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陈吴乡文化古迹众多,即有上古时期金门竹韵,皇帝的乐官伶伦取金门山嶰溪谷之竹做管而吹,定为黄钟之宫,以黄钟为基准,则成十二律吕。还有禄北龙山文化遗址,坡头早商文化遗址,又有上王召下游汉朝新莽时期水井一口,名谓“扳倒井”。并有下王召有数百个碌碡建成的庙,称“碌碡庙”,上王召村南的铁梁桥。明崇祯时期,四川巡抚张论,清朝刑兵两部侍郎张鼎延故居在德里村。金门山嶰溪谷今在洛宁县陈吴乡金山庙村,现存明嘉靖二十年“金山神门”石碑于此。此地盛产绿竹,山坳,春笋吐秀,夏荫滴翠,秋叶含情,冬竿傲雪,四时景色皆新。扳倒井陈吴乡上王召村南坡根,有一眼井口倾斜的水井。深约2米,缓缓外浸,至今仍被人畜饮用。上王召村南有东汉祭建的铁梁桥、碌碡庙、上西沟的料浆岭。明朝时金门寨下的土龙土榛椿,以及金门郡城。九女山下万亩塬历代传说,陈吴历代名人、历史传说,层出不穷,三年五载说也说不完。扳到井在洛宁县城向东南10公里的陈吴乡下王召村南坡根,有一眼井,口倾斜的水井深2米许,不论天怎么旱井水水位不降,天连雨数天井水也不溢出井口,井水清沏见底,冬暖夏凉,据化验高含铁、鏻、锌、钙等人体所需矿物质。相传西汉时王莽追杀刘秀,刘秀由西安骑马向东奔逃,来到金门川现德里村南口干舌燥,干渴难忍,打马不前,士兵报告有井人马够不着喝,刘秀大声喊道:把井扳倒,只见马蹄抬起,只两下水井即变成倾斜35度,刘秀爬下身喝饱了水,马也饮足了肚,刘秀翻身上马向东奔逃后,人就叫它“扳倒井”,井两边至今还留有四个马蹄印,现在上王召村人还继续用着这口井。传说引来很多人前来游观,走时还要带上此水,以示炫耀。铁梁桥在村的南头有一座铁梁桥,桥下涵洞为东西走向,桥宽八米,长十米,石条砌筑,中间穿铁樑七根。据人们传说;桥是东汉时建的。当时王莽撵刘秀跑到上王召,天下了暴雨,金门溪水暴涨,河水挡住了刘秀逃窜的道路。刘秀仰天大呼;‘’天不灭刘,送桥过河’。只见河上立即出现一座桥,刘秀过了河,桥自消失。追兵到来被河水挡住去路,使东汉皇帝刘秀躲过一劫。碌碡庙向南一百余米有座古庙,这座古庙与其他庙宇不同。即不用砖,也不用坯,全部用的是碌碡磊起来的,人们叫他碌碡庙。传说刘秀离开铁梁桥天己黑,刘秀就住到往金山去的路边庙里,恰好庙里供桌上有蒸馍,刘秀又饥又累拿起献供就要吃,但他想;庙里献供是敬神的,得先给神许愿后才能吃。他跪下默念;如果能让我逃过追兵,我得天下,一定给你的庙宇重新建成,不怕风雪雨露的特殊殿宇。念完才狼吞虎咽的吃了桌上献供,就在庙里睡着了。第二天一早王莽的追兵来到庙前,见庙门虚掩,门上蛛网遍布,尘土上没有任何印迹,便一直向南追去。东汉刘秀登基后,牢记许愿這件事,便命大将军冯异带着兵马和建庙的先生,把原庙拆掉重新建了与全国不同的庙宇。他让人收买碌碡又用大称来称‘小禄碡四两,大碌碡半斤’。這样收了一个月共三百个碌碡,建了一座碌碡庙,用碌碡二百八十八个。但它又与人们碾麦碾豆的碌碡不同的是,这些碌碡没脐窝,不能套卜解。我们在观湾和王召现在仍能见到碌碡庙修建时的碌碡,据一代一代人传说;当时建碌碡庙是官府奉东汉皇帝刘秀之命修建的,上王召碌碡庙。料浆岭上西沟有个料浆岭,当时刘秀在庙里躲到太阳快出时,听到有王莽官兵喊追杀。刘秀等官兵过后,刘秀翻身向北转西上坡到了上西沟村。已是中午时分,這时,刘秀十分饥饿。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提着饭罐向地里去送饭,刘秀就跪下求大姐让他吃饭。这个妇女姓郭,见他十分可怜,就把麦籽饭给刘秀吃。因刘秀太饿,吃了一碗,当倒第二碗时听到追兵喊杀声,起来跑时,脚把麦籽碗蹬倒,麦籽洒了一地。随后麦籽形成了料浆岭,从东汉一直流传至今。 程卫东作品集锦: 温旭阳 香山寺 李宗白 登莲花顶 清官师佐 历史洛宁 话说寻峪 洛宁文庙 马三宝传奇 洛宁铁佛寺 仓颉造字台 永远的怀念 城村张九思 千年太子柏 王范登云桥 武德将军韦仪 上戈乔家大院 全宝山的传说 全宝山祖师庙 草庙岭郭家大院 嶕峣风景甲洛邑 一棵古槐的叙述 不能忘却的记忆 纪念碑前思英烈 龙头山千年古刹 洛宁老城城隍庙 洛宁长水二郎山 柳林镇里王家大院 洛宁县赵村镇杏树坪 洛宁县上戈镇双龙寺 洛宁历史人物贺澍三 洛宁抗日英雄李桂五 洛宁原著民——顿姓 党的忠诚战士贺崇升 洛宁县凤翼山石婆庙 洛宁东宋马村马陵道 赵翥轶事——初试锋芒 赵翥轶事——试探学问 赵翥轶事——推上重位 宜阳汉山下的崤底之战 洛宁河底城村张家大院 洛宁姓氏文化:尚书耿裕 九岭十八坡,三关四洛河 烽火春秋——记澎仲韬同志 明初礼、工、刑叁部尚书赵翥 陈吴乡禄北村安居寨里的范姓 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弥佗净土寺 你知道洛宁县涧口乡的龙穴白马寺吗? 再读《前五老图序》和《后五老图序》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洛宁城事媒体平台: 洛宁城事订阅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