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朱坚平,现任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会长、原杭州园文局副局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家库专家。朱坚平老师长期分管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化与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先后主持过西湖疏浚、印象西湖、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等工程。本文根据朱坚平老师在园旅学院讲座整理而成,有适当删减。全文分规划设计、水体河道、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四部分,本篇为第四部分公园绿地篇。全文共个字,阅读约20分钟作者:朱坚平整理:小雨欢迎分享,转载请联系我们01公园绿地的风水环境公园绿地应营造宜人的风水环境。公园内的配套服务设施、疏林草坪、铺装地等游人经常集聚逗留的空间,应善于应用高低错落的地形、植物群落在东、西、北三面进行疏密变化的围合,营造景观丰富的宜人的空间,极力避免形成由西北向东南的穿堂风。水边停留休憩空间应尽量安排在水体北岸朝南处。南岸近旁可设置小岛遮蔽北风。城市开辟视廊要注意阻断底层风道。我们的古人造城建屋都讲究选择优异的风水环境,就是要左环右抱背有靠山,面南临水环绕,这样的围合环境才适合北半球生活居住。△传统风水讲究的就是人居环境天下西湖三十六,为什么独有杭州西湖具有今天的地位,除了其临近城市、山水尺度相宜、历史积淀深厚外,关键是其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水环境,才能引得南迁宋室落脚,让历代文人武将徘徊于这山水之间留下脍炙人口的咏叹。△风水环境优异的杭州西湖不甚陡峭的宝石山位于西湖的北部,连同湖西的群山,正好挡住了西北风,使得游人即使在冬季雪花飞舞之时仍能够在北山街徜徉而无虑肆虐的北风。苏堤离宝石山不远,北风也被削弱,所以成为被白蛇传等美丽神话加持的游览胜地。而北风经过长距离湖面加剧后直袭的南岸,很长时间游人偏少,形成杭州西湖旅游北热南冷的格局。安徽阜阳颍州西湖也是三十六个西湖当中的一个。△安徽阜阳颍州西湖复建方案据说北宋时间很繁华,现在已经湮没。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想把它挖掘出来,搞了这么一个方案以后拿过来让我们看,看了我就说你这个有问题,为什么?整个北岸支离破碎,利用价值很低;这条高铁路过湖边,在水面上泛舟的话,高铁路过时会干扰非常大,轰隆轰隆声音巨大,但可以调整优化。△安徽阜阳颍州西湖复建调整优化方案怎么调整?北岸南移加大北岸纵深,在北岸靠近高铁线路一侧再安排一些地形植物群落完全可以将北岸围合成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在这样坐北朝南的岸线上,不管你安排什么都很舒适,疏林草地也可以,亭台楼阁也可以,服务设施都可以,而这个坡地正好把高铁行驶噪音给遮蔽掉,在湖面上根本就不会受其影响,看不见听不见。我们公园绿地设计当中只要考虑了风水,也就是注重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后那就会变成舒适游览空间。我们传统公园营造中就有很好的例子:宋代徐州传统的燕子楼坐落在一个小小的园子里,它的设计就很合理。燕子楼有一个坐北朝南的观景平台,很舒适。在南岸,用一些小岛和植物加以遮挡北风,这是最好的处理手法。因为南岸一般都是迎风面,到了冬天北风劲吹的话人站不住,但是用了岛和植物群落,就能很舒适在南岸园路上行走观览。△靠近南岸用岛屿遮蔽寒风宋徐州燕子楼像这个街头转角公园,临水有一个观景平台,本来水面不宽,对面有一个不高不低的山岗,确实是观景面。但是按照这个设计又是问题多多,为什么?东北风贯穿整个地块毫无遮挡地直吹观景平台后背,到了冬天观景平台上根本就站不住人!△留足了东北风通道的公园绿地方案应该利用地形与植物群落挡住这个风口,所以建议在四岔路口的转角处起点地形,安排植物群落。群落面向道路转角一面,可依托林缘线做花境,使它成为城市道路的亮点。在这地形和植物群落西南侧,围合成一个疏林草地;疏林草地的西南侧可以再安排一些地形和植物群落,对观景平台再进一步进行围合,因为光靠道路转角一个地形是遮不住北风,要两级遮挡,才能形成一个宜人的游览休憩环境。