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厦门看金门,看到了历史的伤痛 远山狼声 年7月,生平第一次来到厦门。时代的变迁,城市间距离在缩短,过去从台州到厦门,须先坐汽车到福州,再转乘火车到厦门,耗时一整天,而现在乘动车只要三个多小时,十分快捷、方便。 没来厦门时,只知道厦门是个濒海的美丽城市,估计与大连、青岛差不多,到了厦门才知远非想象那么简单。她不但有碧蓝的大海、整洁的街道和颇具特色的城市建筑,她的魅力在于海岛城市的独特风光,在于现代史上发生的沉重一幕-那就是金门炮战。 金门炮战,这是国共之间、世界两大阵营之间博孪的产物,厦门和金门因此成了世人瞻目的焦点。炮战,从“万炮齐轰”到“三打三停”,直到年1月1日,美国通知台湾,结束外交关系,终止双方“共同防御条约”。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炮战才算结束。 金门、厦门“鸡犬之声相闻”,却因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经历了相互用“炮弹语言”交流的时代,又一步步走到“小三通”,直至今天的“大三通”。通过这“两门”,透视出台海风云变化,折射两岸关系发展的轨迹。 从厦门的角屿岛到金门的马山,这是两岸间最接近的两点,米的距离,从前我们要绕道香港,转飞台湾,再到金门,历史轨迹弯弯曲曲,兄弟天各一方,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一个悲剧。 令人欣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能够从大陆走进台湾,一个重大的突破。特别是年胡连会后,两岸加快了交流与合作的步伐。“小三通”从厦门、金门这“两门”开始,开放大陆居民到台湾旅游也从金门开始。“大三通”实现了多少人的梦想,这是祖国和平统一的曙光。 据九十年代中期到过金门的人讲,那时金门的战地气氛还很浓,到处是标语、军事设施,“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幅标语多处可见,但两岸间广播喊话已经停止,有了和缓的气氛。但金门长期作为战地,经济和民生发展,比起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厦门特区,差得不是一个档次。金门的老百姓,对大陆很友好。当时“两门”联系还不是很密切,但通过渔民之间往来,很多金门人娶了大陆的新娘。“两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了原来的血缘。金门还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金门的民俗村,保留了不少金厦历史文化遗迹。特别有趣的是,由于炮击金门后,落弹很多,用炮弹皮生产了很多金门菜刀,锋利无比,竟成了旅游名品。还有金门的贡糖、石狮子,都让人感到“两门”之间的文化联系,不会因时代的变迁、政治的隔阂、军事的对峙而被割断。 金门炮战,有很特殊的历史背景。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统一,台湾蒋介石也坚持这样一个理念,所以这场炮战是内战的继续,通过“炮弹语言”,表达出在追求统一这个大原则上,双方是一致的,一方标语“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另一方口号“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金门炮战,是中国现代史上因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内部战争,到今天演变成两岸之间的和平交往,“两门”在两岸关系上当写上浓重一笔。因为“两门”之间的联系折射出60多年海峡两岸关系一个漫长的走向,这种走向正像两门对开所显示的一个趋势:门开了,光明会大量的进来;门开了,双方能更好地交往;门开了,两岸之间的前途一定灿烂。 “两门”被冲开,是两岸有识之士、两岸人民共同推动的结果。金门的开放,相当程度上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谁推动的?是海峡两岸的人民在推动。比如探亲问题,年蒋经国开放两岸探亲,台湾老兵迫切回家的愿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后两岸渔民的小额贸易变成了正常的两岸贸易,也是老百姓在推;金门变成观光旅游区,避免出现战争,避免成为军事对峙的地区,也是台湾的“民意代表”,特别是金门的“民意代表”和当地的行政官员在推,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愿望。 金门包括马祖地区的民众都强烈希望统一,希望两岸关系改善,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没有丝毫含糊。但掌权的部分台湾当局政治人物和政治势力,否认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阻碍了两岸的进一步发展。但我们相信,历史发展到今天,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两岸和平统一的方向。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