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米格墙(2) 3 刘玉堤,原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年8月25日空战的地面指挥,当年的空九师副师长。 刘老的会客厅内,醒目地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一副对子,运笔刚健道劲:雄鹰高而健老骥寿且康 我还注意到了,厅内饰物,多为各种型号的飞机模型和姿态各异的鹰的工艺品,主题鲜明地提示主人曾与天空结下过不解之缘。 刘老年过七旬,但万里云天铸就的豁达开阔性格不改,在电话中一听说我想聊聊空战,立即答复:“我早离休了,时间有的是,只要你方便,欢迎现在就来。” 刘老学飞于东北老航校,属于人民空军的“黄埔一期”。“老航校”们毕业后悉数走上了抗美援朝 线,战死者长眠矣,生还者大多成为传奇式的空战英雄。刘玉堤乃其中 人物之一,与原空军司令员王海并列,保持着空军击落击伤敌机9架的 纪录,其中,击落6,击伤3,有8架是美国飞机。 似乎比较好理解了,年,别人的战斗任务都是一级一级按系统下达的,而他刘玉堤的作战任务是刘亚楼一封加急电报直接下达的。刘亚楼把他摆到距金门仅40公里的漳州,意图再明显不过了,此战,人民空军不光要准备同从台湾岛上起飞的三百架国民党飞机一决高下,还要准备着同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三百架美国飞机再论短长。 次同美国人打,心里没一点底数,升空的那一刻,他咬住嘴唇发狠:老子38年当八路,多少枪林弹雨都闯过来了,你美帝国主义算球啥。俺不认识你,你有一个脑袋两只手,俺也有;你有一架飞机,俺也有,今天,就鱼死网破拼拼看!心理状态,是革命英雄主义加拼命三郎主义加二杆子劲头的混合体。空中幸会“双料 ”戴维斯,几个回合殊死斗,戴氏两个横滚接一个倒扣,动作娴熟一气呵成,潇洒自如飘逸远遁。不由暗暗赞道:狗日的,飞得真他娘棒!按下机头从米追到几百米,死活撵不上,还险些撞了山,但也挺高兴,不管怎么说,今天是我打你。下来了就和同志们反复研究,琢磨在空中的每一个动作,非得对“没撵上”的教训有了几分心得才罢休。果然,第二回就打下一架来。眼瞅着敌机着火冒烟往下砸,乐得双手忘了操纵飞机一个劲拍巴掌,嘴里“噢”、“噢”地嚷起来。落了地,同志们都羡慕他夸奖他,他却一点也不骄傲满足:这回是第五次开枪才打掉的,为什么前四次没打上?又和战友反复研究,直到对失误有了几分心得才罢休。如此这般,每打下一个美国佬,便总结一番“教训”,飞行技艺竞有了惊人的长进。蓝天角斗场上,倒栽葱的敌机是飞行员拿命搏来的“金牌”,他成了 空军得“金牌”的大户。 刘老同国民党空军只有一次亲自过招的机会。那天,一架RF-84利用云层作掩护,向着机场鬼鬼祟祟飞来。早听说国民党同行的飞行术好生了得,他要头一个上去学习讨教。一招一式地“切磋”了两分钟,RF-84不支,一个鹞子翻身,打开加力,循来路贴山尖夺路狂奔。他大步流星紧紧追赶,机关炮作连珠发,攻击角从45°一直打到了0°,看得真真切切,逃窜者的翅膀给凿了好几个洞。战报报上去,刘亚楼的贺电拍过来。全师上下群情亢奋,增强了打国民党空军的信心。唯有他对自己战绩表击伤栏内新填的那个符号☆不满意,逢人便大谈“深刻教训”:米格15速度没RF-84快,这个没办法,但在米距离上使用固定光环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告诫大家”今后超过米都要使用活动光环,把敌机套牢了再开炮。 “打了胜仗找教训”,这就是刘老保持“九连胜”的秘诀。我对如此思维逻辑感到有意思。 此逻辑对8月25日空战是否也适用?我问刘老。 当然。 空战的一个特点是交战双方时刻都在变换着位置状态,飞行员要根据高速动态的敌情我情进行一系列的判断、作动作,获胜方只能讲在关键的一秒钟内把握住了战机,却不敢讲所有的空中处置都是 正确。