△大门外视线经过铺装广场直插公园腹地这个新建公园,通过大门直接可以望向公园的核心,而且可以穿透公园,望到公园外面高层建筑,毫无遮拦。△能一眼望穿的公园我们在居家装修的时候,谁会愿意一推开你家的门,客人就能看到主卧室主卧床上躺着的女主人?但是为什么到了公园就这样的赤裸裸?一眼望穿!我们建设公园,就是要在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城市当中,营造一处与周围反差强烈的自然生态的环境。就是要尽可能屏蔽公园周边的城市硬质立面,让游人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而我们有些公园绿地的设计,在公园内安排了无法用地形与植物遮蔽的巨大广场铺装地,使得进入公园的游人像在水桶里一样,还是被周边城市建筑所包围。△中轴线贯穿大广场的公园△在公园内大广场、中轴线上毫无遮蔽的城市建筑50年代初孙筱祥大师设计的花港公园,在苏堤上这个节点往右边看二十米是西湖,往左边看二十米是东大门。进来以后,马上就是一个地形和植物群落虚的障,人往两边走,园路两侧植物疏密变化,组成的空间纵深大小不一,步移景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这是航拍图,植物群落围合成不同的空间。一进东大门就是绿色的屏障,园路自然往两边分。△植物群落围合变化丰富的草坪空间花港公园藏山阁、雪松大草坪△地形与植物组成的障景杭州花港东大门△疏林草坪杭州花港藏山阁草坪我们传统园林就是要步移景异,引人入胜,高潮迭起。花港公园最大的特色是园路尺度相宜,还有所有的叉路口都用地形和植物做了处理。而现在很多公园绿地路口不加处理,没有遮蔽就会一眼望穿。△路口未能用植物适度遮蔽02公园绿地的庇荫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公园绿地游人庇荫问题。公园绿地中的园路、铺装等游人途径的地方,应该沿线安排自然散布的大树冠庇荫乔木,使游人在游览行走中大多能掩蔽在树荫之中。这些庇荫树又与公园绿地中的其他孤植、群植树种围合成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具有丰富的季相变化。像这样的公园园路,可以想象到酷暑烈日之下行走是何等痛苦。△无蔽荫树的园路这个园凳放在这里,烈日下谁敢把屁股挨上去?看着很自然,但是就不考虑遮阴。△缺乏遮荫的园路、园凳现在很多的公园设计都是乔灌草配置似乎很漂亮,但是就不考虑舒适度。像这种公园建成以后,夏日里设计师和甲方根本就不敢把亲人或领导请到这里来慢慢领略一下自己的“功绩”,太晒了。像这种绿量很充沛,但是没有遮阴的树。这就是典型的楼盘绿化,我称之为高强度植物堆砌。我们现在楼盘里面住的老人和孩子,最需要白天出来散步游戏,而我们完全不考虑他们的遮阴需求,看着很漂亮,实际无处可栖息。而且植物配置过密,不考虑后续生长空间。△缺乏庇荫的居住区绿化传统公园园路两侧依托疏密变化的各类乔木,形成舒适宜人的游览休憩环境。△浓荫蔽日的香樟园路湖北荆州中山公园△柳荫蔽日的园路北京紫竹院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公园环境,这才是我们人呆的地方。你看50年代多好的公园环境。新建的公园也有很多做得很好的案例。△庇荫良好的园路江苏张家港植物园△自然点缀于园路两侧的蔽荫树江苏大丰03公园绿地的植物造景公园绿地要突出植物造景。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与绘画中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画意相通,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达到步移景异、季相变化丰富的效果。谓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公园中的建构筑物,只能是与公园相配套的服务、后勤、保障设施。公园的主体,一定是植物——以植物营造变幻莫穷的自然景观,以满足长期居住于钢筋混凝土丛林中渴望追求自然生态的城市居民。△自然式植物配置英国塞维尔花园△自然式植物配置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杜鹃园这种自然式的园林,强调疏密变化、孤树成景,很自然、很生态。植物造景就是要注意创造宜人的环境。楼盘绿化,各地有很好的做法,形成很自然的景致。

