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风是怎么得的 http://nb.ifeng.com/a/20190621/7557738_0.shtml 宋江阵简介闽南地区的宋江阵已成为福建省省级非遗项目,宋江阵是古代村庄的一种战斗方式,虽然随着机械枪械的出现,早就失去了它原始的战斗的功能,但目前还在沿海的闽南一些村镇以社群活动的方式保留着,是一种有趣的文化遗产。 明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土匪横行,倭寇猖獗,靠近海洋地带的闽南一带受害尤其严重。为了自救,民间组织了宋江阵,以《水浒传》人物为依托,以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为基础,将作战阵法与南拳武术相结合,用以对付匪患。宋江阵按“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可安排36人、72人,按说还有一种应该是人,但因为水浒人时被招安,不吉利,所以宋江阵绝对不会安排个人,而只会安排个人。这种活动十分有利于提高社群管理水平、组织水平,提高乡村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增强社群的凝聚力,提高村庄战斗力。在现实生活中,宋江阵不仅可以被用来对付土匪外夷,在村庄之间抢夺水源等活动中也会被用到。 除了组织战斗的功能,宋江阵还是一种健身的手段,一种娱乐的项目,给闽南乡村中的百姓带来无尽的乐趣与幸福。 二、宋江阵的流程 宋江阵的流程包括 布城、发彩、开场、行阵、单人表演、对打演练、舞雄狮、四面打盾、刣狮。 1.布城∶用布与竹竿制成屏门,置于宋江阵现场场侧,代表寨门与城堡门,作为表演时进攻的对象。 2.发彩∶向祖师宋江行礼。 3.行阵∶扮演宋江者管理总指挥旗,行阵时由正副旗手执丈二长矛领路,其余队员持各种兵器随后,在锣鼓声中表演“穿针”(绕场一周向中间直行)、“内外环”(正副旗手逆行环绕后会合)、“面线拗”(“8”字形穿绕)、“长蛇阵”(队形“S”形前进)、“环螺阵”(队伍先取逆时针方向收拢靠紧,而后再顺时针以扇形展开等多种阵法。八卦阵是宋江阵的一大亮点,由32人演练,刀盾对棍棒,根据鼓点循环对练,动作极富动感与美感。 4.行阵之后是器械单练、对练和拳术、硬气功表演,极富力量感。 5.刣狮∶是宋江阵的最高潮,由一人持刀斗狮,并将其消灭,狮子伏地断气。狮子的头是用铜铁制成,重量极大,对体力与身手要求极高,扮演狮子的人必须是武林高手。 三、宋江阵使用的武器、乐器、脸谱及安全保障等 1.兵器∶ 长矛、青龙刀、大斧、单双刀、跳刀、单双剑、戟、钩镰枪、双铁鞭、双短柄斧、齐眉棍、二丈二旗牌刀、营刀等等。农具也是重要武器,比如锄头是农村随手可得的农具,弄锄头花是极端精彩与实用的农具格斗项目,用锄头打斗的动作包括“撞”、“扫”、“勾”、“戳”、“挑”、“带”等,实用性极强。 2.乐器∶乐器不仅有伴奏的功能,更有指挥的功能,宋江阵表演需要根据乐器发出的音节协调团队动作,控制动作节奏,锣鼓钹是闽南宋江阵最常用的乐器。 3.服装脸谱∶《水浒传》人物,各家有各家的秘方,互相保密。但在今天,古装慢慢都变成了运动装,水浒的脸谱也慢慢减少,演出者经常素颜出场。 4.安全保障∶宋江阵是使用了大量有杀伤力器具的大型团体活动,安全保障十分重要。宋江阵开始表演时,严禁任何闲人进入阵内,以免被误伤。在训练时,也特别注意动作规范,防止造成参加者的意外。同时,兵器上均要贴上符篆,就是平安符,或者将武器净香,以求上天赐福平安。四、宋江阵的传播 1.台湾的宋江阵明末清初,有很多泉州、漳州人移居台湾,他们把宋江阵也带到了台湾,特别是台南地区。郑成功为了寓兵于民,需要对民众进行训练,他的部将陈永华就把宋江阵引进到民间军训工作中,宋江阵因此得以在台湾生根落地,宋江阵在台湾不仅是一种军训方式,也是各种民间祭祀、大典、节假日的重要活动方式。年5月,厦门何厝村的人探访了金门的何厝村(他们绝对是同宗同源的一家人),在当地表演了宋江阵,大大激发了当地人对宋江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