因此,总结一次战斗,通常的“打了胜仗谈经验,打了败仗找教训”的思维定式就显得很不够,如果能够更换一种思考方式——打了胜仗既谈经验也找教训——大概更有利于战术技术的提高吧。我同飞行员讲这个道理常常拿足球赛作比喻。经过一场快速运动的混战对抗,进球多的一方赢得了胜利,但胜利方却不敢讲场上每一个判断和动作处置都正确没问题。我以为,能够认真总结赢球之后还有什么不足、教训的球队,才有可能“长球”和继续赢球。 年8月25日空战,毫无疑问,是我方一次胜利的空战。我们打掉他两架,数字准确。国民党说打我们3比1,他乱吹。年,我的空九师没有一架被他击落。当时,为了政治需要和鼓舞士气,他瞎吹一气罢了,但以后再吹就成了笑话了。 我们击落他两架,都是刘维敏同志一个人打的,别人没有机会开炮。这个同志确实英勇,凭他的技术、飞机性能和所处情况,如果他看到敌众我寡,决心主动摆脱敌人,轻而易举,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退出战斗的。但他绝不临阵退避,单机与敌4机格斗,从机场东南打到机场东北,打到敌人也只剩下一架单机,相当了不得呀! 战争的样式有千百种,可以说没有哪一种像空战那样残酷、激烈、紧张、刺激。空战是两架飞机在天空中成双捉对地短兵相接白刃格斗,较量的是飞机、技术,更是精神和意志,谁英雄谁狗熊,几秒钟之内便见分晓。刘维敏同志在人生的 时刻,生命迸发出耀眼的光彩,一下子便映照出此人“真英雄”的肝胆和本色来。 但严格讲,“8?25”空战又是一次教训深刻、惨痛铭心镂骨的胜仗。 首先,空空、空地协同有问题。那天,汕头十八师起飞一个大队到漳州本来是支援我九师作战的,但事先没有协调好,没有人通知我十八师带队长机的呼叫代号,加上无线电又乱,致使十八师大队始终和我没有联络上。当时空中可是乱了套了,九师、十八师两个大队在漳州机场上空发生误会,已经互相拉圈占位准备攻击了,我不得不跑到指挥所外边目视指挥,一边喊九师的飞机,一边叫十八师大队赶快离场,还得联络高炮,注意力全在防止自己人发生误会上面了,场外刘维敏报告正在空战压根就没有听到。要不是十八师大队跑到我的头顶来“捣蛋”,我们指挥会顺利得多,可能不致于造成刘维敏单独对付几架敌机的不利局面。自然数百架飞机在很短的时间内集结在一隅,各部队间作战协同本来就是一篇大文章,非经多次演练磨合也难以很快达到默契,而临战状态下又不可能进行这样的演习,这就使得“8?25”那天混乱的出现带有必然性。好在胜利并没有遮掩教训,失误立即引起了各方面重视,加强各部队间协同的许多措施很快出台,空中敌我机识别问题,飞机转移本基地空域的联络、指挥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第二,是空、炮协同方面有问题,且问题严重。我空军大规模入闽后,已发生多次高炮向自己的飞机开火的险情,而这一仗,自己的高炮真把自己的飞机给打下来了。即便我们打掉了两架敌机,但我的九师和整个前线也没有一丝喜庆气,一个好好的战友无谓地牺牲了,谁还能笑出来。 我的战况报上去,北京彭老总高度重视,当即要求刘亚楼和炮兵司令陈锡联一起赶到漳州,在空九师师部召开了“歼击航空兵与高射炮协同作战”现场会议。会上,刘亚楼发了大脾气,几次拍了桌子,把高炮骂了个灰头土脸。到会的人,包括我在内,也都情绪激烈地批了一通高炮。但很快,大家脑袋也就冷静下来了,发火归发火,关键问题还是要认真总结教训,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严重事故。 教训在哪里? 一般来说,在大规模的战争行动中,特别是在航空兵部队与高炮部队协同反击敌人大机群轰炸扫射的时候,要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高射炮兵 不误射我机,是很困难的。反过来说,在直接支援地面紧张战斗情况下,要做到在任何时候都保证我轰炸机或强击机 不误炸我地面炮兵或步兵阵地,同样也很因难。但是,这次战斗所发生的高炮误射我机事故,并不是属于上述情况,而是出于我们主观上的缺点错误。