△自然式配置的居住区绿化广州番禺星河湾

△自然式配置的居住区绿化浙江嘉善西塘△自然式配置的居住区绿化武汉东湖语林刚建成的何过港,形成以早樱为主的植物景观。

△河道绿化杭州余杭仓前何过港支河

以杜鹃为主的植物景观。△杜鹃杭州西湖后孤山以高低错落的水杉构建秋景。△秋景杭州西湖浴鹄湾皇觅楼△注重植物造景的太子湾公园杭州西湖花港公园牡丹园,它是西方的岩石园和中国传统园林相结合的一种景观,很漂亮。△植物造景杭州花港公园牡丹园△圣塘路改造的绿轴杭州西湖圣塘景区△秋色叶灿烂的南京明孝陵石像路地被植物中的石蒜,夏秋时候也很漂亮。△林下石蒜杭州西湖龙井路大叶吴风作为林下地被也非常相宜。△喜林下生长的大叶吴风草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中华常春藤是耐极阴又耐极阳地被植物。

△中华常春藤浙江嘉兴

大叶的这个常春藤品种在日本用的很多,在国内很少,只在嘉兴看到过,跟我们这儿的品种还不一样,他的叶子特别大特别厚。△耐阴又耐阳的日本大叶常春藤浙江嘉兴公园绿地中植物应多采用自然群落式配置。以形成丰富、稳定的植物景观。△群落式植物配置广州珠江公园△群落式植物配置杭州花港△居住区群落式植物配置浙江嵊州剡江越园应充分利用林缘线点缀花境。要模拟自然界中林缘线植物品种丰富的特点,用球宿根、花灌木以株丛为单位设计栽种花境,形成模拟自然生境的优雅小环境。△沿林缘线布置花境沿林缘线布置花境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特别在花港公园藏山阁。我们采用复合型花镜,将花灌木、球宿根和时花结合起来,降低造价。△花境美国旧金山金门植物园△花境美国旧金山金门植物园△林缘线花境杭州西湖花港公园藏山阁△混和花境杭州西湖望湖楼景区△混合花境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时花花境杭州西湖望湖楼景区△宿根灌木花境杭州西湖龙井八景公园绿地中可多用各种竹类。竹子种类繁多,体量形态相差悬殊。我国从海南到北京,由沿海到西南,绝大部分地区都分布有不同的竹类。园林绿化中应该大力加以利用,可以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小竹夹道成荫成都望江楼公园△慈竹蔽荫的园路湖北荆州中山公园△箬竹浙江嘉兴南北湖△菲白竹杭州西湖龙井八景公园绿地不能为设计而设计。大量安排绞尽脑汁所谓设计出来的那些既不好看也不实用的建构筑物,以体现设计的存在,只能是花了钱,占了地方,还破坏了公园绿地景观的自然协调感。创新失去了继承,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还有违常理。△玩弄线条的河道公园绿地设计这张设计,设计师把几乎可以想到的线条都堆积在一起,可以想象人在里面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过多的人工建构筑物破坏了山坳的自然风貌设计师安排了三级台阶,每级台阶上有一个亭子,问题是它的上下园路在右手,亭子却在左手,你每到一个台阶去亭子处就得重复来回,哪有这样的游览习惯?而且在山坳里面安排大量石质挡墙,水塘里的小岛硬质铺装全覆盖,本来地形、植被修复一下就是个很不错的自然山坳,现在被弄得人工味过头。△既费钱又让树木长不好的设计在公园绿地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所有的设施必须具备实际功能,满足功能条件以后,再来考虑它的美观与创意。△公园里毫无实际功能的石块不知这个设计师是想让游客去跨栏还是去抱柱?△失去理性的设计最近各地特别流行这样的不知算路?还是算凳的条石,是路的话断头,是凳的话观赏型草坪不提倡游人进入,我看唯一作用就是多花钱。△没有人能说清楚功能的条石条石挡墙围合的草坪中央孤置铺装岛,还安排了圈凳,让人上去没路,不让人上去放园凳干吗?△不清楚让不让人上的孤岛挡土墙是坡度过陡自身不能稳定时采取的工程措施,而像下图那么平缓的草坡,根本就不存在坡面不稳的问题,要那么多挡土墙干吗?△莫名其妙的“挡土墙”既然台阶下面是绿地与灌木,做那么宽台阶想把游人引向哪里?△毫无道理的台阶完全不考虑日后是否易于养护管理的问题,这样的设计要做到黄土不裸露,任谁都没辙。△完全不考虑实际功效的设计花钱让游人难受的设计,夏日夹道里形同烤箱。△人为拉高台阶挡墙恶化了局部游览环境近年来花架用格栅装饰立面的做法特别流行。殊不知公园绿地中的花架都是让游人游览疲乏后小憩的,这时候最需要让游人能在休息中观赏园中美景,而我们的设计师却就是不让你看,得挡住视线。

