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 37岁的“国姓爷”郑成功 率领2.5万名官兵、数百艘战船从厦门出发, 在向导何斌等人的指引下, 正式揭开收复台湾的序幕。 此前, 这座孤悬海外的岛屿先后迎来了两伙强盗, 西班牙与荷兰。 当他们第一次见到这座岛屿时, 不禁喊了一声福尔摩沙。 福尔摩沙(源自拉丁语Formosa,意思为美丽的),成了这座岛屿的别称。 由于明末动乱, 朝廷始终未有精力兼顾这座东方的宝岛, 因此,收复台湾之事一拖再拖。 当年荷兰人兴建的普罗民遮城——赤嵌楼。图源:图虫创意这一年, 在东南抗清的郑成功认为,收复的时机到了。 4月30日,台湾海峡突然涨潮, 利用这短暂的良机, 郑成功船队趁荷兰士兵防守空虚, 从鹿耳门水道,突入大员湾(今台南一带),并成功登陆。 郑成功率部登陆后, 骄傲的荷兰侵略者不甘失败, 重新组织兵力向郑成功袭来。 经历一番恶战, 郑成功所部彻底击溃荷兰侵略者。 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一, 台湾再度回归祖国。 刀光剑影渐渐暗淡, 海风依旧吹拂着这座祖国东南的宝岛。 前些年火遍全国的台湾偶像剧、 随处可见的台湾奶茶、怀旧的台湾音乐, 这些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的记忆, 让台湾变得陌生而又熟悉。 抛开偏见,放下浮躁, 到底什么才是台湾呢? 新北九份老街。图源:图虫创意1.一个既远又近的地方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很多人对台湾的印象, 始于著名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大陆,成了在外游子魂牵梦萦的家; 而台湾,则成了远离大陆无法归来的游子。 中国台湾海峡视角。图源:图虫创意实际上,台湾距离大陆很近。 跨越阻隔两岸的台湾海峡, 从福建福州的平潭岛到台湾新竹南寮渔港, 最短距离不过68海里(约合公里), 而散落在大海的澎湖、金门、马公等岛屿, 距离大陆的距离就更近了。 金门与厦门,中间距离也才10公里。 但台湾与大陆, 又相距甚远。 2.中国东部的“绿翡翠”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本为一体。 后因受到板块间频繁的挤压 以及因挤压引起的地震, 台湾岛被高举出水面,同时相连接的部分沉入大海, 遂形成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台湾岛。 大自然的摧枯拉朽, 让数以万计沉睡在深海中的巨岩、丘陵隆出水面,自立门户, 使得台湾岛在宽度只有多公里的空间中, 生成了五条南北走向的山脉。 台湾岛内山脉分布图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区, 丰沛的雨量,使得地表上的冲蚀作用变得非常频繁。 在地球内外部活跃力量的作用下, 台湾岛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地理地貌。 上:基隆海景;下:基隆和平岛公园。图源:图虫创意在台湾诸多的高山之中, 海拔处于公尺(等同测量单位:米)以上的高山多达座。 与中国人传统尊崇三山五岳类似, 台湾的高山,亦以“五岳三尖一奇”被公认为诸峰之冠。 它们分别是:五岳(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北大武山); 三尖(中央尖山、大霸尖山、达芬尖山);一奇(奇莱南山)。 其中,台湾第一峰位于中部的玉山山脉, 为其主峰玉山,海拔米。 台湾花莲秀姑峦河上的长虹大桥。图源:图虫创意若单纯从身高上作对比, 台湾第一峰玉山近米的高度, 便能秒杀五岳当中的任意一座山。 即便将其放到整个中国东部, 玉山也可说是高不可及。 台湾玉山沿途风光。图源:图虫创意高山与高山间陡然上升的地势, 也让原来平整的陆地多出了诸多的缝隙, 在雨水的作用下, 它们逐渐被冲刷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纵深峡谷。 台湾花莲太鲁阁峡谷。图源:图虫创意而祖国人民推崇甚高的阿里山, 也并非一座孤峰。 作为跨越南北的纵向山脉, 阿里山脉由18座山峰构成, 平均海拔在米以上, 相较于五岳三尖来说,海拔略矮。 但高山的环境,再加上空气稀薄等因素, 并没有让这里的云海、日出等壮丽景观稍逊半分。 阿里山。图源:图虫创意气候因素带来的另一项好处, 便是阿里山极佳的高山环境。 作为全台湾植被最为茂密的山川, 茶园、绿树、樱花、云海,高山,组成了绝美阿里。 阿里山茶园。图源:图虫创意在太平洋暖湿水汽和台湾群山的作用下, 雨水沿着山势跌落而下,逐渐汇流成小溪、湖泊, 一步步打造出台湾高山之外的“柔情似水”。 同时,雨水也发挥她柔情的一面, 将山石磨平,使之破碎坠落下来。 上至下:日月潭、码头、渔船。