,作战准备已经基本完成,可中央一直没有授意炮战开始。毛主席等待的,是恰当的时机。当时,全球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中东地区,这对于解放军而言既是一件好事,因为美国放在台湾上的注意力降低了,但对于金门炮战的目的而言,却是一件坏事,如果此时进行炮击,就无法起到吸引全球注意力,改变局势的作用。中央军委本已经做了8月23日炮击金门的计划,但依旧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tq/96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