△挡景的花架

我们有些设计师的作品已经到了要让人怀疑其精神是否正常的程度。按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甲方中的任何一方见到这样无厘头的设计,都应该坚决建议立即修改,但是均熟视无睹,给世人留下笑柄。△逻辑混乱的设计在河道公园中大量重复硬质框架建构筑物,且框架内几乎是硬质材料满铺,酷暑之下缺乏庇荫,效果堪比微波炉。△缺乏实际功能的重复框架构筑物△框架内硬质材料满铺某地的生态公园,沿河密布土台,高台上栽种水杉,多年后还是杉苗。△高台上老也长不大的水杉苗公园绿地中的设施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性,这样尖锐的硬角,孩子们奔跑活动时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极不安全的高树池硬质铺装、园凳园椅设置的前提应是不妨碍公园绿地中的主角植物的正常生长。这样的设计除了让树木长不大,别无他求。△坚决不让乔木活下去的设计木材等轻质面材,按理只是在桩基摩擦力不足的沼泽地,或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插根横担,不适合铺设沉重的石材时采用,只要有地基的场所就不该再使用同样的造价三五年就得更换的易腐材料。△性价比极差的轻质面层滥用公园绿地中的配套服务、管理用房必须合理好用,下图建筑四面玻璃辐射强烈,还缺透气窗户,冬冷夏热,无人能呆得住,建它何用?△无法使用的公园配套用房某地河道公园中的一座钢结构景观桥梁,沿河边下层观景平台上游人视线被咫尺之遥的斜桥面遮蔽,压抑感强烈。△功能欠合理的复杂设计

给园林设计师的建议:

第一,不做鸟人,要突出正常视角效果;效果图要多做一些人在公园绿地中行走观赏时正常视角的展示;第二,不搞穿越,要突出季相变化;不要把一年四季所有的开花的东西集中在一张效果图上。第三,眼光放远,重视透景线,处理好与周边现状及规划关系,关照近中远期效果;设计师拿到一张公园绿地红线图的时候,不光要了解红线之内的问题,还要了解红线之外,通常来说是红线以外50米,如果红线以外是道路,那么要考虑道路以外50米,它的现状和规划都要摸清楚,才能决定你里边怎么设计。第四,传承创新:不做无根之人;想摈弃传统,标新立异搞创新,真正成功的很少。你只有做好传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才能事半功倍。第五,大道无形:雕琢无痕,师法自然,修复优化;真正高明的设计师做完以后,大家一看都以为这个地方原来就是这样,大道无痕,这才是最高水准的设计水平。第六,以人为本:功能优先,舒适宜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公园绿地中不应安排大量缺乏实际使用功能的建构筑物。公园做完以后,设计施工者愿陪着自家老人孩子在夏日的阳光里来公园游览休憩,这才是最好的检验标准。注意植物配置应强化公园绿地地形反差。一般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采取高处更高、低处更低的手法,即在主坡顶上安排最高大的乔木品种,低凹处安排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甚至草坪,以通过植物手法在地形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落差。新建公园绿地栽大树时不宜做树池——既限制了新栽大树的营养面,又破坏了公园绿地地形的完整性。△公园绿地砌树池不利树木生长公园绿地与行道树不宜高侧石。高侧石不利于公园绿地地表径流双向流动。道路分车绿带园土也要低于侧石。因为植物栽种过程中泥球会带入一定量的泥土,养护期间的浇灌冲淋会将高出侧石的园土带到路面。△园路应略高于园土新建园路靠近坡地一侧应设立植草沟,新坡未稳前,植草沟可滞留流失泥沙;后期可以导流雨水。△应大力推广的植草沟大力推广砂石园路。砂石园路的特征是雨天不沾鞋、晴天不扬尘、能过载重车。砂石路施工简单,面层柔性,特别适用于地基不稳的区域,便于及时维护修复。砂石园路渗水、透气,弃用后所有材料能够回收利用,是生态园林建设的首选。

