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HuangHeCreativeWriting

黄河文创

与您同行

从青训班走出的将军

纪实散文

吴新友

他13岁时参加地下组织,15岁在安吴青训班学习,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参加了西北解放军战争全过程,负伤四次,医学鉴定三等甲级残废。他还参加抗美援朝,炮击金门。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等多种荣誉纪念章。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的名字叫傅子良。

傅子良(—年)蒲城东陈人。看看他的人生经历。

★走向革命★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地区,中国人民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抗战的宣言。十三岁的傅子良,在进步人士的宣传鼓动影响下,秘密地进行革命活动,在邻村好友张桂生支助了五块大洋的情况下,毅然离开家乡,来到泾阳县云阳镇安马村加入了共产党人举办的青年训练班。这是红军长征落脚到陕北延安后,举办的一所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朱德、张闻天、任弼时、陈云等同志在红色青年培训班讲过课。傅子良在这里聆听了几位领导人的讲话、报告,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接受了中国革命的教育。泾阳培训结束后,组织派他去了延安,十六岁时由陈云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转战在陕北这块神圣的地方,在留守司令部的指挥下,他担负着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抵御敌人★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时和时分”的形势下,一大批爱国主义者和有文化的进步人士,从全国各地不同渠道秘密奔向延安革命根据,周恩来副主席,指示延安留守司令部,一定要保护好爱国人士与进步青年。傅子良担任边区留守部队的骑兵营营长,担负起这一重任。

在一个黎明的早晨,他率领骑兵营,接送转移在白区搞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孙作宾与进步人士丁玲等三十多人,到延安途中,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被国民党马步芳的军队四面包围,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万分危急的情况下,面对几倍的强敌,傅子良不慌不忙,指挥骑兵营沉着应战,正在这时,气候发生变化,原来陕北秋冬时节,天气变化无常,这时突然起了雾,霎时,大雾弥漫了天空,能见度只有十来米,“天助一把之力”。营长傅子良当机立断,抓住有利机会,迅速果断地作出决定,指挥每匹骡马驮一个人,在敌人乱枪之下,趁着大雾天气,迅速突围出去。

在突围的过程中,傅子良的警卫员被敌人乱枪打中了要害部位,从战马上栽了下来。为了迅速摆脱敌人,完成护送任务,傅子良都来不及多看一眼倒下的战友,来不及向倒下的战友告个别、行个军礼,急忙指挥所部人马匆匆突围而去。

这些人解放后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也有的和他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傅子良回到陕西,作者付沙柯有幸陪伯父傅子良看望了当年被他护送的原青海省长孙作宾。两人见面时,孙作宾紧紧抓住傅子良的手,激动万分,孙老说:“当时,是你救了我们呀,要不然就叫马步芳军队打死了。”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傅子良经常提到牺牲了的警卫员,还委托民政部门查找他的家乡,始终没有找到,只记得是陕北人,这成了他终生难忘的遗憾。

★兄弟相逢★

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西北战役的全过程:保卫延安、洛川战役、宜川战役、荔北战役、永丰战役、扶眉战役、西府战役、兰州战役与战斗。这些都有真实的照片做记录。

打永丰时,王震将军指挥解放军以一个纵队的兵力将敌人包围在永丰城内,敌人凭借有利的城墙工事,先进的武器进行负隅顽抗,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艰难,团长、师长都亲自在一线参加战斗。傅子良率一个加强营从耀县南下,负责打敌人的援兵,阻止敌人增援,这次是夜间急行军,当时他的指挥所就驻扎在二姑家的村庄,他从村上老乡口中得知,此村庄离自己家很近,但为了战斗,顾不得到家里看一下多年未见到的父母,也不能告知家人自己的情况。

战斗结束以后,通过秘密联络员,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父母,这时家里人才知道他还活着。

随着形势变化,解放军大反攻开始,他跟随西北野战军,沿陇海铁路消灭国民党军队,直至甘肃兰州。在解放兰州时,特别是狗凹山的战斗中,因胡宗南、马家军多年修建的防卫工事坚固,加上敌人装备精良,解放军一时拿不下该山头,战斗势态对我军十分不利。担任团长的傅子良凭着自己多年的战斗指挥经验,为了鼓励士气,他枪一挥,大喊一声:“跟我上!”第一个冲在最前边,战士们一看,随即呼喊着冲了上去,终于拿下了敌人占领的山头,在冲锋的过程中,无数勇敢的战士倒在了冲锋的途中。傅子良也多处负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的耳边穿过。这次,一个团就剩下他和七个战友。以后回忆到此战时,他的心情非常沉痛,。