因为当时我们仍在照搬延用二次大战根据螺旋桨飞机所拟定的组织空、炮协同的条文,机械地规定在一个空域中区分出高炮打这一批、歼击机打另一批敌机,甚至规定高炮通过火力拦阻来分割攻击我机的敌机。其实,在现代作战条件下,喷气式歼击机活动范围广、高度高、速度快、机动性大,空战中时东时西、忽高忽低,瞬间可由一万米高空下降至几百米低空,°转弯半径一分钟就是几十公里,显然,硬性地划个空战的空域以及规定空域的高度来限制歼击机与高炮进行战斗协同,必然会因敌我识别不准确、通信联络不及时而导致误射我机。刘亚楼说:武器已经发展到来复枪、马克沁了,战术战法却还停留在长矛大刀土枪土炮时代,打起仗来不出毛病才见鬼哩。要快快研究,把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规旧则统统丢掉。 另外,长期以来福建上空只有国民党飞机活动,前线的高炮部队一直处于单一兵种对空独立作战,见了飞机就打已成习惯。我空军入闽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敌我飞机都在空中活动,战斗已经转入高炮与空军协同作战。可有些楞头青高炮指挥员并没有树立以歼击航空兵作战为主的思想,仍然习惯于“见了飞机就开炮,打不着也吓他屙一裤兜尿”,造成了误击事件屡禁不止,时有发生。 这次会议召开得非常及时且富有成效,会议拟定了 的“空炮协同作战四项原则”,我还记得主要内容是:1、如敌我飞机正在空战,地面高炮不要射击。2、如本区上空没有我机只有敌机活动,应由高炮对敌作战。3、如故机对地轰炸,则不论天空有没有我机,高炮都要对敌开火,但要注意识别敌我机。4、海岸沿线的高炮部队,因掌握我机情况有困难,所以除非空中飞行器向保卫目标发起攻击,应予射击外,对一般过往空中目标均不要开火。 这四项原则大刀阔斧地破除了苏联军队战斗条令不适合中国作战情况的“戒律”,兼顾了歼击机与高炮的战斗职能,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两个兵种协同防空作战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这以后,整个前线再也没有发生高炮误击我机的事情。 总结战争就是这样,“经验”宝贵,“教训”有时更显宝贵,因为,吸取“教训”往往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捷径。这些年,我常常回忆起刘维敏同志,怀念他也感谢他,他不但以英勇无畏的精神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也用鲜血的付出为后继者们换回了代价昂贵的安全保障。 补充一点,当年防空作战高炮处于附属地位,报纸上一直在宣扬飞行部队,却很少提高炮,这有点不公平。实实在在,我们的高炮部队干了不少活,死了不少人,也打下了不少敌机,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一抓一把多得很。建议你不要光写高炮把自己人打下来了,还要多写他们把敌机揍下来了。我们空军入闽前,他们已经击落击伤了几十架,战绩相当辉煌呀。 九十年代,某台商到广州谈生意,在某局长家中抬眼看到了刘玉堤的狂草题赠,惊讶道:贵舍如何有得刘将军手书?局长道:实不相瞒,本人曾在人民空军服役,刘将军乃老首长也。台商啊呀呀大叫:敝人也曾在台湾空军供职,免不了对大陆领空多有冒犯,与刘将军在空中交过手,被刘将军击伤,侥幸走脱,大难不死,苟活至今,惭愧惭愧。如有缘与刘将军一晤,叙拼杀之旧事,结和解之新谊,实乃三生有幸也。 刘老在北京获此信息,笑道:好嘛,欢迎他来,我正想进一步核实当年的作战情况,印证到底为什么没能把他打下来呢。 永远不会在已有的成就胜利面前仁足,终生都在把“失误”、“教训”当作攀新胜利的绳梯,不断地追求驭天术的更高境界。我相信,只要再给刘老年轻和机遇,他就一定能在自己的战绩表上再添上若干个★。 