△砂石园路杭州西湖江洋畈生态公园

砂石园路施工工艺简单:根据承载需要按不同地基承载力用相应厚度块石做好路基,分层碾实后,铺上15—20厘米二长(钾长石、钠长石)花岗岩风化砂,再分层碾实即可。使用过程中路基凹陷路面变形时,加铺砂石碾实就行。避免使用阵列式栽种方法。每棵树所处土质、地下水位等立地环境都会有差异,树本身生长力也有差异,时间越久越难得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万一发生死亡等缺株情况,再要补齐就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中栽植乔木,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最好是自然散栽,随着时间的推移,适者生存,正好形成疏密有致的自然景致。△行列式种植乔木后续利用不利△自然散栽水杉林杭州西湖学士桥景区△园路穿行于自然散栽的水杉林中杭州西湖虎跑路慎移大树。所谓种大树,应该提倡的是栽大品种小规格的乔木,一般胸径6-12公分即可,需要时不超过20公分。非因点景需要,不轻易移栽更大规格树木。禁止移栽古树。△盲目密集移栽大树△移栽大树成活不易注意避免大树古树的“保护性”破坏。公园绿地中原有大树、古树不能在树冠下新砌树池或硬质铺装来“保护”。因为硬质树池或铺装所到之处,大树原有的大小根系全部烂死。老树慎加新土,个别树种如香樟等,平地树冠下覆土三十公分必死无疑。△香樟林被新建铺装地慢慢闷死△树池、铺装造成大树死亡△值得提倡的铺设架空层避免就近观赏古树的危害浙江嘉兴枫桥镇注意城市公园绿地内建构筑物形式体量的把控。同一块公园绿地内建构筑物风格力求统一,能传承当地建筑风格,或体现乡土建筑元素。大面积配套建筑宜化整为零,或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建筑掩映于绿树丛中。公厕应注意掩映在绿树丛中。护栏、台阶等要把握好比例关系。公园游客服务中心,规模够用即可,不宜借机大兴土木。△体量巨大毫无遮掩的游客服务中心及入口与保护区的宗旨相悖△体量合宜的游客服务中心杭州西湖太子湾公园△体量严重失调的拱桥△元素堆砌过多的公园景观公园绿地中的公厕不应成为观瞻的主体,应控制体量,掩映在绿树丛中。△不当竭力扩大体量的公厕△建筑体量与山体水面尺度失衡相互影响干扰△融入山水之间的民居风格的园林建筑杭州西湖花港茶室△体量相宜绿树掩映的园林建筑杭州西湖花港公园△与山水环境相融的园林建筑杭州西湖三台梦迹△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公厕杭州西湖太子湾公园△传统园林建筑体量相宜浙江海盐绮园△体量相宜的传统园林杭州西湖郭庄△园林建筑体量、风格与景观相融合杭州西湖西泠印社不能人为赋予公园太多的“文化”内涵。公园绿地的最大功能就是创造一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具有特色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让民众融入一草一木皆入画、处处诗情画意的美景中,潜移默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而不是通过在公园绿地中添加大广场、文化柱、文化墙,或动辄耗资数百上千万的雕塑等标签来表现文化。△在江滨公园多此一举的人造波浪△公园花架长廊上无视景观效果的标签化宣传△遮挡自然景色的景墙△无病呻吟的景墙门洞△河滨公园入口的广场与巨型不锈钢雕塑△在江滨公园中生造人工水道的“文化景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原貌应该是其永恒宗旨,但该景区用数人合抱大钢柱顶起彩钢板包裹的栈道与房屋,以体现红色旅游。