图源:图虫创意在台湾的高山流水之外, 海洋当是这座岛上最大的资源。 台湾四面环海,但因地势呈东高西低, 海边的景色大有不同。 在台湾岛之外, 台湾还包含了澎湖、马公、金门等大大小小80多座岛屿, 如飘落在太平洋上的群星般璀璨夺目。 垦丁。图源:图虫创意3.台湾不止南北 台湾当地盛传着“天龙打地虎”的说法, 所谓“天龙”,代表的是都市生活较发达的台北, 而“地虎”,则是经济不逊色于台北, 但隐身于南部传统文化地带的高雄。 台北。图源:图虫创意台北作为台湾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有着台湾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 而高雄作为台湾地区第二大城市以及台湾岛南部最大的城市, 在经济实力上,亦可笑傲群雄。 高雄。图源:图虫创意对于台湾人而言,台湾大概就两种人, 一种是生活在天龙地虎中的“城市人”, 一种是居于传统,经济稍微落后的“乡巴佬”。 但从族群的角度上讲,这种划分未免太不严谨了。 在台湾,岛内的人口主要有三种: 以泰雅族、排湾族等16个族群组成,统称“高山族”的原住民、 以历史移民为主的“本省人”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退居台湾的“外省人”。 台湾原住民,摄影师:JohnThomson。CCBY4.0不同的台湾人所创造的文化习俗, 也让宝岛的各个区域展现出不同的风景。 作为当年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的首站, 台南至今仍保留着当初的历史见证。 台湾台南安平古堡。图源:图虫创意在郑成功及其部下的治理下, 他们的族人也纷纷迁居台湾,在此开垦、繁衍。 由于他们之中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福建沿海的闽南人、客家人, 因此,在台湾的宗教信仰中, 妈祖始终是当地信奉的最高神祇。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之际, 台湾各地的庙宇总要举行为期长达9天8夜的“疯妈祖”(来自闽南语)活动, 将妈祖像从庙宇中请出,绕行各地, 以表达人们对妈祖娘娘保境安民的虔诚谢意。 妈祖绕境。图源:图虫创意在此后长达多年的移民潮中, 闽南人和客家人逐渐分布台湾全岛各地, 成为如今台湾岛内人口数量最大的族群。 除了传统的妈祖文化外,伴随着他们到来的, 极具中国风元素的传统庙宇也一一落户台湾各地。 松山慈祐宫,摄影师:CEphoto,UweAranas,协议:CCBY-SA3.0这些庙宇的精湛之处, 在于传统工匠们将中国的神话元素融合建筑雕刻艺术中, 在有限的空间内,将雕龙画凤发挥到极致, 使之成为不逊于西方教堂建筑艺术的宗教精品。 除了妈祖诞之外, 由于早期移民潮的影响, 一些闽南人、客家人的节日风俗也被原原本本地带到台湾, 衍生成特有的节日习惯。 如台北放天灯、台南放蜂炮、台东喜炸寒单、宜兰头城抢孤等。 宜兰头城抢孤及烟火,摄影师:陈紫晴,来源:Google参与者从涂抹了牛油的孤柱开始攀爬,需仰赖团队合作,将1人顶到足以攀上孤棚的高度。图源:Google当然, 台湾不仅有妈祖,对于南部的台湾人而言,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更是他们世代敬仰的民间大神。 走在台湾南部的街头,郑成功的身影无处不在, 就连小小的一碗牛肉面,它的来历也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 郑成功像。图源:图虫创意不过,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 生活在台湾南部的人们并非没有地域上的骄傲。 作为南台湾的文化中心,高雄的实力不弱于台北。 以近代工商文明起家的它,虽身处南部, 却有着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传统+现代”文化底蕴。 打狗英国领事馆遗址,公有领域身处台湾北部, 以“天龙人”为代表的台湾人, 传统的气息似乎就没有那么深了。 在台湾北部生活的人们, 其祖先基本为近几十年移民台湾的“外省人”, 到台湾岛上的时间也不过三、四代。 在他们的文化中,都市的快节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 台湾新竹绿草湖鸟瞰。图源:图虫创意尽管台北在岛内经济是绝无仅有的NO.1, 但放眼全中国,台北与其他大都市相比难免相形见绌。 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逐渐另辟蹊径, 开始打造繁忙生活中的“小确幸”。 无论是在写字楼还是低矮的生活区, 咖啡、手摇饮(奶茶)、芋圆糖水填充了人们内心的幸福感。 比起祖国大部分地区, 台湾喝奶茶的方式五花八门。 既有像京、津一带茶楼听书就奶茶的, 也有在街头随便支起小摊直接手冲的。 