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好吧,现在12月号的《旅行者》双城专题

要找一座城市来和墨尔本“姐妹”一下,

既然你们猫本人不乐意跟悉尼组队,

那么旧金山怎么样?

旧金山这个城市光是名字上就跟墨尔本很有缘分。旧金山的“真名”其实应该叫“圣弗朗西斯科”或“三藩市”,19世纪时那里是美国淘金热的中心地区,华人劳工就称之为“金山”,但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发现金矿后,为了与被称作“新金山”的墨尔本有所区别,圣弗朗西斯科就改称为“旧金山”。所以其实“旧金山”最初是一个华人圈里流行的昵称,十分的网红和不官方,跟“猫本”是完全同样的性质。

旧金山和猫本,都是金矿带来的巨大财富堆出来的极壕之城,也都凝聚了华人劳工的血泪情感和奠基贡献,并且至今都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最受华人青睐的移居目的地之一。但是虽然起步相似,它们后来却发展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这两种形态我称之为“伟大城市”和“宜居城市”。

伟大城市和宜居城市往往不是一个概念,世界上也鲜少有一座城市能兼具伟大和宜居这两种属性,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伟大城市一般都不会太宜居(密集的人口、飙升的房价、昂贵的生活成本),宜居城市一般都不追求伟大(以低调自嗨为主,对国际化的野心不大,可能连游客都不多)。

伟大城市必定有地标级的伟大景观,比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和铛铛车、北京的长城和天安门、悉尼的歌剧院和海港大桥(对不起我不该又提悉尼)。这一属性使得伟大城市很容易跑到大屏幕上刷存在感,比如在旧金山取景的影视剧就有《勇闯夺命岛》《公主日记》《迷魂记》《云中漫步》《杯酒人生》以及最近的《猩球崛起》等,以至于旧金山被称为“北好莱坞”,因为每个月城里都流窜着不少摄制组。而宜居城市呢,不是说没有地标,而是本地人并不觉得地标能代表城市的精华。猫本的弗林德斯火车站和维多利亚艺术中心都是地标,也没见猫本人把它们供起来,火车站还是作为“真的”火车站在运营,艺术中心也没沦陷为婚纱照圣地;而猫本人真正引以为豪的压箱底宝地,其实都隐藏在那些涂鸦角落、深巷酒吧、邻家咖啡馆和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古老百货商场里。

伟大城市必定有史诗级的历史文化事件。嬉皮士、摇滚乐、波普艺术、波西米亚风、迷你裙女孩、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可以说都是旧金山带给这个世界的馈赠。而宜居城市虽未必有史诗级的文化事件,但同样带给世界另一种馈赠:史诗级的生活方式。

比如猫本以咖啡文化闻名于世,有句话叫“如果你走在墨尔本街头闻不到咖啡香,那你一定鼻塞了”。猫本可能是全世界最懂咖啡、也最不待见咖啡连锁店的发达城市,猜猜猫本有几家星巴克?3家,全城只有3家。猫本人对咖啡的挑剔和依赖已经上升到信仰的地步,很少有猫本人来到咖啡店会只点“Latte”,而是譬如说上一堆“Smalldecafskinnylatte,doubleshot,extrahot,lessfoam(低因、脱脂、双份浓缩、要烫、要少奶泡)”,更烦的主儿还要再加不同口味的糖浆,什么Vanilla、Caramel、Hazelnut……

伟大城市和宜居城市必定也有共同点,我认为任何高度文明的城市必须具备的一个共性就是“文化包容性”,或者可以这样说,人们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度应该不仅仅是包容而是欢迎。旧金山就非常多元化,华人占全市人口的15%到20%,在街上问个路都可能有人用中文回答你。猫本也是惊人地相似,在年选出了一位连英文发音都不标准的华人移民苏震西当市长,这位苏市长政绩傲人,猫本人半点也没拿他当外人,澳洲著名说唱乐队“音乐人”还谱写了一首名为《约翰·苏,他是我的兄弟》的歌曲。

旧金山和猫本的精彩之处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你尽可以通过阅读本期杂志的双城专题来一饱眼福。我最后想说的是,伟大城市有风景,宜居城市见人生。多数人的旅行相册里满满的都是地标景点留念照,说明选择目的地的倾向还是偏重于伟大城市,然而我更认同旅行作家许崧说过的一句话:“旅行最能开拓眼界的地方,不是百变风景,而是百样人生。”你见识过越多的文明看过越多的人,就越知道自己能有多少人生选项。对于旅行者而言,伟大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同样不容错过的选项。

更何况,伟大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界限在我们眼里并不像外国人眼里那么泾渭分明。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世界上所有的伟大城市都可以是宜居城市,这是因为——那些城市的“高昂房价”跟我们自己的房价比起来,那就不是个事儿,对吧?

欲知更多精彩双城故事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白殿疯是怎样确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zx/14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