△景区入口通道△红飘带上的房屋在黄河堤顶上用简单的雕塑,表现了黄河堤防管涌时如何抢险,直白明了,非常具有地方特色。△黄河抢险河南孟州黄河堤防△工业废弃地修复的公园杭州西湖白塔公园废弃公园售票处的雕塑生动表达了一段曾经的历史。△停用的公园售票处嘉兴海宁西山公园废弃石矿矿坑整治,建有亭台铺装、叠石水池,崖壁上镌刻了吟咏地方风光的诗词,环境优雅宜人。△废弃矿坑整治安徽滁州琅琊山废弃石矿矿坑经整治后成为旅游景区。△废弃矿坑整治浙江绍兴鉴湖古树名木是活的历史文化信息载体,一个地方若连一株古树名木都没有,还有什么底气自诩我们这里很有文化?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任给多少钱都无法打造,只能依托历史积淀。△古樟杭州西湖△古樟杭州西湖吴山注意公园绿地中的园路铺装与形式问题。公园绿地中的石材等铺装材质与色彩不可过多,要与所处环境相协调;有条件的应该深度大于表面长、宽度,且下部成楔形;避免出现园路锐角相交。井盖等应遮蔽。△材质与工艺过多的公园铺装园路△铺装材质与工艺过多的山地公园△功能不合理的锐角相交园路△河道公园内毫无道理的锐角铺装△无理且极不安全的公园铺装公园绿地园路铺装侧石深度应远远大于宽度,以自身重力稳固铺装面层。当侧石也成了贴面,泥菩萨自身难保时,施工单位会像下图一样用水泥砂浆涂抹,既不美观,也不牢固。△不易稳固的平侧石园路相交处,应以喇叭口弧形衔接。△柔和的园路转接杭州莲花港河地下车库△精致的卵石铺装嘉兴梅湾岛在老梅桩旁展现“疏营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取名“梅影坡”。△卵石铺装杭州西湖花港公园牡丹园梅影坡△注意园路铺装与叠石的紧密衔接需要通行载重车辆的块石铺装园路,最好能留缝,嵌以干拌水泥黄沙,使密缝铺装的单面粘接转变成五面粘接,以确保稳固。△留缝铺装杭州湖滨路假山叠石应该山有脉、石有根。园林中假山叠石的应用应该模拟自然界中历经千万年风化或河流冲刷所裸露石体,或层峦叠嶂,或石脉裸露,在追求纹理材质统一变化的同时,更应切忌无根无脉任意为之。△与山根石脉相衔接的园路杭州西湖吴山景区△与山根石脉相衔接的园路杭州西湖吴山景区园林中的假山叠石就是模拟自然界中山根石脉裸露的效果。△假山叠石与弹石路江苏南通△假山叠石杭州方志馆△黄石驳岸浙江海宁△善用石矶以体现山根石脉浙江湖州莲花庄公园△巧用石矶的传统假山园林南京瞻园推广立体绿化,增加城市绿量。立交桥立体绿化能有效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立体绿化地锦浙江嘉兴乌镇△立体绿化地锦与十姊妹浙江嘉兴乌镇△秋冬别有韵味的爬墙虎浙江嘉兴凤桥镇△络石杭州后孤山△常绿油麻藤浙江龙泉△中华常春藤杭州密度桥路△凌霄湖北十堰竹山县体育馆△使君子浙江瑞安△垂直绿化湖北广水实验高中△高架立交桥绿化杭州上塘高架▼往期推荐

深度

朱坚平:城市园林绿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三)道路绿化篇

-12-23

深度丨朱坚平: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公园?(二)水体河道篇

-11-22

深度丨朱坚平: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公园?

-10-08

小编在这里感谢大家的转发与阅读!第六期”园林总裁班“火热开启更多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xw/115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