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湿疹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的父母亲先后回到厦大任教,走进了鹭岛这片依山傍海的秀美校园,我也随之出生在这个校园里。然而童年的记忆总是离不开防空洞,现在一时分不清脑海里关于飞机凄厉的呼啸声和炸弹的爆炸究竟是来自儿时最初的记忆还是后来荧幕上的电影镜头,不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头几年,福建的制空权是掌握在台湾军方手里,伴随着“反攻大陆”的叫嚣,海峡对岸的轰炸机、战斗机和侦察机袭扰厦门是常有的事儿,我隔着厦大托儿所的铁栅栏可以时常看到解放军和大学生民兵架设高射机枪对空演练的镜头!厦大校园里有纵横交叉的防空壕,从教室到食堂,从宿舍到信箱……简易的防空壕没有排水能力,壕内常常雨水淤滞,蚊虫与杂草衍生。 大约在年,厦大中文系级的同学在南普陀后山的岩洞里上课,突遭台湾军机的俯冲扫射,机枪子弹打在岩石上反弹到洞里,削掉了一位叫蔡荣明的同学的头皮,鲜血直流,蔡荣明同学经包扎后继续上课。 不久后,国家花了很多的财力和人力,在校园后山五老峰的花岗岩山体中凿出了防空洞,尽可能保证师生们的安全,科学楼、防控指挥部、敬贤楼等三个洞口随时吞吐着全校的男女老少。有时半夜防空指挥部凄厉的警报一拉响,父母即刻把我推醒,父亲拎着热水瓶,母亲拉着我,我手里抓着自己的小板凳,一家人深一脚浅一脚地随着左邻右舍黑压压的人流向国光三楼后面的防空洞转移,不能有灯光,细微的星光下依稀晃动着尖尖的枪刺,大学生民兵站在黑乎乎的路旁低声吆喝着:“快点,跟上!” 照片:厦大女大学生民兵在巡逻中 防空洞内是一个潮湿的世界,冬暖夏凉,但空气怪怪的,昏黄的灯光默默照射着洞壁上淌不尽的水滴,还有嗡嗡作响的鼓风机声。有的地方凿出了一个很大的空地,可以当教室的。我默默地昏昏沉沉地坐在小板凳上,不时地有人从面前走过,踩得铺着粗砂的地面沙沙作响……当期盼中的第二次警报声响起来的时候,人们都急不可待地站了起来,长松一气,第二次响起的警报叫“解除警报”,通知人们可以出洞了。走出洞口,第一感觉是久违的阳光照得头脑微微发晕,第二感觉是洞外的空气真好! 年8月23日下午17时30分,厦大的师生推窗可见远处南太武山至小金门的上空一片红光,仿佛大面积燃烧的晚霞一般,千万颗越海的弹道化成海天一色的天然大银幕上壮丽的奇观。由于弹落点都在金门岛上,隔海相望明显淡化了爆炸的震撼。师生们为这样的景观兴奋而惊讶,那场面与银幕上《攻克柏林》的炮火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当时已经6岁,是厦大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我们正排路队回家,人们大大小小一时间都驻足远眺,小朋友们还齐声高唱童谣“蒋介石在台湾两眼望晴天,咕呱咕呱没有办法……”五分钟之后,厦大防空指挥部响起凄厉的警报声,(以往大多是先有警报声,过了好久才有爆炸声的)幼儿园的阿姨这才如梦初醒,连忙赶鸭子似地把我们小朋友们赶向附近的防空洞。师生和家属开始有条不紊地躲进各处的防炮洞。又过了一刻钟左右,厦大防空洞里的人们开始感到有头顶和附近有沉闷的爆炸声,那是金门大炮还击时零零星星的弹落。 照片:在防空洞洞口的厦大民兵师 这就是轰动世界的“八二三”炮战,史称“第二次台海危机”。密集的炮火前后持续了85分钟,据统计解放军厦门前线部队共发射炮弹3万余发。金门军方20分钟之后有弱势的还击,发射炮弹2千余发,我们在厦大防空洞内隐约可以感受到弹落时的震响。控制料罗湾出口的解放军海军岸炮部队遭到金门方面的重点还击,位于围头的解放军海军岸炮第连的一号炮被金门的炮火击中起火,战士安业民在烈火中坚持战斗40分钟,周身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在护士哼唱的《海岸之歌》里悄然闭上了眼睛。厦门烈士陵园为这位普通士兵辟出了专门墓园,后来多年,我们少先队员都前往献花,听解放军辅导员讲《安业民的故事》。 年9月9日,金门的数发流弹落在了位于海岸的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附近,图书馆、物理馆和生物馆等几幢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化学系的谢甘沛同学受伤。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乃至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的高校举行了各种各样声援厦大的活动,莫斯科大学的学生几经周折,艰难地拨通了从莫斯科到厦门大学的长途电话,用俄语和生硬的汉语说:“我们和你们在一起!”田汉和梅兰芳率领中央文艺界慰问团从北京亲临厦大建南大礼堂慰问厦大师生员工,团员有徐玉兰、常香玉等顶级的戏曲大师,可惜我那时年龄太小,对梅兰芳等名家毫无兴趣,听不懂也看不懂那些没有打战的古装戏。 前来厦门慰问和体验生活的文艺家写下了大量的厦门见闻,诗人马铁丁显然不是最有名气的一位,也许这倒更激发了他写出好作品的欲求,于是他笔下的一首《厦门颂》一时脍炙人口,经作曲家瞿希贤的谱曲迅速传唱开来,“厦门,厦门,你是英雄的城,千里海涛万里浪,你屹立在祖国的国防线上。大炮雷轰金门岛,打得敌人魂飞胆散,万里长空雄鹰飞,屡建奇功震四方,神勇快艇擒敌舰,威名天下扬……”这首歌后来一度数年成为厦门人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至今令众多“老厦门”耳熟能祥…… 照片:白城海滨厦大民兵海防哨 著名电影演员冯詰朗诵了田汉写的诗歌——《厦大诵》,“温室不能育大才,大才必须经得起暴雨和惊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到厦大拍摄了记录影片《战斗的厦门大学》,全中国都通过银幕看见了厦门大学坚实的防空洞和威武的厦门大学民兵师!这部电影的拷贝存放在厦门大学的建南大礼堂里,年之后常常要免费放映给新生看,作为校方给新生上的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一课,一直放映到年。 面临炮火的厦门大学始终受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的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