4 9月8日,台湾空军一反“8?25”之后近两个星期的谨小慎微,两架RF-84侦察机前出开路,4架F-86居中保驾,12架F-86威力镇后,呼呼啦啦直闯大陆,完全没有先前窜入侦察时的那般偷摸鬼祟,而是拉开了叩门叫阵逼人开打的架式。事后获悉,美国空军副参谋长李梅将军将于该日赴台造访。因过去数次空战“战果”均不理想,引起了美国人的不满,台湾空军决心于是日组织其主力第五大队之精干飞行员,寻机一战,无论如何都要打出个样子,“给美国人看看”。 9时26分,我警戒雷达在金门以东公里处发现敌机8架,航向度,高度米,向我汕头方向飞行。9时33分30秒,汕头雷达发现该批敌机可能不是8架,而是12架,以公里/小时的速度侵入汕头。此外,还发现有多批敌机在金门上空及台湾海峡活动。 9时44分40秒,晋江空指命令汕头空十八师五十四团待命之8机起飞迎敌,由师负责具体指挥。我机群阵容为:一号机团长王保钧,二号机团领航主任孙辉远,三号机团射击主任何尔玉,四号机飞行员董小海,五号机大队长赵德安,六号机飞行员黄振洪,七号机中队长高长吉,八号机飞行员张以林。稍加留意便会发现,“七?二九”首创空中3:0的四位人物尽在其列,反映了大陆方面力求打有把握之仗再创佳绩的预期。 战后总结分析,既然从雷达上看敌人处于-米高度,就应该估测到,敌人可能是多批处在不同高度,总数不止8架。即使敌机就是8架,我仅以8架对之,也没有体现战术上应集中优势兵力、以多胜少的原则。实际上,我机起飞20秒后,雷达已判定敌机是12架,但地指仍未令后续梯队继续起飞以争取达成兵力上的优势。究其原委,竟是担心起飞太多吓跑了敌人反而打不上的求战心态在作祟,同时不可否认,轻视敌人、认为起飞太多反而难以指挥、掌握部队的想法也占有一定比重。 空中作战确实不比地面战斗,单纯的数量优势有时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达成歼敌目的,这大概也是每每强调集中优势兵力而优势兵力始终难以集中的根本原因。但不论对打高技术现代战争的“集中优势兵力”作何种理解,在敌机准确数目无法判明的情况下,把其4架当成8架、8架当成16架来进行处置,多起飞一些我机以免处于劣势总是对的。此役我机劣势太多,普遍认为是为误算。 我机起飞,向着东山岛方向爬升。其时总云量10,层积云云底高米,风向西,风速10米/秒,能见度35公里。老天爷把一个适宜空战的天候公平地给与了交战双方。 9时51分,带队长机报告在右上方发现敌机。师指令:不要管他,高炮准备打,你们编好队爬够高度,不要仓促投入战斗!此时师指的战斗决心是:敌机已经逼近,我机高度、速度均不够,宜先由地面高炮接待不速之客,我机可在东山岛上空株守,打回窜之敌。 9时58分,敌我机群在南澳以北遭遇。此时敌机18架,我机8架;敌高度1米,我高度10米且正处于上升状态;敌速度公里/小时以上,我速度公里/小时。雷达显示敌机航迹:9时54分敌在汕头东15公里处左转弯改航70°。56分20秒改航90°,向着台湾方向飞去。原以为敌遭我高炮射击后准备返航呢,却于58分40秒突然左转弯°,调头重返东山岛空域。敌人的这一举措表明他已发现了自己在数量、高度、速度方向都占尽了优势,定下了打的决心,准备给我一个突袭。我地面侦听也听到了其空中指挥员得意地说:这是个好机会,下去! 空战打响,持续了6分钟。26架敌我机在空中你追我咬,拉升俯冲,把好端端一个天空搅成了一汪浑水,扭成了一团乱麻。 机群混战,像每秒钟都在打散了图形重组的万花筒,要想把其中所有构成要素都在高速运动着的整体过程说清楚,只有采用分解法,从飞行中的个体入手,去考察它变化中关键典型的细节,去考证伴随它发展前行的时空。 我一、二号机战斗经过 我机群在南澳北面按地指命令作左转弯动作时,发现前方有2架拉烟的敌机,判断距离70-80公里,后发现敌机也正在左转,双方距离骤然缩短至20-30公里。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一号机向机群通报:左上方有2个,看到没有? 五号机报告:看到了。注意,后面还有2个。 一号机下令:投副油箱,准备打! 仍在爬升的机群向着居高临下俯冲而来的敌机迎了上去。 