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门县 >金门答苏秀才
时间:2018/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金门答苏秀才

唐.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自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今天给大家带来《金门答苏秀才》,这首诗写于李白供奉翰林,正直春风得意之时,是写给苏秀才的赠别诗。整首诗不短,希望我悦耳的声音能让大家有兴趣听到最后。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这首诗分为4段,第一段讲述赠别的时间和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分别时间是在“朱火始改木”的春末夏初之际。这里的朱火指的是初夏,为什么初夏要改木呢。这起源于古人钻木取火,每每时节变换,都会采用不同的树木取火,顺应自然规律。此时呀,诗人万分不舍苏秀才离开,并说道:折芳愧遥忆,永路当自勖。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古人分别的时候,有个习俗,就是折花、折柳相赠,这里诗人却说,折花相赠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深情厚谊,需要长途跋涉,亲自去见故人,才能满足。

第二段表达李白正受圣上恩宠,不便归隐。这段中的“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白云唱比喻诗人参与政治,黄竹篇则指帝王关怀人们。这里给大家八卦一下白云唱,白云唱也称作白云谣,最初是一首赠别歌谣,是西王母赠给周穆王的。周穆王临走时,西王母唱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西王母问周穆王什么时候才来看望她。

第三段则是对友人归隐的美好期许,同时说到自己现在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现在还不能像你一样超脱尘世。

第四段大量写景,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想象与无限向往之情。最后一句诗人感慨道: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如果能够忘掉红尘俗世,我定当和你一起归隐烟朦胧,水朦胧的山野从林。

诗人一生虽然都在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里徜徉,但同时骨子里流淌的确是泛舟江湖的悠闲生活,追求身心的宁静、自由、超脱。

为什么很多文人墨客甚至现在的我们,都时常羡慕乡间的那种舒适,自在,悠闲的生活。大家推荐一本书《人类简史》,也许你能找到答案。今天闺蜜给我看了一些李小柒的视频,她是四川绵阳人,现在就过着诗一般的乡间生活,视频里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微博搜索观看。

喜欢就







































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lp/16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