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炮弹成为金门菜刀的原料 金门,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地前线,如今,这里成为鸟之天堂、海上田园、古厝聚落、美酒故乡……但是,这个海岛上抹不去的战时痕迹,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以史为鉴。 昔日“心战”基地被野草包围 从台北松山机场飞往金门尚义机场,不过50分钟的航程。走出机场,满目青翠,环岛公路两侧,木麻黄和榕树郁郁葱葱,车行其上,凉风阵阵。 位于环岛南路的“光华基地”,曾是对大陆开展“心战”(即政治宣传)的重要基地,而今铁门紧闭,一片破败,只有大门一侧墙上褪色的雷达图案,透露这里曾经的使命。一旁的“心战”资料馆已经废弃,被半人来高的野草团团包围。 位医院深藏在山洞里,现在同样铁门紧闭,乱草丛生。这座曾医院,当地政府正在将其改建成酒窖。 金门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冷,第二感觉是与台北的高楼林立相比,金门显得很荒凉。从地理上看,金门由十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为多平方公里。它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它包括大金门和小金门,大金门距厦门不足10公里,距台湾岛公里。小金门离厦门只有6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金门在大陆与台湾间的特殊身份。 由于紧邻福建厦门,在两岸军事对峙时期,金门是重兵驻扎的前线。年8月23日“炮击金门”战役,一直持续到当年10月6日。此后,大陆方面采取“单(日)打双(日)不打”的方式,直到年元旦。 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年11月,金门解除“战地政务”,回归地方自治,同时开放旅游观光。十几年间,金门地区驻军从最多时的约15万人,锐减到现在岛上见不到穿军装的兵了。 值得一提的是,马山是金门岛与大陆最接近的地方,这里距离福建的角屿不过米,退潮后只有约米。马山观测站当年是窥探对岸军事布防的最前线,播音站则长期对大陆开展“心战”广播。驻扎在这里的“马山连”曾是台湾军队的模范单位,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担任该连连长,并从这里潜往大陆求学、工作。 观测站现在已不见军人踪影,成了无人值守的哨卡,但“还我河山”四个字仍然依稀可见。穿过狭长曲折的坑道进入观测点,逼仄的地堡内置3座高倍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从狭窄的观测口看出去,对岸渔村的生活起居历历在目。 炮弹变菜刀,高粱酒名“和平” 从金门水头码头坐船,8分钟即到小金门(烈屿乡)。这里更接近厦门,从曾经的重要据点“铁汉堡”看过去,对面厦门市的景象清晰可见。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晰看到厦门环岛路上“一国两制统一台湾”的标语和楼盘广告。环岛的战车道、随处可见的碉堡和海岸线上错落的机枪口,无不告诉人们,这里有过战火纷飞、剑拔弩张的悠长岁月。 其实,最能反映金门变化的是军营,很多地方已人去营空。目前,金门的陆军营区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完全废弃或还地于民的营区,这种营区的可用物资如电线、玻璃、灯管、木材等已完全被军方拆走,可以自由进出、拍照,并无问题。第二种就是曾经作为现役部队使用过的的营区,但现在这种地方是也几乎都可以参观拍照了。第三种是所谓的空置营区。 除了军营,金门还有很多废弃的作战工事,如随处可见的碉堡。一些较大的碉堡,其内部有寝室、卫浴间、厨房、储藏室、会议桌、战情桌和破旧电台,此外还有防爆门和防范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伤害的相关设施。有些建在岸边的碉堡更大,与之相连的坑道可以走M41D小型战车。 而今,原本杀气腾腾的标语成为游客合影的背景,原本放置重机枪的地方摆放着可观厦门市容的高倍望远镜,只有掩体外芳草萋萋一如往昔,野牡丹和木芙蓉开得热闹。 菜刀是金门的名产之一,当年的数十万枚炮弹,而今成了菜刀的最好原材料。当地老字号“金永利”制刀厂里顾客熙攘,而且以大陆居民为多。年开通“小三通”后,大陆游客的足迹越来越多地踏上金门。 金门特产中,最声名远播的当属高粱酒。旱地高粱、花岗岩层渗出的纯净水和独特的坑道窖藏,酿就香醇甘洌的金门高粱酒。金城镇上有家叫“吧萨”的餐厅,用58度金门高粱酒和果汁等调成各种口味的鸡尾酒,其中一种用高粱酒兑蜂蜜的酒品,很受年轻人欢迎,它的名字叫“和平”。 台北对金门并不热心 几十年的军事管制,使金门与台湾的其它地方完全不同。 以前,军队是当地人的衣食父母,双方关系相对融洽。当地驻军大幅削减后,不仅打击了当地经济,而且给当地人留下了好多烂摊子。废弃营地、垃圾、雷区成了当地发展的障碍。 年到年之间,借助金门地区的开放,当地民众迎来了新一波的就业机会。以观光服务业为主导的行业开始兴旺,如导游、领队、住宿业者、大巴司机、纪念品与烈酒制造企业,但是比起依靠驻军消费的形态,观光业的职业取向偏重于上述特定人士,而当地一般人生活得并不容易。 年以后,台当局决定开放金门“小三通”服务,也就是允许旅客经由金门到厦门。这项政策给金门带来另一波商机,除了台商可以经由金门去内地,机票费用比较便宜外,大陆观光客的客源,也是金门观光业的另一项收入。 目前,台湾旅客到金门观光的客源已大幅减少,但是,经由“小三通”模式到大陆的人却日益增多。目前由台湾飞往金门的旅客中,近1/3是属于“小三通”模式的,因此,相关的航空业、海运业与货运物流业也都蓬勃发展起来。 长久以来,离岛的建设与就业都不太受到台北方面的重视,于是造成了金门地区年轻人口到外地谋职、就学,3万多当地人口仍在流失。 事实上,对于金门的基础建设以及其它经费的划拨,台湾当局并不积极。因为由于长期处于军事管制,加上开放观光后,掌握地方政治资源的都是泛蓝人士,因此,整个金门民众的政治趋向是泛蓝,即使民进党高层几次到金门辅选,但还是不成气候,金门可以说是泛蓝阵营的稳固政治地盘。再加上当年台当局并不希望台湾民众透过金门与内地做过多的交流,因此,台北对金门并不热心。 从地理上讲,金门与大陆太近了,但由于长期的军事统治与隔阂,金门人以前多半不愿与大陆打交道。直到解除军事管制开放观光,尤其是实行“小三通”后,金门居民的思维模式才慢慢转变。他们也试着去对岸的厦门观光、置产,或者去福建的一些地方看看自家的祖坟是什么样子。 目前,金门民众最首要的愿望,就是敦促台当局大兴土木,加速金门水头码头(注:与大陆“小三通”的主要码头)的基础建设工作,强化两岸旅客航运业一条龙的通关服务,希望借此促进大陆人到金门观光,支撑当地的观光产业。 长按↑图片,自动识别白癜风怎么能治好北京中科忽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