一号机本来已经左转准备攻击敌长机组,听到五号报告后面还有,便决心放过敌长机组而攻击僚机组,尔后,再打敌后续梯队。即令:“五号机掩护,我和二号攻击!” 现代喷射技术的问世,已使人操纵着一门火炮能以2倍多音速的速度在空间移动运行,也使得空中决斗时间反比例地成倍缩短,往往几个回合数秒之间便得出了结论。无数次的战例表明,投入战斗的时机和最初的占位态势越来越是决定空战胜负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次空战,我机处于同敌遭遇、不立即投入战斗就会吃亏的情况下,索性先下手为强,果敢地先敌投入战斗,以积极寻找同敌人作战的办法来应付不利情况,而决不在敌前采取消极的办法来摆脱被动地位,处置是对的。但是,从实战的最终结局看,我方在掌握投入战斗的时机上仍有严重的缺憾,因为,敌 双机与第二双机之间距离约在米左右,梯队之间的距离为米以上,此种大纵深战斗队形,易于实施机动和相互支援,并可造成我搜索、发现敌机的困难,不易了解其全部兵力。战斗经过正是这样。我空中指挥员求战心切,过于急躁,刚刚发现敌 梯队,未待继续查明敌情,观察全局,就带队投入战斗,一个左转弯动作,咬住了前边的敌人,却把屁股甩给了远远跟进的敌第二、第三梯队,整个机群立刻受到了敌人的咬尾威胁,处境极为不利和被动。试想,如能洞悉敌人的狡猾,避免仓促插入敌纵深配备之编队中间,放过敌人施放的“诱饵”,专打其 梯队,整个局面恐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一、二号机紧迫敌僚机组不舍,当距敌米,投影比1/4左右时,咚咚开炮。敌机遭致攻击,即以左盘旋动作摆脱。我一、二号也猛烈转弯咬住不放。约转至°时,二号机突然发现自己有前方及左侧方各有一架敌机,赶忙报告长机“你后面有敌机要注意”。为保证长机安全,即压右坡度向右前方之敌机逼近,在投影比3/4时开火一次。敌知趣乖巧,一压机头俯冲开溜。此时二号机又发现自己尾后有敌机跟踪,遂来了一个急左转弯,与敌机打了一个对头,再右转弯寻找,视界里,不见敌机,也没有了长机。以后和五号机一起返航。 一号机进入攻击时的速度较小,当 次开炮未中继续尾迫敌人转弯时,由于速度更小,杆舵不一致,飞机失速,进入螺旋下坠。一号按要领操作,迅速改出。虽然掉了一些高度,仍看见敌机在作“S”转弯,并且作放减速板等摆脱攻击的动作。一号一心想要打落敌机而继续跟踪,在表速-公里/小时、比敌机低米的情况下连续开火两次,可惜手气不佳均未命中。此时,跟在一号机机尾后的敌机也向一号攻击一次。一号感到机身抖动,并看到有曳光弹在头顶流矢般划过,他意识到座机已被击中,压杆左右看了一下,操纵依然自如,不见任何故障,认为无大碍,竟未作任何规避动作,也不理会后面的敌机,而是继续咬定前面的敌机埋头准备攻击。他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后面的敌机抢先一步,二度发射,弹如飞雹,劈头砸来,一号机机身大抖,升降舵顿时失去操纵,接着座舱后面冒出黑烟,飞机如天石陨落、急剧下跌俯冲,速度瞬间达到公里/小时以上。一号清楚,“坐骑”已经伤及命脉,没救了。向地面报告的同时弹射离机,忽觉有物体离自己10余米,定睛看,乃一同弹出的飞机座椅。本能地用手摸一下背后的伞张开没有,手复原时,人体进入水平旋转,转速越来越快, 、手表、皮靴统统甩掉,五脏六腑和体内血液感觉也要从上下出入口甩出去似的,人有些昏迷。离地约0米时伞开,安全着陆于诏安附近的稻田中。 王保钧沮丧懊恼地坐在田埂上,等待救助。他的失利完全应了“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的典故,教训多多,主要是勇有余而谋不足,尚缺乏打实战的经验。但毕竟是在进攻之时中箭落马的,“战不避死,虽败犹荣”。 我三、四号机战斗经过 空战开始,三、四号机始终掩护着长机组攻击。突然三号机发现自己左后侧方有2架敌机咬尾,即以剧烈的左转弯动作反击敌机。敌见我机攻来,俯冲躲避。三、四号机重新向长机组靠拢时,再次发现左后方有两架敌机咬尾,便以同样的动作反击。