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病毒式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年8月1日,由至美基金会携手杭州市涌金门社区,以社区为核心搭建服务学习基地,输出浙江大学学生社团作为学生参与社会治理渠道的“为家”——涌金门社区服务学习项目一期正式开营。

项目一期将由浙江大学绿之源学生协会暑期绿色营的12名同学以及2名至美基金会的实习生共同参与。

他们会用7天的时间,以垃圾分类和五水共治为切入点,就社区提出的“如何提升公众参与垃圾分类与五水共治意识”为服务课题,展开居民及沿街商铺访谈、终端处理机构调研、垃圾分类及五水共治宣传等活动。

并将居民需求转化成可实施共建的方案最终汇报给社区,并促成绿之源协会与社区建立长期服务关系,与社区居委会及居民共建美好社区。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千万家庭,家庭里有你、有我、有他,城市社区建设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涌出小金门”。毗邻西湖的涌金门社区地处杭州市中心,是杭州市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具备示范性作用。

至美希望通过以学生为载体,助力涌金门社区发展,为杭州城市社区建设贡献一份力。

行前培训

为使学生们更好地服务涌金门社区,在进入社区之前的7月31日晚、8月1日上午分别进行了两场实践行前培训。

来自浙大绿之源学生协会的前成员张喆,作为浙大环科院的专业学生,她给项目成员们带来了杭州市五水共治与垃圾分类的现状分析,抛砖引玉,启发即将进入社区宣传五水共治与垃圾分类的项目成员们深入思考,探讨更多倡导可能性。

至美基金会项目总监杨立就项目背景、社区现状与需求及个人成长等方面,与同学们展开探讨。

他认为实践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学习与准备,服务社会是个人与社会发生联系,社会在引导人们进行教育与实践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每个人。

此外,针对同学们进入社区与居民沟通的需求,至美基金会项目经理成旭敏对大家进行了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有助于学生们沟通时的语言、肢体语言及访谈等方面的技巧提升,使之后的社区服务过程更顺畅。

社区第一站

8月1日下午,同学们进入社区的第一站是涌金门社区居委会,居委会主任马翔及社工郑毅、朱琦能对同学们进行了涌金门社区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历史与现状的讲解。

他们对同学们说“垃圾分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社会治理,现在我们努力的成果,很有可能会是下一辈人、甚至再之后的人才能感受到”,希望大家放平心态、调整预期。

之后,马主任带领学生们实地考察了涌金门社区,帮助学生们迅速融入社区工作。

只有了解真实社区,触及治理痛点,才会被社区居民真正接纳。

深入社区,走访入户

8月2日、3日,同学们开始分组走访涌金门社区住户、沿街商铺,希望倾听居民们的真实声音,调研社区目前五水共治与垃圾分类的开展情况与实施痛点,从而能助力社区更好地推进环境保护治理,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在之后几天,同学们还将走访更多居民家中、沿街商铺以及垃圾处理终端,深入调研五水共治与垃圾分类现状,希望切实帮助到社区、居民。

在这个盛夏,这群浙大学子希望用他们的行动让涌金门社区更加美好,为家,为大家。

项目仍在进行中,至美将会持续跟进项目后续进展,敬请期待。

精彩回顾

·关于青年·Youth·至美公益短片

不被定义的青年那些在毛坦厂镇奋斗的青年们

大学生们,这里有一条关于成长的捷径“我现在挺急的,不知道毕业能做什么”

为什么大学生这么焦虑知道你“在看”,点击一下再走咯!

四年公益之路的探索,让每一个至美人都牢记初心,对培养大学生公益心的责任感也与日俱增,青年是国之希望,更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至美愿通过倡导和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集结社会资源和志愿者的力量,促进人口素质与社会文明度的提升,实现人人可公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menzx.com/jmxtq/12610.html
------分隔线----------------------------