开在台北松山文创的春水堂。图源:图虫创意春水堂人文茶馆卡片。图源:图虫创意常年生活在大都市圈的台北人, 似乎没有像居住在南部的人们那样以传统文化串联。 但纵观台北城市道路规划, 会惊奇地发现,每条道路的名字都包裹着浓厚的华夏风韵。 台北。图源:图虫创意台湾北部并不像南部, 保留有大量相对原始的史迹。 但中国大地上的另一座故宫, 台北故宫所藏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精品,也堪称无价瑰宝。 中国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图源:图虫创意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翠玉白菜。图源:图虫创意相当于台北后花园的阳明山, 在取名上亦尽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阳明山原名草山,阳明之名,取自明朝理学大家王阳明。 台湾阳明山绣球花开。图源:图虫创意台湾内部的南北划分, 让生活在中西部以及东部地区的人们有些无奈。 毕竟,他们哪都不沾。 尽管在地域文化上, 他们或许是被无形中遗忘的一群人, 但大自然对他们的恩赐, 足以让他们放下南北差异的偏见。 台湾嘉义县阿里山茶园。图源:图虫创意由于台湾地区山脉多在东部, 西部除了北部和南部因文化差异暗自较量外, 生活在中西部的人更热衷于回归农林。 而自然形成的中西部冲击平原, 又为回归农林的人们带来肥沃的土地, 使其得以耕种出各种填饱全岛人民的水稻等农作物。 同样,在台湾东部生活的原住民, 尽管土地不如中西部肥沃, 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在面朝太平洋的一边,原住民除了能享受丰富的水产资源外, 像夏天啤酒泡沫的海浪也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风光。 花莲东部七星潭。图源:图虫创意当然,在台湾岛之外,澎湖、金门、马公等岛屿, 也未曾加入南北“内斗”中。 作为距离祖国大陆最近的金门,是全台湾唯一种植高粱的地方。 因此,它的支柱产业也与岛内差异较大。 在这里,由于过去的一些历史因素, 以炮弹外壳制成的钢刀,堪称一绝。 4.市井台湾 今天,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中, 人们经常能够买到手抓饼、热狗等小吃。 实际上,这些小吃最早都诞生于台湾的夜市中。 在台湾,夜市承载了数代人拼搏、奋斗的精神, 夜市文化长盛不衰。 台湾夜市。图源:图虫创意台湾的夜市最早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 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台湾当地就业紧张。 于是,越来越多的“外省人”走上街头讨生活。 卤肉饭、肉羹汤、蚵仔煎、臭豆腐等便宜又热销的食物 瞬间占领了街头,久而久之,形成了繁荣的台湾夜市。 在这场长达数十年的夜市发展历程中, 夜市文化也逐渐生成。 今天,台湾的夜市文化所承载的不只有沿街摆卖的小摊小贩, 它更像是一个融汇多方人文的生活圈, 更是当地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如今,台湾夜市从北到南比比皆是。 每当夜幕降临, 台湾各地都会有那么几条相对集中的小吃街被封闭起来, 不准汽车通行,让人们尽享夜市摊贩间的烟火之气。 台湾夜市。图源:图虫创意当然,在台湾市井烟火中, 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元素:人。 虽然台湾的族群决定了他们在生活风俗和习惯上的不同, 但讲究人情味,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不会轻易引起冲突。 因此,在台湾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 就是“谢谢”。 无论是简单递个东西还是消费后结账, 亦或是问个路,在顺利指明目的地之后, 台湾人总会发出内心中真诚的“谢谢”。 台湾夜市。图源:图虫创意除了“谢谢”之外, 在通行捷运(地铁)的台北,上下班高峰, 大都不会见到人们挤车厢的情景, 即便人们时间很赶, 但看到车厢差不多满之后, 仍然忍住前进的脚步,安静地等待下一列车。 台湾路口。图源:图虫创意站在前路茫茫的十字路口上, 台湾,始终牵挂着亿万人心。 今天,不论往事今人, 笑看岁月红尘, 只为品读,最美的台湾。 你好,台湾! 阿里山小火车。图源:图虫创意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xw/137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