四号机左后转弯相当剧烈,裹挟着翻卷的烟浪,如一条白色蛟龙猛冲敌机。敌惊骇,急忙分头远遁。 战后,部队上下对三、四号的反击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战斗总结认为:“当敌人的队形配置尤其在高度方面占有有利态势时,敌人就会进行坚决的偷袭。敌人是狡猾的,不可轻视。但我对咬尾敌机进行猛烈反击,敢打对头,遂迫使敌机队形不能保持,混乱四窜,不敢与我恋战。因此,只要我英勇顽强、积极作战,以我之长攻敌之短,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两个回合过后,三、四号机仍旧保持着编队。但接着又发现左后方向约米处有一架敌机跟随。四号即报告长机:“左后方有一个”。长机过于大意,回答:“没有关系。”但四号看到敌已很快接近射击距离,又急告长机:“快改平坡度!”三号迅速改平,脱离了险境。 战斗报告对四号倍加赞扬:“董小海同志虽系初次参战,但表现沉着勇敢、机智灵活。在敌机已接近有效射击距离时,一面紧紧掩护长机,一面及时提醒长机改平坡度。自己并以急蹬右舵、压右杆、带大下滑角的急转俯冲动作甩开敌机,使敌无法击中。” 董小海初试身手,便显示了将注定是一个成大器者,他于六十年代多次击落击伤敌机,成为令台湾头痛的人物。据传在台湾空军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许多弟兄不愿同他接仗,嫌他过于棘手。又一说也有不少弟兄希望有机会与他对决,因为,“击落共军董小海”将是极高的荣誉,方能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超 ”。 我五、六号机战斗经过 在一号机发现敌 个双机组时,五号机曾向一号报告:“后面还有,不只两个。”并带领本中队压坡度掩护长机中队攻击敌机。以后曾数次发现侧后有敌机运动,待调转机头准备捕捉时,敌似乎施用了某种遁术,已于云海中消失了踪影。听到返航命令后,又看到下方有6架敌机出海回窜。手脚有些痒痒,有一股冲动想越海穷追一番。但不敢违背禁令,只好作罢。在海岸线一带活动片刻,双双飞返。整个过程相对平淡。 我七、八号机战斗经过 七、八号机随五、六号机转弯时,发现左前上方有敌机。七号机即带上升角左转弯跟上去准备攻击,同时,突然发现八号机已遭敌机咬尾,便以猛烈的左急转弯反击。由于动作过猛,飞机仰角大于失速仰角,机翼发生了严重的气流分离,翼尖忽然向右倾斜失速,进入螺旋。按照改出要领做动作,但蹬满左舵飞机即向左旋转,蹬满右舵推杆,又向右旋转,始终改不出来。飞机坠落翻滚的速度越来越快,显然达到了每转一圈小于3秒的特急螺旋状态。 有过失速感受的某飞行员告诉我:开始,不觉得是人自己在转。而是天空白云大地山川在围绕自己不规则地迅速转动,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比到现代游乐园坐“过山车”要强十倍。后来,人就好像被固定在封闭的球形器物中,从高高的峰巅顺着陡峭的山坡往下滚,十个八个跟斗折过,便没有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的概念了,只有一个想法,快些把肚子里的所有零件杂碎一口吐个干净。 七号被失去操纵的飞机转得昏天黑地异常难受,知道已不可能改出,在0米高度跳伞,安全降落于黄冈城附近海面,被捞救。救上来了战友们都为他高兴,他却苦着脸说:“没打下敌机,又没把人民的飞机保护好,窝囊透顶……”首长安慰他:“别瞎想,啥金贵也没人金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七号机失速进入螺旋,八号机并不知晓,以为七号机在做下滑横滚动作呢,心说:老高啥时候练的这套功夫,飞得恁好。可是又不知道七号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即告七号机“改平坡度”。