狗凹山战斗后,他医院,治疗枪伤。那时兰州城刚刚解放,敌人的残余势力还时常偷袭破坏,兰州城区还时常发生零星的枪战。

恰巧刚从学校毕业入伍的付志敏也随部队来到兰州,接管国民党的兰州中央银行,当时城区战斗刚结束,单位安排付志敏和战友打扫战场,把一些国民党死兵、死马扔到沟壑里进行处理。这时,医院的傅子良团长在黄河边巡查,突然他们听到一帮子年轻士兵谈话,带着浓厚的关中口音,于是他就上前问一个年轻士兵:“小伙子,听你们说话,带着关中口音,你们是关中人吗?”“是的。”“关中那个县?”一个年轻的士兵回答:“我是蒲城人。”“蒲城那个乡?”“东乡。”“东乡那个村?”“洛西傅家庄。”“你认得你们村的傅老九吗?”“那是我大。”“你叫什么?”“傅志敏。”傅子良一听,这个年轻人竟然是自己多年没有见过的弟弟。于是,向前迈了几步,抱住了弟弟。哽咽着说:“志敏呀,兄弟呀!我就是你哥哥子良。”子良离家出走的时候,弟弟志敏才四岁,十几年没有见过面,更不要说认得了。围观的战友们既兴奋又惊奇,兴奋的是多年不见面的兄弟终于见面了,惊奇的是兄弟二人能在这偏远的西北高原,远离家乡的黄河岸边,解放兰州的清理战场中相遇。志敏告诉了家里的情况。兄弟相逢以后,专门照了一张合影作为纪念,照片后边写着“三十八年摄于兰州”,作为兄弟相逢的纪念。兰州解放后,子良的部队就在甘陕、宁夏一带剿匪,部队驻扎在甘陕平凉。在这里组建了家庭,妻子当时是他的秘书,能打枪、骑马、性格耿直,是一个巾帼英雄。

★朝鲜战场★

一九五零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中国组成志愿军,在彭德怀将军指挥下,傅子良率部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每当他谈起此战争,总有说不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他的部队是以打阻击出名的,特点是行动快、战斗力强。在一些战役的关键时刻,就被派出去搞突然袭击。在朝鲜青城山上甘岭战役中,敌我双方进行胶着的战斗,指挥部将他的部队拉上去,在这次战役中,他率部阻击敌人,在敌人的飞机大炮轰击下,他指挥沉着应战,坚守阵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部分部下长眠在异国他乡。战斗中,他也身负重伤,被战士救了下来,转移到国内治疗。

他身体恢复后,西北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推荐他去南京刘伯承任校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校”学习深造,选送的学员都是经过了无数次战火洗礼、具有指挥才能的年轻干部,他当时胸怀远大抱负,准备把自己所学的军事知识,带回自己所在的西北野战军,大干一场。

★福建前线★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经济建设刚刚起步,这时,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准备窜犯大陆,国民党军队在福建沿海的金门等岛屿盘踞,向大陆发动攻击,时常发生炮战,形势十分严峻,战争一触即发。为了稳定沿海阵线。毛主席、中央军委紧急决定,从军校抽调一批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高级指挥员,充实到福州部队,加强指挥作战,这次他又被军委选调去福州部队。

后来听说韩先楚司令员向军委要求让他回兰州,讲到西北野战军的人应该回西北,但军委领导告诉他,一切听毛主席的决定。就这样,他离开了自己从走上革命道路、出生入死的西北野战军和最信赖的首长及亲密战友,离开自己的家人,来到隶属于华东野战军系列的福建。到了福建前线,部队驻扎在莆田一带,担任某师师长,28军副军长,上任以后,立即着手准备对台作战,指挥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在沿海岛屿进行不间断的作战。

在一九五八年那次炮战中,国民党一名中将指挥官,站在一艘大型舰艇上,指挥国民党军队进行进攻,敌人海面上靠舰艇、空中靠飞机,妄图登陆,袭击福建沿海一带。面对疯狂的敌人,他来到了隐蔽在树丛中的炮兵团阵地,指挥炮兵沉着进行还击,一发炮弹击中敌人指挥舰尾部,炮兵连长成贵仁根据炮弹落下的位置,立即伸长右胳膊,翘起大拇指,一只眼睛一闭,从新调整炮位距离与位置,然后左手往下一按,命令炮手“放”,这一炮击中敌人指挥舰,顿时舰上冒气烟雾,傅子良戴着望远镜看到了舰上一片狼藉。敌人指挥官害怕炮弹再落下来,抛下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急忙仓惶逃离。从此以后,只要他的炮兵部队的炮声一响,国民党士兵闻风丧胆。

这次海战后,成贵仁被提升为炮团副团长。他所在部队在立了大功,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中央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人民日报还刊登了毛主席接见他们的大幅照片。

★驻军晋南★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苏联对中国进行挑衅,发生了珍宝岛战斗,中苏边境形势严峻。当时在我东北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中央军委紧急调动沿海有着过硬的战斗经验部队,迅速北上,充实北京军区,当时他所在的28军,听从调遣,告别了福建沿海,驻扎到山西省晋东南一带,根据军委命令,该部队的作战区域在大同以北,军指挥机关驻扎在临汾市,部队秘密到达后,很快开始陆地战斗训练。这时北京军区集中了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英雄部队准备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打一场大仗。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加之他年事已高,按规定离休了,离开了自己戎马一生的的军队,一家搬迁到杭州市军区第五干休所,在那里度过了晚年。老部下陕西军区司令员杜建海给他的题词:献给尊敬的傅子良首长

革命先锋人民功臣

二十八集团军老战士杜建海

注:本文由傅沙柯叙述吴新友整理

作者简介

作者吴新友(—)陕西蒲城古镇新村人,笔名易室居者。著有《新村史话》《新村吴氏宗谱》《家谱与庆典》等。长篇博文“新村抗日英雄谱”被《抗日战争在白水》一书收录,长篇博文“蒲城腹地‘白水新村’”被《记住乡愁–蒲城村落》一书收录。《大寨参观记》《社教运动的经历》被《陕西文史资料》收录。常在省市县文史刊物书籍发表文史资料。常在报刊杂志及网络发文。

点下面链接阅读了解:

《百姓传奇》征文评选公告









































中科白殿疯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xw/16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