呼叫达10次左右不见回应,方知七号可能发生了问题,急忙推杆跟下去。在3米高度时,突然敌机一架,从左后方开炮袭击。八号一怔,敏锐聪明地急放减速板。大速度进入攻击的敌机一下子冲到八号机前方,一场生死追杀高空武打戏的两方瞬间调换了位置。八号兴奋地叫了一声“你小子哪跑!”打开加速器紧紧追赶。双方速度逐渐增大,高度愈来愈低,在距地面约米时,飞机由于速度太大而自动产生了很大的左倾斜,不得不放减速板减速。距离顿时拉大,眼看敌机就要向海面逃窜了,八号机咬牙跺脚,再打加速器,加油门,拼出全力死死追赶,在相距-米左右开炮4次。敌机尾部突然冒出黑白相间的浓烟,歪歪斜斜向着正期待拥抱它的大海冲刺,轰然进激起硕大的水柱。八号猛拉操纵杆,座机贴海面沿一条弯月形弧线向上攀升,瞥一眼高度表,指针仅指着米。一霎间冷汗四溢,方觉出好玄,再不拉起来,数秒之后便将与敌机一同赴龙宫了!返航着陆后发现飞机的垂直安定面及副翼上各中了一发F-86的12.7毫米机枪子弹。 关于八号张以林,最了解他的莫过于他的大队长和后来的团长赵德安了。 赵德安老人说: 张以林那个家伙,烟台人,长得膀大腰圆,性格脾气粗一点,张飞似的,一遇不高兴事,横眼竖眉,头发都炸起来了。这种人特别能打仗,一说敌人来了有情况,你要不让他上天,他是坚决不干的。9月8日那一天,他从汕头一直追,都快撵到金门了,指挥所问他位置在哪,他说:“不清楚,但我敲掉了一架F-86。”这个人其他方面都不错,可有一件事处理不大好,嫌自己的农村老婆“土”。其实他女人长得挺漂亮,就是没文化。他打掉敌机的事上了报纸,北京一个留学苏联喝过洋墨水的女人来信向“空战大英雄”表达爱慕之心,张以林这小子心里痒痒没经受住考验,竟鬼使神差和那女人哥啊妹地通起信来了。有了贡献出了名就想丢掉糟糠之妻?这还是革命战士男子汉大丈夫的作为呜?同志们不干了,都嚷嚷该给他处分。林虎师长亲自找他谈话,批评他喜新厌旧。他说,我没办法,就是看不上家里那个父母给我找的老婆,但坚决听组织话,向老婆道歉,不离婚。这小子还真行,说到做到,再不给北京那个女人写信,一刀两断了。师政委说,“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张以林过了这关就是好同志,拿他打掉的两架飞机将功抵过,不给处分!”张以林六十年代初生重病,诊断肺癌晚期,那时部队正在改装歼-6。记得我21医院去看他,人已经不行了,还老问:“我出院了能不能改飞新式战斗机?”我安慰他:“能,一出院就让你飞。”说这话时,我眼泪都快淌出来了。四天以后,25号,他去世了。唉。这小子,临到死前心里惦念的还是要飞呀! 9月8日空战,大陆方面公布的统计数字是双方各被击落一架。前线给北京的战报评估:“敌人在 优势情况下,能利用机会,争取对我攻击,但仍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而是打了一个平手仗,说明敌人所缺乏的是政治情绪和勇敢战斗的精神。” 8日下午,台北“空军总部”发布消息,称:当日空战:“共军被我机击落七架击伤两架后,几全军覆没,只有三架狼狈逃逸。刘宪武上尉一人击落匪机两架,梁金中中尉击落一架,另击伤一架,余钟提上尉、秦秉钧上尉、朱仲明中尉、朱贻钧上尉各击落一架,此外王涛中尉击伤匪机一架。他们是以勇敢机智和优良技术创下了 次击落击伤匪米格十七型九架的辉煌战果。” 台北“中央社”报道:“我英勇空军今天上午在台湾海峡上空击落匪米格机七架、另击伤两架的捷报引起热爱自由祖国的同胞们一片欢欣鼓舞的狂潮,报纸号外几乎人手一纸。军人之友总社今日代表全国各界以三百元赠予击落米格机的刘宪武等十四位空军英雄,申致慰劳之意。” 台湾空军原定9日晚在桃园机场举行盛大晚会,以示“庆祝”,后“空军总司令”陈嘉尚下令取消。究竟何故,本人至今尚未考证出个原委来。 保健·营养·滋补 赞赏 长按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 北京看白癜风 医院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